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B.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2.已知钍()的原子可发生如下放射性变化:。生成的是与钫()同周期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的推断错误的是(
)
A.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
B.形成的盐均不溶于水
C.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层
D.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
3.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X>Y>
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Z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4.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X:
它的原子中
M
层比L
层少
2
个电子
B.元素Y:
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C.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
族
D.元素W:
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浅紫色
5.比较氯元素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下列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热条件下,氯气和硫分别与铜反应,比较生成物中铜的化合价
B.比较氯化氢和硫化氢的热稳定性
C.往H2S溶液中通入氯气
D.分别测定0.1mol/L氯化钠溶液和0.1mol/L硫化钠溶液的pH
6.已知A、B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A的核电数为a,则B的核电荷数不可能为(
)
A.a+8-m-n
B.a+18―m―n
C.a+16―m―n
D.a―m―n
7.某阳离子ARn+,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
A.(n+x)、(A-n+x)
B.(A-n)、(n-x-A)
C.(n+x)、(A-n-x)
D.(x-n)、(A-x+n)
8.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
)
A.SiO2<CO2<SO3<P2O5
B.SiO2<CO2<P2O5<SO3
C.CO2<SiO2<P2O5<SO3
D.CO2<P2O5<SO3<SiO2
9.A、B、C、D、E五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碱性B>A;
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
1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位于同一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甲<乙<丙
B.最外层电子数:丙>丁
C.若甲、乙、丙均是金属,则氢氧化物碱性:甲<乙<丙
D.若乙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则丙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11.已知1-18号元素的简单离子aA2+、bB+、cC-、dD3-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2=
d
B.原子半径:B>A>C>D
C.离子半径:dD3->
cC->
bB+>aA2+
D.单质的还原性:B>A>C>D
12.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盐是
A.Na2CO3
B.NaHCO3
C.MgO
D.Al(OH)3
1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HIO4>HBrO4>
HClO4
B.原子半径大小:Na>
S
>O
C.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D.碱性强弱:KOH
>
NaOH
>
LiOH
14.A、B为同主族的两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n,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A.n+8
B.n+18
C.n+20
D.n+32
15.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1)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2+++_______=Fe3++Mn2++_______,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化学方程式:证明非金属性O>S:_______,现有四种元素:Na、O、S、H,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7.(1)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部分性质是相似的,则铍与___________的性质相似。
(2)请书写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NaOH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三种气体SO2、CO、NO的质量比为16:7:6,则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18.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该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19.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13
C.中子数为6
D.质量数为6
卤族元素按F、Cl、Br、I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C.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容易
D.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20.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
m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当V1=140
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
=________
mol,V2=______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____________mL。
(3)若混合物仍为0.1
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用100
mL
2
mol·L-1的H2SO4,再加入48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
2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等杂质)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I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固体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4)实验室里常往AlCl3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氨水”或“NaOH溶液”)来制取Al(O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2.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H元素除外)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A2B的化学式为_______。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
。
(3)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近年来,镁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军事等产业中应用迅猛发展。
①写出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某研究性小组探究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刚开始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镁条作负极;但随后很快指针向右偏转。开始阶段,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
(填“氧化”或“还原”)。随后阶段,铝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大概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A与B形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与C形成离子化合物D2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元素的名称____
(2)
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3)写出A与B形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电子式_____
(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
(5)写出D2C2与A2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B3.D4.C5.D6.B7.C8.B9.A10.D11.C12.B13.A14.C15.C
16.
H2S+O2=H2O+S↓
+H+=H2O+SO2↑
17.镁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O2+OH-=HCO
5:5:4
5:5:4
18.Na
Ar
HClO4
NaOH
Al(OH)3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钠
19.A
A
20.0.04
460
400
1>a≥0.2
21.过滤
Fe2O3
2Al(OH)3Al2O3+3H2O
NaAlO2
盐
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22.Cl->N3->Mg2+
Mg2Si
NH3和NH4Cl
2Mg(OH)2+2SO2+O2=2MgSO4+2H2O
MgCl2(熔融)Mg+Cl2↑
Mg+2OH--2e-=Mg(OH)2
氧化
Al+4OH--3e-=AlO+2H2O
23.氮(或氮元素)
第三周期第VIA族
离子键、共价键
2Na2O2+
2H2O
=
4NaOH+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