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7 23: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链接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迂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三个朝代的文化之传承,有继续,有发展,有创新。……三个朝代文化的成就辉煌,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事实也的确证明,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及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时间:
2.用途:
3.功能:
4.特点:
5.工艺:
6.代表:
5000-4000年前
饮食、祭祀、军事
食器-礼器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泥范铸造法
自主学习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石器时代
簋(gu?)

盨(x?)
簠(f?)
青铜食器
青铜器种类


甗(yǎn)

青铜炊器
青铜器种类
斝(jiǎ)

觚(gū)
觯(zh?)
青铜酒器
青铜器种类
觥(gōng),酒器
尊,容酒器
匜(y?)
盉(hé)

青铜水器
青铜器种类
铙(náo)
镈(bó )
钲(zhēng)

青铜乐器
青铜器种类
钺(yuè)


青铜兵器
青铜器种类
类别
名称
青铜食器
簋、盂、盨、豆、簠
青铜炊器
鼎、鬲、甗、敦、釜、錡、甑
青铜水器
盘、匜、鉴、盉、盆、盦、皿
青铜酒器
尊、爵、斝、觚、觯、角
青铜乐器
铃、钲、铙、鎛、钟
青铜兵器
戈、戟、矛、戍、剑、刀、镞
没有什么?
司母戊鼎: 重832.84千克,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1.33米
1.1米
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史海泛舟:列举有关鼎的成语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三足鼎立
大名鼎鼎
鼎力相助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四羊方尊
青铜器中的精品
制作青铜器要进行两大项工作,第一步是要对矿石进行熔炼,其中包括选矿、初炼、提炼和加锡等。调配好铜、锡、铅的比例。后人分析得知其合金成分为 :铜84.77% ,锡11.44% ,铅2.76%,其他0.9% 。这是非常合理的。
第二步就是具体铸造青铜器的过程。它包括制模、翻范、合范、浇注、打磨修整等。这一道道的工序,缺一不可。当时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工序铸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司母戊鼎。
阅读卡:
2009年11月16日,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隆重开馆,它以出土文字文物为支撑,荟萃了历代文字样本精华,让游客一日千年,尽览中国文字从远古“婴儿期”发展至今的光辉历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
结绳记事
《周易·系辞·上》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为书契。” 《九家易》也说:“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刻 画 符 号
甲骨文
1.定义:
2.发现者:
3.内容:
4.意义:
5.造字特点:
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王懿荣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
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自主学习
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甲骨之父——王 懿 荣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记载的重要活动——占卜
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一定要占卜吉凶。包括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数字、地理、官制、刑法、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
记有日食的甲骨文








合作与探究:辨认甲骨文
答案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合作与探究:辨认甲骨文
本意是上衣,字形像一件上衣,最上端是衣领,两侧开口的地方是衣袖,下端是衣服的下摆,古代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本意是细看、观察,字形的意思是一只眼睛在仔细观察一棵树。
一个人在树下休息,本意是休息,后来引申为停止、不要等意。
甲骨文“浴” 字的演变
甲骨文“浴”的字形是一个人站在大盆里,身上还滴着水,显然是在洗澡。此图后来变成左形(水)右声(谷)的形声字了。
毛 公 鼎
司母戊鼎
大盂鼎
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龟甲兽骨刻卜辞,商朝占卜很盛行。
甲骨之字甲骨文,汉字渊源从此明。
司母戊鼎殷墟出,青铜大鼎世界惊。
青铜铸造叹商朝,高度发展工艺精。
课堂小结
青铜铸就,甲骨绘成
检测与反馈
1、“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下列文物出土安阳殷墟的是( )
A.司母戊鼎 B.编钟 C.竹简 D.半坡彩陶
2、“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检测与反馈
小结升华
文明表现
国家的形成:夏朝建立
有文字记载历史:甲骨文、金文等
金属工具的广泛应用:

奴隶社会的形成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标志。而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的表现就是: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和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金属工具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