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NO.18
一、目标引航:
1.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了解苏联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
3.了解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预习重难点:
重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开始学习:
(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
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83—86,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二战后,
、
和
等地出现一些
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
苏联模式的推广
(1)经济上:成立___________委员会
①时间:1949年
②成员国: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③作用:帮助___________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
⑤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经济纳入苏联___________轨道。
(2)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各国__________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全方位改造。
3.中国加入:中苏建交与《中苏___________》
①建交时间:1949年
②缔约时间:1950年
③意义: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相信我能行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相信我能行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现代化探索中,中国向外国学习的历程?
☆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人物
时间
改革
措施
影响
赫鲁
晓夫
年
政治:批判__________个人崇拜。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
的_____________
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勃列日
涅夫
年
经济上:推行_________,要求加速科技进步、
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_______;国民经济呈现畸形状态
军事上: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_________
戈尔巴
乔夫
年
经济上:实施_______________方案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
,局势迅速失控,分裂趋势加剧
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
倡导_____________
【相信我能行3】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从苏联的改革中我得到哪些启示?
☆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背景:
①60年代,东欧国家出现问题,
但成效不大
根本原因:苏联模式
②西方的
的弊端
③80年代,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政局动荡。
(2)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
制和
制;
②经济上,实行
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3)实质:
改变(有
改变为
)
2.苏联解体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
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直接原因:
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
(2)表现:
①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
试图挽救苏联失败。戈尔巴乔夫辞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八一九事件)
②1991年底,
解体。
3.实质:
发生根本变化
4.影响: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
的结束
【知识结构】
(二)知识运用,自主检测
1.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情报局。这一事件( )
A.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
C.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
D.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2.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 )
A.仍然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
B.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C.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
3.学完“苏联的改革与发展”一课,某同学做了如下简要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
B.勃列涅夫改革: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达,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政局混乱苏联解体
D.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
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5.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普遍外债沉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效果不佳,有的国家根本不想进行改革……于此同时,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材料主要论述了东欧剧变的( )A.原因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逐渐僵化
D.东欧剧变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
7.他的“新”政策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他”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