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 北京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 北京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8 11:23:17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大小比较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授课班级
一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方法
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法学法
讲授法、练习法、自主研讨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动态修正
一、准备1、数数: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2、写数:三十六
四十八
五十二
七十五二、新课1、数的顺序。(1)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2)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3)
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4)
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2、
比较大小。(1)
出示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3)
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4)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2、思考题。讨论一下,空格里的数应该怎样填?为什么?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在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方法的总结归纳。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小兔子和小松鼠在海边捡贝壳,发生了争吵,他们都说自己捡的贝壳比对方多……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1.课件出示例题情景图,遮住兔子、松鼠的对话,问:你从图中能看出谁拾得多吗?
预设:不能。
追问:怎样才能知道谁拾得多呢?
预设:要知道它们分别捡了多少个……
2.课件出示兔子、松鼠对话,问:现在可以知道谁拾得多了吗?
3.引入课题:要想知道谁拾得多,就是要比较46和38的大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
1.你是怎样比较46和38的大小的?
预设:方法一
直观感知
方法二
数的顺序
方法三
数的组成
小结: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字大的数比较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齐读:46>38
2.教学试一试
小兔子明白了,原来是自己错了,它为自己的行为向小松鼠道歉了。它也很感谢你们帮助了它,它觉得你们太厉害了。它还有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试一试”,问:53和56、100和98与前面的46和38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请你说一说。
追问:你能说出比100大的两位数吗?
3.归纳总结
儿歌:两个数,比大小,数位多,数就大;数位同,比高位,高位大,数就大;高位同,比下去。
(三)巩固应用
想想做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数的顺序
【教材分析】
数的顺序也就是百数表,这是学生认数的第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认数是数数、读数,初步感知,会读,会写。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大小,培养数感,形成数感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让学生去经历、感悟,培养数感,二是渗透数的大小比较。
【学情分析】
100以内数的顺序是在读写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学习数数时已经接触到数的顺序问题,明确了相邻的数的概念。教材主要通过学生填表复习数数、写数,更加清楚100以内数的顺序,再通过涂一涂、找一找等活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有规律的。
2.了解数字的排列规律,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理解数的排列顺序和规律。
难点:自主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百数表”课件。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字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的百数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字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要求同桌相互说说。
师: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字娃娃还没来吗?请同学们把数字娃娃叫出来。
【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教材上完成百数表,再集体顺次读一读。
(2)要求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3)要求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4)给个位上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2.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填好的百数表。
(2)在百数表中发现规律。
师:这张百数表中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同学们横着读一读,再小组内说说数字娃娃的排列规律。
生: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的横排说一说规律。
师: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请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3)利用百数表,开展框数的游戏。
师:仔细研究百数表,有趣的事情真不少!瞧,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魔力框”,被它框住的数都会乖乖地按顺序排好队。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被它框住的数都是怎样排队的?(课件出示“魔力框”)

学生依据25的位置,想到25的上面是15,下面是35,左边是24,右边是26。

学生从42开始找到43、44,找53的相邻数52和54,找到64前面的数是62和63。

学生从79、88和97依次数出后面的数。
3.巩固深化,加深认识。
(1)看图说出1~100中个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说出1~100中十位上是5的所有的数。
提问:个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第几行?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十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第几行?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2)猜一猜:在1~100中,个位上是0的数一共有多少个?在第几列的位置上?个位上是1的数在第几列?十位上是9的数有多少个?在第几行的位置上?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学生按要求填数,读数)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1、2题。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其实,除了我们课堂上的这些填法,还可以有其他方法的“百数表”。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设计一张属于自己的“百数表”,并找出蕴含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