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练习(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同步练习(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8 22:3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再继续下潜时(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2.某轮船的最大排水量是2×104吨,若轮船自身质量是3×103吨,那么这轮船最多可装
吨货物。
3.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轮船受到的浮力
  
排出液体的体积
  

4.一实心物体放到水中受到浮力为9牛,将该物体放入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中,受到浮力为8牛,则实心物体的密度大小范围为(
 
)
A.ρ物>1.0×103千克/米3
B.0.8×103千克/米3<ρ物<1.0×103千克/米3
C.ρ物<0.8×103千克/米3
D.无法确定
5.密度计是测量
    
的仪器。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它排开的液体体积则
  
(填“较大”或“较小”)。
6.有一个圆柱形容器恰能盛满9.8牛的水,现往该容器中盛满密度为ρ液的液体,并放入一个物块,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ρ液>ρ水,则F浮可能大于9.8牛
B.若ρ液>ρ水,则F浮可能小于9.8牛
C.若ρ液<ρ水,则F浮可能大于9.8牛
D.若ρ液<ρ水,则F浮一定小于9.8牛
7.如图所示是用同一密度计测定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对密度计的浮力大些
B.甲、乙两液体对密度计的浮力相等
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8.一种液体的密度随深度而增加,它的变化规律是ρ=ρ0+kh,式中ρ0、k是常数,h表示深度。设深度足够,有一只密度为ρ',的实心小球投入此液体中,且ρ'>ρ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将一沉到底,不再运动
B.小球将漂浮在液面上,不能下沉
C.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h=处
D.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h=处
9.如图,容器中水面上漂浮着一只空碗,水底沉着一只土豆。若将土豆取出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则水面高度将(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10.有木球、铁球和铜球(ρ木<ρ铁<ρ铜)静止在水中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可以确定肯定是空心的是(
  
)
A.木球
B.铁球
C.
铜球
   D.都是空心
11.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现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则剩余部分木块将(
)
A.将上浮一点
B.将下沉一点
C.
仍不动
D.无法判断
12.一木块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此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若将该木块投入到密度为2ρ的液体中,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又为(
)
A.2F
B.F
C.
D.无法判断
9.一只烧杯中装有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块,当冰块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如何变化?(ρ冰=0.9×103千克/米3)
10.轮船的排水量为8000吨,自身质量为2000吨,则轮船空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当轮船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若从满载的轮船上卸下货物3000吨,则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少__________米3。
11.在右图水槽中有四种质量相等的物体,你认为密度最小的是(

A、松果
B、花岗岩
C、铁块
D、铅块
12.右图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恰能悬浮在水中,现将其沿图示虚线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这两块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是(

A、大的下沉,小的上浮
B、大的上浮,小的下沉
C、大小两块仍悬浮
D、大小两块都上浮
13.如图所示,A、B两实心球静止在水中,则


A、两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两球受到的浮力不等,A球受到的浮力大
C、两球的密度不等,B球的密度大
D、B球的重力一定大于A球
14.右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甲、乙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分别投放体积相等的小球,甲容器中小球漂浮,乙容器中小球悬浮,稳定后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容器的总质量相等
B、甲容器中的小球密度小
C、两个小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D、甲容器中的小球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15.右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水上漂浮着一块重16N的木块,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4,则可知木块的密度为
千克/米3。若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则留在水中的木块将会上浮,木块静止后露出水面的体积占剩余部分总体积的__________。
16.有一木块浸在水中,有2/5体积露出水面,浸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1/3体积露出液面,则此木块的密度为
千克/米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米3。
17.取一根火柴,在火柴头处缠绕上细铜丝,放入盛水大可乐瓶中,使火柴恰能直立,刚好浸没水中,如图所示。然后,盖上瓶盖,用手挤压瓶体,火柴下沉;松开手后,火柴又上浮。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解释1:手挤压瓶体,水的密度变大,火柴下沉;松手时,水的密度减小,火柴上浮。
解释2: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对火柴向下的压力也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
解释3:木材做成的火柴梗会吸水,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吸水速度会很慢,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手挤压瓶体,水中压强增大,火柴梗又开始吸水,重力增大,火柴便下沉;反之,火柴便上浮。(1)经过讨论,同学们马上否定了“解释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2)小柯做了以下实验:另取一根火柴,使其表面裹上一层防渗水的石蜡,重复上述实验。他试图验证
(填“解释2”或“解释3”)。如果所验证的解释正确,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18.体积为100厘米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有1/4露出水面(如图1),现在木块上面放一铁块B,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如图2)。(g取10N/kg)求:
(1)木块浮漂时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铁块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