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老山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欺侮( ) 澎湃( ) 呜咽( )
骨碌( ) 搀扶( ) 缴租(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景观 壮观 奇观)。?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②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 )起来,还是睡不着。③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缀着的黑色幕上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④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⑤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⑥像春蚕在jǔjué(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 。?
(1)请为第②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第⑥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请在第③句中的方格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第③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4)在第⑥句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
4.下面句子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B.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C.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台也在睡觉。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5.作者在文中细致地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
6.赏析“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的表达效果。
?
?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过鬼门关
李布德
①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时,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而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我至今难以忘怀。
②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 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
③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蹚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高涨,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④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踉踉跄跄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
⑤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⑥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着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
7.作者用《夜过鬼门关》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
?
8.红军翻越党岭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
?
9.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10.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
?
积累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卫南之战
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金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宗泽传》)
[注] ①泽:宗泽,南宋将领。②云:报告。③生兵:新兵。
1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度将孤兵寡(计算)
B.今日进退等死(同样)
C.前后皆敌垒(全,都)
D.金自是惮泽(害怕)
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 千 级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
?
14.班级开展主题为“回顾历史,弘扬长征精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翻越老山界革命精神永垂千古
下联:攀登雷公岩 ?
(2)观察下面的纪念银币,描述图案内容。
?
? ?
(3)你的同学张晓明认为时代在发展,长征早已成为历史,长征精神已经不再是时代的需要。听到他的言论后,请你对他进行劝说。
?
?
参考答案
1.wǔ pài yè gū chān jiǎo 矗 攀 酣
2.奇观
3.(1)quán 咀嚼
(2)!
(3)把“缀着”移到“黑色幕上”之后,同时将“缀着”后的“的”删去。
(4)示例:像清泉在山间呜咽 像波涛在飓风中翻滚
4.解析: D 例句与D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是比喻。
5.文章最后说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是与整个长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相比较而言的,衬托出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强调了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引发读者对红军战士更大的敬意。
6.通过环境描写,以明朗清新的环境烘托出战士们克服困难后的愉快、欢畅、轻松的心情,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暗示了红军长征必将取得最终胜利。
7.①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翻山比作过鬼门关,点明了党岭山非常险恶的特点。
8.困难:①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②山势陡峭,空气稀薄,道路很滑;③饥饿、寒冷。
应对方法:①红军决定夜晚行军;②一个紧跟一个摸索前行;③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9.引用当地的俗语,表现党岭山环境的恶劣,为后文红军翻山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做铺垫,同时也更能衬托出红军翻越党岭山的英勇无畏。
10.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党岭山气候的恶劣和翻越党岭山的困难;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战士比作雪人,把行进的队伍比作银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势之大、行军人数之多。
11.解析: A 度:考虑。
12.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13.善于鼓舞士气。
【参考译文】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少,不深入(敌营)就不能取得成功。先锋官报告说前面有敌营,宗泽指挥士兵径直向前与(敌人)作战,将敌人打败。(他)又领兵向东转战,敌人不断派兵增援。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垒。宗泽下令说:“现在进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士兵知道必定会死,全都以一当百,斩杀敌人几千人。金人大败,后退几十余里。金人从此开始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了。
14.(1)示例:英雄气魄荡气回肠
(2)示例:纪念币图案为中国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典型形象,并印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6—2016”的字样及面额。
(3)示例:晓明,尽管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的需要。学习长征精神,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鼓舞广大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