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2020·同步练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2020·广东广州市·单元测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
A.实现民族平等
B.发展民族经济
C.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D.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2019·洛阳市洛龙区)展望
21
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19·天津·学业)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使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A.1984
年
B.1987
年
C.1997
年
D.1999
年
(2020·同步练习)“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2020·同步练习)1997
年
7
月
1
日,在香港与中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是哪国政府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日本
(2020·同步练习)“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2019·天津·期末)20
世纪末,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
B.南水北调
C.三峡工程
D.西气东输
(2018·重庆北碚区·期末)1984
年
12
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国际形势的变化
(2019·同步练习)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由此可见,我国重视
A.从经济上扶持少数民族地区
B.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深入
D.分散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权力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0·天津南开区·期末)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更大的自治权,你认为这个权利应该是
A.保持现有社会制度不变
B.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C.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D.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青藏铁路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奇迹,它像一条纽带一样把内地与西藏紧紧连在一起,再次说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重视,使西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018·深圳市南山区·期末)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三地与美国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北京顺义区·期末)与下侧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2020·同步练习)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这一隔绝状态开始于
A.1895
年
B.1945
年
C.1949
年
D.1956
年
(2020·广东广州市·同步练习)2005
年
1
月,海峡两岸实现了
56
年以来的首次互航,它是我国对台基本方针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此方针是
A.互利互惠
B.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国两制”
(2020·昆明市西山区·期末)2019
年“澳门光影节——寻光之旅”于
12
月
1
至
31
日上演,开幕式于
1
日晚在“南湾·雅文湖畔”举行,该活动是为了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多少周年
A.10
周年
B.20
周年
C.30
周年
D.40
周年
(2018·石家庄市桥西区)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B.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C.“汪辜会谈”的举行
D.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提出
二、复合题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忆秦皇,虎视傲东方。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
——李白《怀古》
材料二:他(孝文帝)推行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如规定官员在朝廷上要讲汉语,官员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民族间通婚等。孝文帝还以身作则,改自己的姓氏拓跋氏为元氏。这些改革措施,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进步,加速了民族间的相互认同与交融,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中华书局
2016
年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它实现了回族人民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上当家作主的愿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青年网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的“秦皇”指的是哪位皇帝?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历史功绩。
(2)
材料二中的“改革”指哪一次改革?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得益于什么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三,归纳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意义。
(4)
根据材料四回答,澳门回归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今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
(5)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題,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看法。
(2020·江苏盐城市·真题)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阅读材料,回笞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一专题知识”
历史人物
口号(主张)
实践活动
评价(意义)
李鸿章
__①___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康有为
变法图强
__②___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__③___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陈独秀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___④__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湘赣边界的制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小块。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枓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在中央顾间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并概括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湘赣边界第个“小块红色政权”是什么?由此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
材料三中“根本方针”指哪—重要构想?据材料概括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
(4)
材料四中“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强国梦的认识。
(2019·洛阳市洛龙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
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
5
月
4
日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4
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湾独立”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2015
年
05
月
04
日新华网
(1)
结合材料一,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哪一年?当时西藏政府派出与中央和平谈判的代表是谁?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
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这两个地区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4)
祖国必将统一,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2020·同步练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1987
年,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
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一次汪辜会谈是在
1993
年。故选
C
项。
【知识点】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0·广东广州市·单元测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D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
A.实现民族平等
B.发展民族经济
C.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D.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答案】A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
(2019·洛阳市洛龙区)展望
21
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B
【解析】展望
21
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是前提,是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保障,故
B
项正确;“一国两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坚持国共两党平等谈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不是最根本的前提,故排除
CD
项;故选
B。
【知识点】海峡两岸的交往
(2019·天津·学业)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使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A.1984
年
B.1987
年
C.1997
年
D.1999
年
【答案】D
【知识点】香港澳门回归
(2020·同步练习)“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答案】D
【解析】“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知识点】一国两制
(2020·同步练习)1997
年
7
月
1
日,在香港与中国政府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是哪国政府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日本
【答案】C
【解析】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
1984
年
12
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
年
7
月
1
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故选择
C
项。
【知识点】香港澳门回归
(2020·同步练习)“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答案】D
【解析】为了解决港澳台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台湾至今未回归。故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香港问题。本题选
D。
【知识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
(2019·天津·期末)20
世纪末,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
B.南水北调
C.三峡工程
D.西气东输
【答案】A
【知识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18·重庆北碚区·期末)1984
年
12
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国际形势的变化
【答案】A
【解析】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国人民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故选
A。
【知识点】香港澳门回归
(2019·同步练习)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由此可见,我国重视
A.从经济上扶持少数民族地区
B.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C.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深入
D.分散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权力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知识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各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D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
(2020·天津南开区·期末)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更大的自治权,你认为这个权利应该是
A.保持现有社会制度不变
B.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C.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D.现行的法律基本不变
【答案】B
【知识点】一国两制、海峡两岸的交往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青藏铁路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奇迹,它像一条纽带一样把内地与西藏紧紧连在一起,再次说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重视,使西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共同发展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答案】C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
(2018·深圳市南山区·期末)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④三地与美国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港、澳、台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香港涉及的是中英问题,澳门涉及的是中葡问题,台湾问题涉及的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问题,由此可知,④三地与美国的关系说法不正确,排除④,BCD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一国两制
(2019·北京顺义区·期末)与下侧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
650
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
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知识点】一国两制
(2020·同步练习)1987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
40
年的隔绝状态,这一隔绝状态开始于
A.1895
年
B.1945
年
C.1949
年
D.1956
年
【答案】C
【解析】1949
年国民党退往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状态开始,直到
1987
年才被打破。
【知识点】南京解放、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0·广东广州市·同步练习)2005
年
1
月,海峡两岸实现了
56
年以来的首次互航,它是我国对台基本方针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此方针是
A.互利互惠
B.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国两制”
【答案】C
【知识点】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0·昆明市西山区·期末)2019
年“澳门光影节——寻光之旅”于
12
月
1
至
31
日上演,开幕式于
1
日晚在“南湾·雅文湖畔”举行,该活动是为了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多少周年
A.10
周年
B.20
周年
C.30
周年
D.40
周年
【答案】B
【知识点】香港澳门回归
(2018·石家庄市桥西区)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标志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B.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C.“汪辜会谈”的举行
D.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提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两岸关系的发展。由题干“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可知,该事件是
1987
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改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38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B
项正确。ACD
三项时间不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是
1982
年邓小平提出。汪辜会谈是
1993
年海峡两岸的交流协商。“八项主张”是
1995
年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故本题选
B。
【知识点】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复合题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忆秦皇,虎视傲东方。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
——李白《怀古》
材料二:他(孝文帝)推行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如规定官员在朝廷上要讲汉语,官员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民族间通婚等。孝文帝还以身作则,改自己的姓氏拓跋氏为元氏。这些改革措施,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进步,加速了民族间的相互认同与交融,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中华书局
2016
年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它实现了回族人民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上当家作主的愿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青年网
材料四:
【知识点】秦统一六国、民族区域自治、北魏孝文帝改革、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
(1)
材料一中的“秦皇”指的是哪位皇帝?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历史功绩。
【答案】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材料二中的“改革”指哪一次改革?根据材料二归纳“改革”的影响。
【答案】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进步,加速了民族间的相互认同与交融,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得益于什么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三,归纳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意义。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实现了回族人民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上当家作主的愿望,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宁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根据材料四回答,澳门回归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今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
【答案】一国两制;20
周年。
(5)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題,谈谈你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看法。
【答案】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2020·江苏盐城市·真题)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阅读材料,回笞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一专题知识”
历史人物
口号(主张)
实践活动
评价(意义)
李鸿章
__①___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康有为
变法图强
__②___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__③___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陈独秀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___④__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湘赣边界的制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小块。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枓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在中央顾间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知识点】洋务运动兴起、百日维新、三民主义、中国梦、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秋收起义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并概括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答案】①:自强、求富;②:戊戌变法;③:孙中山;④: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湘赣边界第个“小块红色政权”是什么?由此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答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材料三中“根本方针”指哪—重要构想?据材料概括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
【答案】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4)
材料四中“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强国梦的认识。
【答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认识: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2019·洛阳市洛龙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
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
5
月
4
日电(记者陈斌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
4
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湾独立”的政治基础,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
——2015
年
05
月
04
日新华网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海峡两岸的交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香港澳门回归
(1)
结合材料一,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哪一年?当时西藏政府派出与中央和平谈判的代表是谁?西藏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时间:1951
年;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西藏和平解放:是指于
195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称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双方同意西藏实行“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收回了对西藏的实际的管理权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51
年
4
月,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与西藏的繁荣关系密切。
(2)
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这两个地区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国两制;根本原因:国力强大是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
80
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后来,邓小平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述,“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
年,六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有效途径,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的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3)
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核心内容: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通过和平谈判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
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是两岸交往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
祖国必将统一,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大陆拥有巨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
【解析】本题为开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有利因素:两岸关系的缓和,为相互间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两岸经济合作交流是促进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大陆方面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大陆拥有巨大的感召力,两岸人民希望实现和平统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