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可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可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01 09: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烟台市)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不得离不开空气
C、把空气中的其它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2.(滨州市)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B)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3.(菏泽市)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磁粉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铁元素在上述化合物中为+3价,则钴(Co)的化合价为 ( C )
A.+4 B.+3 C.+2 D.+1
4.(淄博市)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B)
A.一种化合物 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5.(盐城市)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A)
A.核内质子数目 B.核内中子数目
C.核外电子数目 D.相对原子质量
6.(南京)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D)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自贡)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D)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
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8.(2006年重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9.(2006年苏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C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10.(2006年四川眉山)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B )
A、通电分解水: 2H2O 2H2↑ + O2↑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H2O2 MnO2 2H2O + O2↑
C、氯酸钾受热分解: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 K2MnO4 + MnO2 + O2↑
1 1.(徐州)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A)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12.(锦州)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二、填空题
13.(无锡)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1%;C元素的一种单质是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晶体;D元素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阳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回答:
(1)A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 ;D元素的阳离子的符号是 ;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和 。
(2)由CB2转化为DCB3的化学方程式是 。
(1)H2、Ca、CO 和CO2(2)CO2 + Ca(OH)2 CaCO3↓+H2O
14.(丽水市)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化学反应:
①S+O2点燃SO2 ②2CO+O2点燃2CO2 ③3Fe+2O2点燃Fe3O4
(1)通过比较可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一:从化学反应类型看,都是化合反应;
其二: 。
(2)请再写出符合上述两点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从反应条件看都需要点燃、从反应物上看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从化学反应的能量上看都是放热反应、从与氧发生的反应看都是氧化反应、从生成物看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
(2)2Mg+O2点燃2MgO或C+O2点燃CO2
15.(无锡)(7分)下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l一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 (填元素符号)。
(2)l一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 、Be、Mg(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y=8时,该粒子为 。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1) Ar (2) He(3) 得到 AlCl3 (4)S2-(5)BD
16.(武汉)(3分)缺铁性贫血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发现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⑴卟啉铁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
⑵其实,最自然的补铁是食物补铁。含铁丰富的有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如每100 g猪肝中约含25 mg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铁原子 B.铁元素 C.铁分子
⑴6或碳、氢、氯、铁、氮、氧等6 34 ⑵B (每空1分)
17.(锦州)小红同学在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知识时,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四个概念总结为如图3所示的关系。请你说出该图能反映出上述四个概念之间的哪些关系?
  (5分,每答出1点得1分)①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②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③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④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④两点若合答为“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也给2分)
18.(3分)找出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中发现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是五种含氮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a.N2  b.NH3  c.N2O4  d.N2O  e.HNO3
  请你回答:
  (1)五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用序号表示)。
  (2)仔细观察,在这五种物质中,你还可以发现其它几个规律,请你写出其中两个,并排列成序(排列顺序用序号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每空1分)(1)b、a、d、c、e (2)①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a、d、b、e、c ②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b、a、d、e、c(或相同的质量的五种物质,含氮元素的质量由少到多顺序是e、c、d、b、a等合理答案。以上规律和排列顺序按相反顺序叙述亦可)(若答氮元素质量分数排序不给分)
三、实验题
19.(江西)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而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而,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1)低 氮气 (2)氧气蒸发出来,且可以支持燃烧
16.(江西)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制取150mL所需的时间(秒)
反应条件 \浓度 30% H2O2 15% H2O2 10% H2O2 5% 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请你分析回答:
(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
(1)温度、催化剂 (2)浓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或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20.(北京)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1)小明依据 ,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昌出。③收集满一瓶气体。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作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是 。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1)过氧化钙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
①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④将导管口移出水面⑤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①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产生氧气,所以可作为增氧剂②加热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或向过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
四、计算题
21.(肇庆市)右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
之一是 ;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
化学性质是 。
(2)这种“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含氮的
质量比为 。
(3)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
于 kg(精确到0.1)这种尿素。
(1)(2分)可(或易)溶于水(1分)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1分)
(2)(1分)23 : 8(或46:16) (3)(1分)17.4
Y
X
碳酸氢铵
化学式:NH4HCO3
净 重:50kg
含 氮:16.0%
保 存:密封、防潮、
阴暗处
施 用:阴天,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
尿素
化学式: CO(NH2)2
净 重:50kg
含 氮:46.0%
保 存:防潮
施 用:避免雨天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