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 《(音乐知识)老爷爷赶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 《(音乐知识)老爷爷赶鹅》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17 20: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爷爷赶鹅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以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的对白,配以风趣、形象的鹅叫声,生动地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节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老爷爷赶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
2.通过各种小活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
3.指导学生进行歌曲的二声部轮唱,并在轮唱过程中发展学生多声部听觉和参与简易合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节奏感、韵律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活泼、好动,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希望参与,渴望交流。在唱歌时,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因此,容易出现个别学生喊唱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用轻声来演唱,用明亮柔和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来演唱。并在活动中,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与他人进行合作,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小活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教学难点:较准确地参与二部轮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体验法。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谜语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也可喜欢小动物了。瞧,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动物的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吗?谁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
师:同学们真聪明!猜对了,好,我们看看它的照片!(出示图片)
2.动作卡农
师:同学们,今天这些大白鹅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快听,美丽的大鹅在向我们打招呼了。(课件出示节奏)
X X X X │ X - ║
嘎嘎 嘎嘎 嘎
师:我们也用同样的节奏向大白鹅问好吧!来,我们试着来读一读。
师:大白鹅来到我们班上可高兴啦,它要向我们发起一个挑战。它说,如果你们接受挑战成功,它就给我们唱一首好听的歌谣。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节奏小挑战:老师按照X X X X │ X - ║的节奏做简单动作,如拍手、拍腿、拍头、拍肩等,每四拍换一个动作,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即在老师第二个动作开始时,学生模仿老师的第一个动作,同时注意观察老师的第二个动作。在老师做第三个动作时模仿第二个动作,以此类推。
二、歌曲学习
1.导语:同学们挑战成功了,大白鹅特别高兴,它要用好听的歌谣给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来听一听。看看歌曲讲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师总结:这是一首罗马尼亚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老爷爷赶鹅》。歌曲描述了两位老大哥之间的对话和模仿鹅叫的声音,营造了有趣的情境,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歌唱部分,节奏平稳,第二部分模仿鹅叫,节奏更加欢快了。
2.再次聆听范唱,说说大白鹅是用什么样情绪演唱这首歌的。(欢快、风趣幽默的)
3.教唱歌曲
(1)复习讲解“反复记号”,明确演唱顺序。
(2)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师:刚才大白鹅带我们做的节奏游戏,正是这首歌曲的基本节奏型,我们来按照这个节奏型来一起朗读歌词。(节奏卡农)
提取歌曲中每个乐句第一个音作为训练素材做声音卡农。教师依次演唱,并配以柯尔文手势,当教师演唱第二个音时,学生配以手势演唱第一个音,之后以此类推,提示学生静心聆听,并把握好音准。
(3)带入歌词演唱
a、师慢弹琴,让学生默唱。
b、用只有你们同桌能听到的声音唱。
c、用美美的声音唱出来。
三、轮唱歌曲
1.师:我们来听听一些小朋友的演唱,与我们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的演唱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播放歌曲轮唱的范唱,学生听完答,如:听到一部分小朋友先唱,另一部分小朋友后唱;我们是齐唱,这些小朋友是轮唱;有回音的感觉,好像感觉鹅越来越多了,很多鹅在叫……)。轮唱的形式使歌曲变得更加有趣,下面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演唱这首歌曲。
2.学生分声部,老师讲轮唱要领:第一声部唱完一小节后第二声部再进入。如第一声部唱“有个老爷”第二声部再开始唱“有个老爷”,注意看好老师的指挥。
3.老师指挥学生初次进行轮唱练习。唱完说说自己的感受。(如:后面越来越快了;有些乱等)。老师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吗?(看指挥、唱着自己的耳朵听着别人的、全身心地投入一些、速度要一致、节拍要准确、要抓住强拍、每声部要整齐……)师:是呀,如果我们的声音再轻一些,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声音,并且不影响自己的演唱,这样就容易唱好了。老师指挥,咱们再来试试。
4.让学生思考:歌曲最后结束时,第一声部早一小节结束了,为什么?(因为第一声部早开始了一小节)。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在不减少歌词的情况下让两个声部同时结束?(第一声部最后再多唱一个“嘎嘎嘎”)。老师带领第一声部学生练唱最后结束部分。
5.放歌曲伴奏音乐,老师指挥学生再次进行整首歌曲的轮唱练习,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四、二声部诵读
1.导入学习
师:一对小鹅其实最着急,他们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呢!
2.出示两个节奏型
X X X │ X 0 │ X X X │ X X X║ (一声部)
嘎 嘎嘎 嘎 嘎 嘎嘎 嘎嘎 嘎
X 0 │ X X X │ X 0 │ X X X║ (二声部)
嘎 嘎嘎 嘎 嘎 嘎嘎 嘎
将学生分成两部分,模仿不同的鹅叫声,在老师的指挥下,两声部合作完成诵读。
3.练习歌唱部分与诵读部分的衔接。从“送你一对鹅”开始两声部合作,随着老师的指挥,诵读部分同一口气,同时开始。
五、体验更多演唱形式:
1.表演歌曲:让学生想一想老爷爷赶鹅的动作、与路人对话的动作、鹅叫的动作等,然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自己创编动作,老师下去指导。
2.放歌曲伴奏,学生边唱边表演,第二遍老师也加入表演。
3.请几个勇敢的孩子带上鹅的头饰到前面来表演,师生评价。
4.师:刚才我们边唱边表演的演唱形式叫做表演唱,我们还进行了歌曲的齐唱和轮唱。大家想想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对唱、重唱等)。
5.学生尝试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如一位同学独唱整首歌曲;一位学生领唱歌曲前半部分,其余学生齐唱后半部分;也可以分角色演唱—— 请一位学生唱歌曲前半部分叙述部分,另一位学生唱爷爷回答的话,其余学生齐唱歌曲后半部分等。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老爷爷赶鹅》,重点练习了用轮唱的形式演唱这首歌曲。歌曲之所以美妙,就在于它的形式丰富多样,课下你们还可以用其他形式演唱这首歌曲,相信会有更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