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题组一 丰富词语积累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荒诞无籍 裹挟 明澈 掣肘
B.轻柔纱漫 迷惘 洒脱 发轫
C.波光粼粼 遐思 沐浴 屈枉
D.斜肩谄笑 飘逸 晨曦 谄媚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光彩 谩骂 教诲 如据深渊
B.淘醉 赡养 誊写 自名得意
C.真谛 演绎 欣慰 食不果腹
D.嘉宾 安祥 浪费 融会贯通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姆 凋残 鱼贯而行 谨小慎微
B.遐迩 杜鹃 张驰如弓 如雷贯耳
C.沉湎 襁褓 血脉奔张 劫后余生
D.媚眼 惊蛰 浅勘低唱 感同身受
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撼卫 装帧 变幻莫测 明辩是非
B.布署 凋敝 张皇失措 悬粱刺骨
C.度假 松弛 谈笑风生 功亏一篑
D.峻工 禅让 再接再厉 甘败下风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文章中的词语的含义绝大部分能在词典上找到,________有的词语受一定的语境影响________会产生特殊义,叫作附加义、临时义。
(2)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__经费近六百万元。
A.而且/也 节余
B.但是/也 节余
C.但是/就 结余
D.而且/就 结余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般说来,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这是__①__人们只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__②__,__③__能看到同时代的文字,__④__能看到早一时期的文字,能模仿早一时期的文字,__⑤__已经从口语里消失了的词语和句法__⑥__往往留存在书面语言里。
A
①所以
②相反
③既
④还
⑤并且
⑥也
B
①因为
②相反
③既
④又
⑤所以
⑥还
C
①因为
②可是
③不仅
④也
⑤因而
⑥却
D
①所以
②可是
③不仅
④还
⑤因而
⑥却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________。
(2)“商标战”作为正常商战策略,________,但是要求卖家商户“二选一”,就________了正常的商业竞争。
(3)我们的古人在泼墨为文之际,________是沉郁至极的时候,词语依然有温润的秩序,辞章的转化都在规则之间。
A.意味 无可厚非 违背 即使
B.趣味 无可厚非 违背 即使
C.意味 无可非议 违反 虽然
D.趣味 无可非议 违反 虽然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有责任在语言交流中正确使用母语,抵制一切污染、亵渎母语的不良倾向,尤其在写作时应当自觉抵制故意用错别字、________成语以及乱造词语一类的做法。
(2)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3)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A.曲解 熔化 原型
B.误解 融化 原形
C.误解 熔化 原形
D.曲解 融化 原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成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B.一个碟子摔成九块。好端端的一个家也被弟兄几个弄得支离破碎了。
C.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D.当年,有好事者要为钱钟书先生举办80寿辰庆典,钱先生说这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此言至今振聋发聩。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但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
B.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言不及义的感觉。
C.在日前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年会上,多名专家表示,物流滞后日益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致力于提供仓储、运输等整个供应链整合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呼之欲出。
D.昨日是首届“节水创意征集”活动报名的第一天,来现场报名的张女士介绍说每次清洗鱼缸的废水她都会拿来浇花,长此以往,不仅花草长得壮,鱼缸里的水也没有被浪费过。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金贷平台和数据征信公司对于以贷养贷、多头借贷的现金贷乱象的形成劳苦功高。
②看着正襟危坐的孩子们,他的心里涌起一种激动的情绪:决不能辜负了孩子们的信任。
③长歌当哭,面对那些为了自由而牺牲的人们,我们理应奉献我们诚挚的悼念。
④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他夙兴夜寐,付出了许许多多。
⑤对于学习既要专心又要持之以恒,不可二三其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⑥深夜时分,三名蒙面男子从容不迫地进入办公室后,先乱翻一通,随后将保险柜直接背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⑥
12.阅读语段,对下列新词语的新词义作简要解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中去,现在很多场合则指__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__;“漂白”,原指除去纺织纤维及其制品等所含的色素,使变白,现在很多场合则指__通过某些手段,把非法所得变成合法所得__。
13.新词语是语言变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对下列新词语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任选其一,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有条理。
正能量 穿越 光盘行动 十面霾伏 中国式过马路
14.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的活动,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新词语的意思。
(1)“十二五”规划明确居民收入增幅超GDP,这个消息真是太给力了。
(2)什么都是浮云,健康最重要。
题组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①陈陈相因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沛公安在
3.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
B.慨当以慷
C.不用,则以纸帖之
D.何以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5.下列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安”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安在
B.尔安敢轻吾射
C.既来之,则安之
D.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下列对“之”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恻隐之心 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④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⑤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⑥/②③/④/⑤
7.下列对“师”的用法和意义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②④/⑤⑥/③⑦
B.①③/②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①④/②③⑤/⑥/⑦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露横江
B.挟飞仙以遨游
C.凌万顷之茫然
D.望美人兮天一方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明明如月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今齐地方千里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老大嫁作商人妇
B.说尽心中无限事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暮去朝来颜色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学不可以已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吾从而师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题组三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______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______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______起来朗朗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________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________”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________的。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________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A.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________凭劳动力和气候来决定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提高,________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休戚相关。
A.仅仅 即使 因而
B.只有 虽然 于是
C.只有 即使 因而
D.仅仅 虽然 于是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1)他再次强调,要注意发现违反党的组织原则、搞“一言堂”、________以及违规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使得孩子变成________、为所欲为的人。
(3)安倍“拜鬼”之举招致中韩两国的反对,他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缺乏充分的外交策略、________的印象。
A.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B.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C.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D.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对于吹瓶机来说,虽然近年来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代表在生产水平上已经达到________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________,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3)米叔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得简直是________,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动作戏上,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B.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C.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D.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 无隙可乘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你的毕业学校是‘985’吗?”“你是‘211’毕业的吗?”“你的本科在哪个大学上的?”几乎每一个刚出校门的求职者在面试时都要面临这样________的提问。
(2)大众速腾汽车“断轴门”不断发酵,面对车主维权,大众集团摆出一副________、冷漠强硬的态度,这必然会损耗其品牌价值。
(3)从宣布裁员,到其股指下挫,再到被收购,诺基亚这个曾经________的手机王国,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被其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A.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咄咄逼人
B.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C.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 不可一世
D.不可一世 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甲型流感来袭时,亲人间的相互关心,同事间的相互鼓励,媒体上专家学者的善意提醒等都生动展示着团结互助、________的精神。
(2)该县供电公司广大职工________,创先争优,在省内率先完成“户户通电”工程和一二期农网、城网改造工作。
(3)中共中央带头执行八项规定,赢得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形成了________、改革进取的巨大向心力。
A.齐心协力 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
B.和衷共济 齐心协力 同心同德
C.和衷共济 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D.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和衷共济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关专家建议,除经常通风外,定期对空调散热片和滤网进行清洗已是________。
(2)这些________的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你让我怎么能够安心睡觉呢?
(3)他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希望来场台风,而台风带来的降水能解决漂流缺水的________。
A.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B.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C.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
D.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_______。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________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出现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________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 一挥而就 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 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 一挥而就 浮光掠影
11.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2.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13.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加以改正。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题组一 丰富词语积累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荒诞无籍 裹挟 明澈 掣肘
B.轻柔纱漫 迷惘 洒脱 发轫
C.波光粼粼 遐思 沐浴 屈枉
D.斜肩谄笑 飘逸 晨曦 谄媚
解析:A项,“荒诞无籍”中的“籍”应为“稽”。B项,“轻柔纱漫”中的“漫”应为“幔”。D项,“斜肩谄笑”中的“斜”应为“胁”。故选C。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光彩 谩骂 教诲 如据深渊
B.淘醉 赡养 誊写 自名得意
C.真谛 演绎 欣慰 食不果腹
D.嘉宾 安祥 浪费 融会贯通
解析:A项,如据深渊——如距深渊。B项,淘醉——陶醉,自名得意——自鸣得意。D项,安祥——安详。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A.保姆 凋残 鱼贯而行 谨小慎微
B.遐迩 杜鹃 张驰如弓 如雷贯耳
C.沉湎 襁褓 血脉奔张 劫后余生
D.媚眼 惊蛰 浅勘低唱 感同身受
解析:B项,“张驰如弓”中的“驰”应为“弛”。C项,“血脉奔张”中的“奔”应为“贲”。D项,“浅勘低唱”中的“勘”应为“斟”。
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撼卫 装帧 变幻莫测 明辩是非
B.布署 凋敝 张皇失措 悬粱刺骨
C.度假 松弛 谈笑风生 功亏一篑
D.峻工 禅让 再接再厉 甘败下风
解析:A项,撼卫——捍卫,明辩是非——明辨是非。B项,布署——部署,悬粱刺骨——悬梁刺股。D项,峻工——竣工,甘败下风——甘拜下风。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1)文章中的词语的含义绝大部分能在词典上找到,________有的词语受一定的语境影响________会产生特殊义,叫作附加义、临时义。
(2)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__经费近六百万元。
A.而且/也 节余
B.但是/也 节余
C.但是/就 结余
D.而且/就 结余
解析: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也:表示并列或转折关系。就:表示顺承或因果关系。节余:因节约而剩下;指节余的钱或东西。结余:结算后余下;结算后余下的钱。结合“绝大部分能在词典上找到”“受一定的语境影响”分析,
第(1)句横线处表示转折关系应该填“但是/也”。结合“精打细算”“经费近六百万元”分析,第(2)句横线处应该填“节余”。故选B。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一般说来,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这是__①__人们只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__②__,__③__能看到同时代的文字,__④__能看到早一时期的文字,能模仿早一时期的文字,__⑤__已经从口语里消失了的词语和句法__⑥__往往留存在书面语言里。
A
①所以
②相反
③既
④还
⑤并且
⑥也
B
①因为
②相反
③既
④又
⑤所以
⑥还
C
①因为
②可是
③不仅
④也
⑤因而
⑥却
D
①所以
②可是
③不仅
④还
⑤因而
⑥却
解析:结合文段第一句话可知,第①处应填“因为”,由此排除A、D两项。第②处后面的文字没有就“听不到说话”的话题说下去,而是说“能看到”,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③④处两个分句从结构上来说构成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由此排除B项。其实第⑤处与③④处又构成因果关系,而最后一处前面的“消失”与后面的“留存”语意上有转折。故选C。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1)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________。
(2)“商标战”作为正常商战策略,________,但是要求卖家商户“二选一”,就________了正常的商业竞争。
(3)我们的古人在泼墨为文之际,________是沉郁至极的时候,词语依然有温润的秩序,辞章的转化都在规则之间。
A.意味 无可厚非 违背 即使
B.趣味 无可厚非 违背 即使
C.意味 无可非议 违反 虽然
D.趣味 无可非议 违反 虽然
解析:“意味”指意思和情趣,与开头“雅人深致”照应;“趣味”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无可非议”的前提是做得好,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无可厚非”的前提是做得不好,但不能过分指责。根据语境,此处应选“无可厚非”。“违背……竞争”搭配恰当,“违反……竞争”搭配不当。“即使”表示事情没有发生,是假设连词;“虽然”表示已发生了的,而且后面可以接“但是”,是转折连词。本语境是假设关系。故选A。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1)我们有责任在语言交流中正确使用母语,抵制一切污染、亵渎母语的不良倾向,尤其在写作时应当自觉抵制故意用错别字、________成语以及乱造词语一类的做法。
(2)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3)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A.曲解 熔化 原型
B.误解 融化 原形
C.误解 熔化 原形
D.曲解 融化 原型
解析: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误解:理解得不正确。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冰、雪等)变成水。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根据词义及每个句子的语境,可知选A。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A.成语,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成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B.一个碟子摔成九块。好端端的一个家也被弟兄几个弄得支离破碎了。
C.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D.当年,有好事者要为钱钟书先生举办80寿辰庆典,钱先生说这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此言至今振聋发聩。
解析:A项,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不合语境。B项,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使用正确。C项,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使用正确。D项,不痛不痒: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比喻言行没有切中要害,不解决实际问题。使用正确。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但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
B.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言不及义的感觉。
C.在日前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年会上,多名专家表示,物流滞后日益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致力于提供仓储、运输等整个供应链整合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呼之欲出。
D.昨日是首届“节水创意征集”活动报名的第一天,来现场报名的张女士介绍说每次清洗鱼缸的废水她都会拿来浇花,长此以往,不仅花草长得壮,鱼缸里的水也没有被浪费过。
解析:A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B项,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不合语境,此处应用“言不尽意”。C项,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现金贷平台和数据征信公司对于以贷养贷、多头借贷的现金贷乱象的形成劳苦功高。
②看着正襟危坐的孩子们,他的心里涌起一种激动的情绪:决不能辜负了孩子们的信任。
③长歌当哭,面对那些为了自由而牺牲的人们,我们理应奉献我们诚挚的悼念。
④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他夙兴夜寐,付出了许许多多。
⑤对于学习既要专心又要持之以恒,不可二三其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⑥深夜时分,三名蒙面男子从容不迫地进入办公室后,先乱翻一通,随后将保险柜直接背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⑥
解析:①劳苦功高:做事勤苦,功劳很大。褒贬误用,且对象误用,劳苦功高只能用于人。②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使用正确。③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使用正确。④夙兴夜寐:起得早而睡得晚,形容勤奋劳作。使用正确。⑤二三其德: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不合语境。⑥从容不迫:形容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褒义词,此处为褒贬误用。
12.阅读语段,对下列新词语的新词义作简要解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中去,现在很多场合则指__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__;“漂白”,原指除去纺织纤维及其制品等所含的色素,使变白,现在很多场合则指__通过某些手段,把非法所得变成合法所得__。
解析:本题中的新词语的词义要结合社会生活的语言环境去解释。比如“下海”现在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漂白”比喻通过某些手段,把非法所得变成合法所得。
13.新词语是语言变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对下列新词语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任选其一,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述有条理。
正能量 穿越 光盘行动 十面霾伏 中国式过马路
答案:(示例)“中国式过马路”,是一道社会管理题,折射了管理的乏力和制度的缺陷;“中国式过马路”,更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行色匆匆还是放慢脚步,决定了你是匆匆的过客,还是生命的主人。
解析:作答时,要注意观点鲜明,论述有条理。答案要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最好用上修辞手法。
14.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的活动,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新词语的意思。
(1)“十二五”规划明确居民收入增幅超GDP,这个消息真是太给力了。
答案:“给力”,在此句子中的意思为“带劲”。
(2)什么都是浮云,健康最重要。
答案:“浮云”在此句子中的意思为“虚无缥缈”。
题组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
B.
C.
D.
解析:A项,代词,代“芙蓉”/结构助词,的。B项,连词,表示结果/介词,凭借、依靠。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D项,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①陈陈相因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沛公安在
解析:A项,“或”,都为副词,有时。B项,“因”,动词,因袭;副词,凭借。C项,“且”,副词,暂且;连词,并且。D项,“安”,代词,怎么;代词,哪里。
3.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何以解忧
B.慨当以慷
C.不用,则以纸帖之
D.何以战
解析:B项,“以”是句中衬托音节的字,无实在意义。A、C、D三项中,“以”是介词,分别翻译为:靠、用、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解析:A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不译/介词,表示比较。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D项,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
5.下列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安”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沛公安在
B.尔安敢轻吾射
C.既来之,则安之
D.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解析:例句与B项中的“安”都是语气副词,可译为“怎么”。
6.下列对“之”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恻隐之心 ③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④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⑤以子之矛,陷子之楯 ⑥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⑥/②③/④/⑤
解析: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③⑤结构助词,的;④⑥代词,它。
7.下列对“师”的用法和意义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②④/⑤⑥/③⑦
B.①③/②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④⑤⑦/⑥
D.①④/②③⑤/⑥/⑦
解析:①③名词,老师;②⑤意动用法,以……为师;④⑦动词,从师学习;⑥动词,学习。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解析:A项,介词,被/介词,在。B项,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C项中的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D项,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白露横江
B.挟飞仙以遨游
C.凌万顷之茫然
D.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A项,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古今义均为:漫游,游历。C项,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D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有隐喻君王或美好理想的意思;今义:美貌的女子。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明明如月
解析:A项,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C项,难忘,古今义均为:难以忘记。D项,明明,古义:光明,明亮;今义: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是转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今齐地方千里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解析:A项,烈士,古义:有气节有壮志的人;今义: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B项,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处所。C项,忧思,古今义均为:忧虑思念。D项,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老大嫁作商人妇
B.说尽心中无限事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暮去朝来颜色故
解析:A项,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人。B项,无限,古今义均为:没有穷尽,没有限量。C项,突出,古义:突然出现(两个词);今义: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D项,颜色,古义:容貌;今义:脸上的表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学不可以已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解析:A项,爪牙,古义: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帮凶。B项,江河,古义:长江和黄河;今义:一般的大江大河。C项,可以,古今义均为:表示可能或能够。D项,寄托,古义:安身;今义:托付或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吾从而师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解析: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受业,古义:传授学业;今义:跟随老师学习。C项,从而,古义:跟随而且(两个词);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一个词)。D项,不齿,古今义均为: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
题组三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______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______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______起来朗朗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解析:“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内在涵养,“蕴涵”指包含;“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涵泳”指深入领会。结合文段语境及各词词义,可知选A。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________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________”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________的。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________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A.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解析:“预期”是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可作定语;“预设”指预先设计,多作谓语。第一空中用来修饰“效果”作定语,应该选“预期”。“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式。第二空属于用在否定句中,应该选“置疑”。“荒诞”形容离奇不符合实际或不近情理,多用于事物;“荒唐”形容离奇古怪,错误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既可用于事物又可用于人物。第三空用来形容人的某种做法,应该选“荒唐”。“推演”指推论演绎或推移演变;“推算”指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出有关的数值。第四空与数值无关,应该选“推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提醒”不仅有“提出”之意,还有“促使注意”之意,与后文“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相照应。“引发”意为“引起,触发”,与“疲劳感”不搭配。“适合”是动词,与中心词“高度”不搭配;“合适”是形容词,与中心词“高度”搭配。故选C。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________凭劳动力和气候来决定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提高,________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休戚相关。
A.仅仅 即使 因而
B.只有 虽然 于是
C.只有 即使 因而
D.仅仅 虽然 于是
解析:“仅仅”多表示“只”的意思。“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一般有“才、方”等词与之呼应。“即使”和“也”搭配,表示让步关系。“虽然”表示转折,一般有“但是、却”等词与之呼应。“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于是”一般表示顺承。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选A。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1)他再次强调,要注意发现违反党的组织原则、搞“一言堂”、________以及违规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父母无原则、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使得孩子变成________、为所欲为的人。
(3)安倍“拜鬼”之举招致中韩两国的反对,他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缺乏充分的外交策略、________的印象。
A.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B.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C.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D.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解析: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专横跋扈:专断蛮横,恣意妄为,很不讲理。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结合各句语境及各词词义,可知选C。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1)对于吹瓶机来说,虽然近年来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代表在生产水平上已经达到________的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________,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3)米叔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与车配合得简直是________,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动作戏上,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B.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C.无隙可乘 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D.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 无隙可乘
解析:无懈可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儿漏洞。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结合各句语境及各词词义,可知选A。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1)“你的毕业学校是‘985’吗?”“你是‘211’毕业的吗?”“你的本科在哪个大学上的?”几乎每一个刚出校门的求职者在面试时都要面临这样________的提问。
(2)大众速腾汽车“断轴门”不断发酵,面对车主维权,大众集团摆出一副________、冷漠强硬的态度,这必然会损耗其品牌价值。
(3)从宣布裁员,到其股指下挫,再到被收购,诺基亚这个曾经________的手机王国,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被其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A.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咄咄逼人
B.咄咄逼人 盛气凌人 不可一世
C.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 不可一世
D.不可一世 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
解析: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结合各句语境及各词词义,可知选B。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1)甲型流感来袭时,亲人间的相互关心,同事间的相互鼓励,媒体上专家学者的善意提醒等都生动展示着团结互助、________的精神。
(2)该县供电公司广大职工________,创先争优,在省内率先完成“户户通电”工程和一二期农网、城网改造工作。
(3)中共中央带头执行八项规定,赢得的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形成了________、改革进取的巨大向心力。
A.齐心协力 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
B.和衷共济 齐心协力 同心同德
C.和衷共济 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D.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和衷共济
解析: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强调共同克服困难,适用于(1)句。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强调共同努力,适用于(2)句。同心同德:思想统一,信念、行动一致。强调目标一致,适用于(3)句。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1)有关专家建议,除经常通风外,定期对空调散热片和滤网进行清洗已是________。
(2)这些________的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你让我怎么能够安心睡觉呢?
(3)他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希望来场台风,而台风带来的降水能解决漂流缺水的________。
A.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B.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C.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
D.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解析: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结合各句语境及各词词义,可知选D。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_______。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________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出现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________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 一挥而就 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 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 一挥而就 浮光掠影
解析: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于耳:指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结合语境和词义可知,应选C项。
11.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答案:①“惠顾”改为“浏览” ②“你社”改为“贵社” ③“可”改为“请” ④“洽谈”改为“联系”
12.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答案:①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 ②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④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
解析:①口语化词语改为书面用语;②“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④“骄人”与第九名的成绩不相称,且不得体,应删去;⑤自称“金”,用语不得体。
13.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五处并加以改正。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①“寄奉”改为“惠赐” ②“过目”改为“拜读” ③“些许”改为“莫大” ④“惠存”改为“珍藏” ⑤“光临”改为“前往”
解析:书信属于应用文体,要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寄奉”是敬辞,用于自己寄给别人东西,这里应使用一个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敬辞。“些许”在这里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合适。“过目”“惠存”“光临”是用于请别人做事的敬辞。这五处都属用错对象。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