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7 21:1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排气管中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有效控制城市空气的污染
C.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都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此治理方法缺点是大大提高了空气的酸度
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某物质的焰色呈黄色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有钾元素
D.某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NH3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N2中混有的O2
4.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O2
B.CO2
C.Na2O2
D.KOH
5.下列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A.硫酸铵:NH4SO4
B.氯酸钾:KCl
C.硫酸亚铁:FeSO4
D.氨气:NH4
6.把
a
L
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
b
mol
烧碱刚好把氨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
c
mol
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NO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是
A.
B.
C.
D.
7.化学反应可用微观示意图形象化地表示。如图为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可能相等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丁物质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乙物质被还原
8.下列气体无色的是
A.NO2
B.Cl2
C.NO
D.Br2
9.
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形管内两端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10.已知氮氧化物、CO都是大气污染物。“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甲和丙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
C.丁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
11.下列有关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
C.向盛有硫酸亚铁铵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D.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12.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食品工业上可用碳酸氢铵做膨松剂
B.加热碳酸氢铵时,白色固体会逐渐消失
C.碳酸氢铵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能提高肥效
13.农业生产中常用到的氮肥很多是铵盐,检验某化肥中铵盐的方法是:取出少量待检物于试管中,然后
A.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用鼻子闻
14.在实验室完成下列实验时,不需要考虑尾气处理的是(  )
A.Cu+4HNO3(浓)===Cu(NO3)2+2NO2↑+2H2OB.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D.2KClO32KCl+3O2↑
15.为除去混入NO中少量的,可将气体通过
A.溶液
B.溶液
C.水
D.无水硫酸铜
二、填空题
16.已知:+OH
NH3↑+H2O。有一瓶溶液只含Cl-、、、Na+、、K+、Mg2+
七种离子(忽略水溶液中极少量的H+、OH-)中的某几种。经实验:
①原溶液白色沉淀。
②将①所得溶液放出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③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④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④可以省略,你认为呢?_______(填符号:A-可以,B
-不可以)说明理由:_______。
(3)对可能存在的离子,可通过________方法进行鉴定。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
(3)图示反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
18.按要求填空
(1)已知Cu2O溶于稀硫酸,可得到Cu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2)写出经过一步反应能得到Cu3(OH)4SO4的化学方程式(要求非氧化还原反应)_____;
(3)8.4
g
N2与9.6
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x值为_____________。
(4)写出溶液中NH4+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
B.食醋,C.苹果汁,D.葡萄糖,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
;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____;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为防腐剂、着色剂的是____;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____。
(2)已知维生素A1的键线式如下,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
回答下列问题:
①维生素A是一类重要的维生素,又称视黄醇,它属于_____(填“水溶性”或“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易患_____等眼疾(任写一种),
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蔬菜有______。
②维生素A1的结构简式如上图,推测它____使溴水褪色(填“能”或“否”),若1mol维生素A1分子最多可跟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对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获得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每个人的正常需要。某农村地区为获得饮用水,在将地表水取回家后,常使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进行杀菌消毒,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③人类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即便如此,仍会剩余不少垃圾,因此必须对剩余垃圾进一步处理,除卫生填埋外,还有一种能够改变垃圾的组成、结构使其体积减小、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_____技术。
20.(1)根据元素周期律,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请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eSO4和O2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FeSO4+K2O2→K2FeO4+K2O+K2SO4+O2↑
_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氮氧化物(NO、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治理氮氧化物(NOx)废气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现有NO与NO2的混合气体,将其通入5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O3-
0.02
mol。
①所得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②混合气体中V(NO)∶V(NO2)=________。
(4)As2O3俗称砒霜,As2O3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是亚砷酸(H3AsO3)的酸酐,易溶于碱生成亚砷酸盐,写出As2O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
21.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石灰乳吸收氮的氧化物,原理为:
4NO2+2Ca(OH)2=Ca(NO3)2+Ca(NO2)2+2H2O;
NO2+NO+Ca(OH)2=Ca(NO2)2+H2O。
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排放的尾气中NO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若产品Ca(NO2)2中Ca(NO3)3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1∶1
②>1∶1
③<1∶1
④无法判断
(3)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据此信息,某同学所写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H+=NO2+NO↑+H2O,你认为是否正确?请做判断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某种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O、CO、CO2、SO2、N2)的流程如图:
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固体1的主要成分有Ca(OH)2、_______(填化学式)。
(2)用NaNO2溶液处理含NH4+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验证废水中NH4+已基本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
(4)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空气不能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
(5)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流程中生成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I2可以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需选用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
①水
②淀粉碘化钾试纸
③淀粉
④白酒
⑤白醋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是一种无色气体,F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
+
H2O→
B
+
C;②C
+
F→D;③D
+
NaOH→F
+
E
+
H2O。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D_______、?F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①_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③_________。?
(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一步反应为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1.D2.D3.B4.B5.C6.B7.C8.C9.C10.B11.B12.D13.B14.D15.C
16.Cl-、、Mg2+
Na+、K+
A
溶液中必须有阴离子,、不存在,则必须含有Cl-
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如果呈紫色则有K+
17.都含有氧原子(都是氧化物)
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CO+2NON2+2CO2
18.Cu2O+2H+=Cu+Cu2++H2O
3CuSO4+4NaOH=Cu3(OH)4SO4+2Na2SO4
16
3
加入过量NaOH,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存在NH4+
NH4+?+
OH-
H2O
+
NH3↑
19.C
D
E
B
A
脂溶性
夜盲症或干眼症
胡萝卜

5
脱硫处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垃圾焚烧发电
20.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
2 6 2 2 2 1
0.08
3∶7
As2O3+6OH-=2AsO33-+3H2O
21.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


不正确,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物中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
22.CaCO3、CaSO3
NH4++NO2-=N2↑+2H2O
取少量处理后废水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证明NH4+已基本除净
气体1转化为气体2时,只有当其中NO: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才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转化成NaNO2,若空气过量,则与NaOH反应生成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因此空气不能过量
CO
C
23.NO2
HNO3
NH4NO3
NH3
3NO2+H2O=2H++2+NO
NO2
NO2
+OH-NH3↑+H2O
4NH3+5O24NO+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