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条形统计图(二) 沪教版 (2)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条形统计图(二) 沪教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8 09:56:34

文档简介

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目标:
1、在每格的数量没有直接告知的情况下,学会先计算一格表示几,再确定“直条”数量。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正确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
3、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4、在具有现实意义的统计图中,经历读图、分析、解释、预测等学习过程,提升数学表达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找出“一格表示几”,并能正确用“直条”在统计图中表示数量的多少。
【教学难点】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
师:这是一张什么图?你看到了一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统计项目、刻度、单位和直条【复习条形统计图各要素】
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要进行小统计,首先要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看,这个小朋友在学校门口统计车辆情况。谁来说一说它收集到的数据。
二:认识条形统计图
出示:
1.会读条形统计图上纸条表示的数据。(揭示:一大格的刻度÷格数=一格表示的数量)
2.会画直条表示数量。
(1)会用整格表示数量。
(2)会用半格表示数量。
3.观察统计图:除了知道数量外,你还获得那些信息?
小结:看来条形统计图能帮我们直观的了解数量的多少。
2.比较纵横两张条形统计图
(1)观察统计图,比较异同。
(2)读一读右边的统计图。
小结:不管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都要看清一格表示几。
(三)巩固应用
师: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出示情境:
小动物们开了两家冷饮店,分别统计了一号店和二号店的售货情况。
(1)观察两幅图,你认为哪种商品最受欢迎?
(2)请你在直条上方标出数据,验证你的想法。
(3)冷狗和汽水的数量都是25,为什么直条不一样高呢?
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的长短与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所以不在同一幅图中不能根据直条的长短来判断数量的多少。
巩固练习
练习一
出示:五种动物最高时速统计图。
什么叫时速?(这里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看图,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哪些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些动物跑得比鸵鸟慢?(同桌悄悄说)
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它们赛跑。谁可能跑第一?谁可能跑最后一名?为什么?
小结: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直观地反映了数量的多少,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练习二
出示:光明小学图书馆上周借阅情况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自己轻声说说)
图书馆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该怎样购买?(小组讨论)
交流小结: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量还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拓展
介绍各种统计图
师:生活中不仅有条形统计图,还有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回家作业:练习册P
板书:
条形统计图(二)
标题
统计项目
刻度、单位名称:一格表示几
直条:表示数量课

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P39-40
执教者
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二)》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统计》中的教学内容。教材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编排了统计表初步、条形统计图(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节课是“条形统计图(一)”的延续。本课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物运动会场景引入,进一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大小,正确、科学地确定1刻度(一格)所表示的数量。通过读、画条形统计图,经历使用条形统计图呈现统计数据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统计是有趣的和有用的,了解数学的价值。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概率与统计知识做铺垫。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数据的统计过程已经有所体验,也具备一些数据分析的生活经验,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班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较薄弱,思维不是很活跃,学习品质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小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一些事物进行统计,并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里,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引入,让学生亲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用纵向表示各类物品的数量,也可以使用水平方向表示物品的数量。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也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2.
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数据的大小,正确、科学地确定1刻度(一格)所表示的数量”。这里,借助统计学生上学交通方式的生活情境,以小组合作确定一格数量的学习方式以突破难点。根据学生课堂生成的条形统计图,通过比较、交流,体会到合理确定单位数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通过对统计图上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数据分析的观念,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本要素、基本特点及画法。
2.
经历合作探究、自主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读图能力,培养统计意识,进一步发展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数学素养。
3.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思与评价,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
对一些事物进行统计,并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大小,正确、科学地确定1刻度(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教学技术:PPT。
学习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手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
出示课件、引发思考
这段时间,我们都在边看小动物们在运动场上的比赛,边学习数学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去运动会上看看。
介绍小动物们的交通工具。
动画重现车辆行驶至运动场的情景。
完成统计表。
仔细观察。
收集数据。
小组分工合作:数一数不同车辆的数量。
整理数据。
汇报交流:大客车一共有15辆;轿车一共有32辆;摩托车一共有24辆;自行车一共有37辆。
呈现数据:完成统计表。
学习兴趣:仔细观察,收集信息;积极思考,能主动参与活动,主动交流。
学业成果:能准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会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设计意图:从对不同交通工具的分类计数中激发学生进行统计的兴趣。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数据的过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图表、揭示课题
1.
出示条形统计图。
2.
揭示课题。
3.
回顾条形统计图的基本要素(播放视频)。
4.
提问:表示大客车的直条为什么会出现半格?
5.
课件演示画轿车直条的过程。
6.
组织反馈摩托车及自行车的直条。
1.
观看视频,独立思考。
2.
汇报交流。
标题、横轴(项目)、纵轴(数量)、单位名称、直条。
3.
独立思考:1刻度表示多少?
4.
汇报交流。
5.
画出轿车的直条。
6.
画出摩托车、自行车的直条。
学习习惯: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学业成果:能准确判断出1格的数量。
学业成果:能正确使用条形统计图呈现统计数据。
再呈图表,比较异同
出示横向条形统计图。
观察: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小结: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一样,都有五个基本要素。
仔细观察。
汇报交流。
学习习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业成果: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两种表现形式。
分析图表,深化理解
出示两个售货站的售货情况统计图。
探究
(1)提问:两个售货站中,哪种食品最受欢迎?
(2)质疑:雪糕的格子数比矿泉水多,数量为什么反而少呢?
(3)小结:同一张统计图,只需看直条的长短来比较数量的多少;不同的统计图,就不能直接比较直条的长短,要看一格表示的数量。
(4)组织讨论:2号售货站的统计图也能用一格表示5的数量来画吗?
3.
跟进练习。
仔细观察。
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3)同桌讨论。
口答。
学习兴趣:能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思考。
学习习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业成果:读出直条所表示的数量;知道不同的统计图,就不能直接比较直条的长短,要看一格表示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读、画条形统计图,经历使用条形统计图呈现统计数据的过程,知道条形统计图两种不同形式,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也与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逐步形成统计的意识。
三、巩固应用
1.
组织汇报学生统计上学交通方式的情况。
2.
画条形统计图。
组织小组讨论:根据统计的数据,该如何确定一格的数量?
3.
组织反馈。
归纳总结:我们要根据数据的大小和格子的多少,合理地确定一格表示几,再去画统计图,使得统计图更科学合理和美观。画完之后,要认真检查统计图是否完整。
绿色出行教育。
(机动)跟进练习:一格表示多少合适?
1.
汇报交流。
2.
小组讨论:一格表示多少。
3.
反馈交流。
4.
尝试总结归纳。
5.
全班交流。
学习习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习惯:有合作学习的意愿,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学业成果:体会合理确定单位数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图、读图、分析数据,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引导学生结合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在体验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四、回顾梳理,评价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
1.
梳理知识。
2.
交流收获与体验。
学习兴趣:积极发言,声音响亮,表达完整,认识深刻。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体验学习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及时评价学习表现,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标题
单位名称
纵轴
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数量
0
横轴
项目名称
作业设计
一、说出下面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的大小和直条表示的多少。(注意单位不要写错)
一格表示:
一格表示:
一格表示:
直条表示:
直条表示:
直条表示:
二、统计。
三年级学生春游游玩项目
名称划船打彩球小火车旋风人数(人)85604538
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填空。

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中,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是(
)。

(
)项目最受欢迎,参加划船的人数比参加旋风的人数多(
)人。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P39-40
【教材简介】教材有关统计知识的内容主要安排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二)按照先认读图后画图的原则递进,通过具体的场景,进一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用纵向表示各类物品的数量,也可以使用水平方向表示物品数量。以及通过具体的事例,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线的长度有关,而且与每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学生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说出统计的内容和数量,会比较数量的多少。
2、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3、知道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而且与1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4、知道在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大小时,必须考虑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大小,以使统计图能够完整地表示统计数据。
【设计理念】画条形统计图的要求,掌握在已有方格图基础上画出条形等,其目的如教学目标所述,是让学生经历用条形统计图呈现统计数据的过程,把握统计图的整体情况,画图主要是为读图服务,也为以后学习折线统计图奠基。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一)”,孩子们能通过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计数,用直条表示事物的数量。本课的内容是其延续。学生在(一)中画条形统计图时只需根据提供的信息画上相应的直条即可。本节内容要让学生经历根据数据的大小自己确定每格所表示的数量,及如何表示未满1刻度的数量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尝试、判断,帮助他们正确、科学地确定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第五届校运动会上,我们三(3)班的运动员们发扬了勇于拼搏的精神,获得了多个奖项,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知道吗,最近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小兔欢欢记下了参加运动会的车辆情况,制成了一张表格,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怎样才能更直观得看出哪种车比较多呢?这就要用到条形统计图。统计图上有什么?
师:我们把标题、统计数量、统计项目、单位名称称为条形统计图的四要素。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1)师:大客车的直条已经画好了,为什么会出现半格呢?
师:接着轿车的直条怎么画呢?32在哪?
师:30往上数1格就是32。有时为了看得更清晰我们通常在直条里添上几条斜线。
(2)师:接下来把摩托车和自行车的直条画上去好吗?
……
(3)师:请你们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从这张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更快地发现什么车最多?什么车最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在同一张条形统计图中,直条越高就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低就表示数量越少。
(4)师:小巧也根据统计表画了条形统计图,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之前完成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也就是说统计的项目和统计数量都没有变,只是把统计项目与统计数量的位置互换了,所以变成了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小结:横条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
(5)师:学到这里,动物运动会比赛正在进行中,小熊记下了各个比赛成绩,制成了统计图,你们认为这张统计图好吗?第二张统计图有问题吗?
小结:同一张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的数量应该一样。
2、(1)师:我们的好朋友小亚和小丁丁根据刚才运动会车辆情况的数据,各自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出示二张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二张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同桌讨论)
师:统计的项目相同,表示的数量也相同,为什么直条的高低会不同呢?
同桌讨论,反馈。师小结.
师:你们觉得,这二张图里,哪一张条形统计图更好呢?为什么?
小结:所以我们在确定每格表示的数量时,既要考虑数据,还要考虑格子的多少,这样才会让画出的统计图更美观、合理,方便我们获得信息。
(2)师:运动场上的比赛非常激烈,运动员们汗流夹背,售货站中的食品大受欢迎,看两个售货站的条形统计图,请问1号谁卖的最多谁最少?为什么?
师:两个售货站,哪一样东西最受欢迎呢?
同桌讨论,反馈。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比赛结束了,统计员乌龟画出了一张统计图,它统计的是什么内容啊?请你们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的四要素,齐全了吗?请拿出你们的学习单将统计图的四要素补充完整,再画直条。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下面的统计图中,一格表示___________只。
(3)参加最多的是(
)项目,有(
)只小动物参加。与最少的项目相差(
)只。
2、试一试:(机动)
完成数学书P40上的条形统计图。
4、总结
请你告诉小朋友,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条形统计图(二)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标题
直条的长短与一格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统计数量
统计项目
单位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