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21.3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21.3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8 18:2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3广播、电视、移动通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华为手机行销世界各国,关于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声时,话筒的膜片振动产生声音
B.会议中,将手机铃声调为振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显示的号码,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使用无线电设备交流,说明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筒是将声信息转变成电信号
B.话筒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C.听筒内部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D.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
3.2017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开放的大门不关,改革的脚步不停”,这是今年全国人民两会上最强的声音,全国人民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两会的消息,倍感振奋。关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播信号是超声波
B.广播信号是次声波
C.电视信号是电磁波
D.电视信号是声波
4.以下关于微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微波属于电磁波
B.微波的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
C.进行长距离微波通信时,应通过中继站转播
D.微波中继站间的距离大约为50
km,而且只能建立在地球表面
5.大多人手机上都装有微信,用它不仅可以转发文字、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从6.1版本开始微信还新增了声音锁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声音做为登录方式,简化了传统的密码输入方式。关于微信及声音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电信号转化成了声信号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直接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一部手机的
6.抗震救灾活动中使用了收音机、卫星电话、手电筒、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关于它们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音机通过捕获无线电波获得抗震救灾信息
B.卫星电话发出的信息经数万千米路径传到北京所需时间不足1s
C.电池在手电筒中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D.红外线成像生命探测仪可以在黑夜探测到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7.如图所示是各类电流的波形示意图,由图可知频率最高的是(  )
A.音频电流
B.视频电流
C.射频电流
D.无法确定
8.家居广安市的小丽给在成都市的姨妈家里打电话,出现“占线”情况,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姨妈正在给别人打电话
B.姨妈正在接听别人打来的电话
C.恰好有人正在给小丽打电话
D.广安与成都之间有太多的人正在通话
9.关于无线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传递、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C.它们的发射、接收过程类似
D.移动电话和电视、收音机一样,只有接收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10.贾波特同学对如图所示的三水荷花世界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B.话筒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C.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D.发射机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给接收机
二.填空题
11.手机已经进入“5G”时代,所谓“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手机传递信息的载体是频率更高的 
 (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智能手机传递信息的电信号采用 
 (填“模拟”或“数字”)信号。
12.通常使用的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声音信息不是由 
 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 
 来传递。
13.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移动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悄悄发生改变,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km/s;使用手机时, 
 能转化为电能。
14.盐城人很快就可以坐上高铁啦!在高铁上也能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手机是通过 
 传送信息的,列车在到站前会提前关闭动力,由于 
 它还会继续向前运动。列车进站时,乘客需在安全线外等候,这是因为列车旁空气流速快,压强 
 ,易发生危险。
15.阅读下面有关手机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手机是部集成度很高的微型高精密接收和发射高频电磁波的机器,它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听筒、话筒、控制模组、天线及电源。采用双向异频率双工制,即接收和发射用不同频率的调频电磁波。根据国家计量标准局和有关方面的规定,某机发射频率890.0125MHz,接收频率为935.0125MHz,双频间隔为45MHz.用户在某个交换局的业务服务区购机,并配定使用频率和编码后,就成为该局的原登记用户,如果进入其他移动交换局的业务区内通话,称为漫游。
(1)当对着话筒讲话时,手机天线作为 
 (选填“发射”或“接收”)天线使用;当用听筒听对方讲话时,手机天线是作为 
 (选填“发射”或“接收”)天线使用。
(2)用一交换局业务服务区的另一部手机, 
 (填“能”或“不能”)用890.0125MHz的发射频率。
(3)在飞行的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的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6.选听广播电台的节目时,是通过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从中选出特定 
 的电磁波信号。请从日常生活中,再举出一个电磁波应用的实例: 
 。
17.电视广播就是用电磁波同时传递 
 信号和 
 信号。下图表示电视广播工作过程的方框图,请把其中内容补充填写完整。
18.近30年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各种用途的航天器进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图中甲为某火箭发射场,乙为山区,丙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火箭发射试验。
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和电视信号。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信号所用电磁波的波段为中波,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电磁波的波段为微波,为了不让山地阻挡信号的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实况,必须通过建立山顶转发站来转发无线电广播信号还是电视信号?试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
A、手机声音是由听筒膜片的振动发出的,故A错误;
B、将手机调到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显示号码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果,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使用无线电设备交流,利用的是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C。
2.A、听筒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所以A错误;
B、话筒是将声信息转变成电信号,所以B错误;
C、听筒中有电磁铁,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电磁铁对铁片引力强弱变化→铁片的振动→声音,所以C正确;
D、话筒是由声音引起膜片的振动,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变化的电流来工作的,所以D错误。
故选:C。
3.解: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解:A、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指波长为1mm到10m波段的无线电波,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微波的性质接近光波,沿直线传播,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微波由于其大致沿直线传播,因此需每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信息传输的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微波中继站不但建立在地面上,而且可以利用卫星做中继站,只需要3颗通讯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故A错误;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先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转发到中继站,再从中继站转发到另一部手机的,故D错误。
故选:C。
6.解:A、收音机是靠接收天线来接收无线电波,获得抗震救灾信息,故A正确;
B、卫星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所以卫星电话发出的信息经数万千米路径传到北京所需时间不足1s,故B正确;
C、电池在手电筒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红外探测仪可以探测到废墟下的幸存者,故D正确。
故选:C。
7.解:频率指电流在1s内振动的次数,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射频电流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较多,因此它的频率最高。
故选:C。
8.解:A、姨妈正在给别人打电话,说明此电话正在使用,出现忙音,故A正确;
B、姨妈正在接听另人的电话,也说明此电知正在使用,出现忙音,故B正确;
C、正有人给小丽打电话,则这个打电话的人听到占线的声音,故C错误;
D、电话之间的通话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实现的,若通话用户比较多时,电话交换机不能将这两部电话接通,就会显示忙音,故D正确;
故选:C。
9.解:A、由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生活中的无线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发射时,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都是不能直接发射的,故都需要将这些信号通过调制器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才能发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无线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的发射和接受过程是相类似的,在发射时,通过天线将带有音频和视频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同时对于接收时,也是通过天线先把带有音频和视频的电磁波接受下来,后经过处理还原成声音和视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对于移动电话,既可以发射信号,又可以接受信号,故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又是电磁波的接受台,故该选项符号题意。
故选:D。
10.解:摄像机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话筒把声能转化为电能;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号;发射机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给接收机。
故选:D。
二.填空题
11.解: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手机的声音、图象信息都是数字信号。
故答案为:电磁波;数字。
12.解:
由于固定电话的作用是将声信号变为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将变化的电流还原为声信号,故其所传递的声音信息是由导线中的信号电流来实现的;
而移动电话在通话时,既是无线电波的发射台,又是一个接收台,故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导线;电磁波。
13.解:
(1)手机网络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3×105km/s;
(3)使用手机时,是手机电池的放电过程,电池相当于电源,将电池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
故答案为:电磁波;3×105;化学。
14.解: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接受或发送信息的;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列车在到站前会提前关闭动力,列车是运动的,由于惯性它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列车附近气流速度大,因此压强更小,容易把人压向列车,故人不能站在安全线以内。
故答案为:电磁波;惯性;小。
15.解:(1)手机采用双向异频率双工制,即接收和发射用不同频率的调频电磁波,讲话时,声音信号通过控制模组中的振荡器转化为电磁波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听时,天线通过控制模组中的检波器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再转化为声音信号;
(2)手机的配定使用频率确定后,其他手机就不能使用该频率,所以用一交换局业务服务区的另一部手机,不能用890.0125MHz的发射频率;
(3)飞机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保持通信、确定飞行高度等等的高精技术工具,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被飞机上的仪器接收后,会影响飞机正常飞行,诱发事故。
故答案为:(1)发射;接收:
(2)不能;
(3)手机发射的电磁波被飞机上的仪器接收后,会影响飞机正常飞行,诱发事故。
三.解答题
16.解:信号经调制后需由天线发射到空中,收音机等接收装置收到空中的各种电磁波,并通过调谐器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找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经电子电路将波取出后,送到扬声器即可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频率;电视机。
17.解:广播的工作原理,首先是利用摄像机获取图象信号,利用话筒获取声音信号,再经电磁波发射机发射,发射的电磁波上加载着声音和图象信号,电视机是用电磁波接收机,将信号接受到,然后通过显像管将图象信号还原成图象,声音信号由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故答案为:声音;图象;摄像机;发射机;显像管;音频放大。
18.答:电视信号。因为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电磁波,波段为微波,它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必须通过建立山顶转发站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