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8 00: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 隋的统一
1.建立:__581__年,__杨坚__建立隋朝,以__长安__为都城。
2.统一:__589__年,隋文帝灭掉__陈朝__,统一全国。
3.隋朝统治措施及作用
(1)措施:发展__经济__,编订户籍,统一南北__币制__和__度量衡__制度;加强__中央集权__,提高行政效率。
(2)作用:促进了__社会经济__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
4.目的:为了加强__南北交通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5.概况:从__605__年起开凿,以__洛阳__为中心,北抵__涿郡__,南至__余杭__,全长2 700多千米。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__政治__、__经济__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7.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__门第__,不太注重__才能__,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8.建立:__隋炀帝__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9.影响:加强了皇帝在__选官__和__用人__上的权力,扩大了__官吏选拔__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四  隋朝的灭亡
10.原因:__隋炀帝__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1.灭亡:__618__年,隋炀帝在__江都__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知识点一  隋的统一
1.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铸造一个国力强盛的王朝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不包括(  )
A.编订户籍
B.统一南北币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三次征辽东
2.下列朝代曾完成过国家统一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隋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
3.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他的统治被称为“开皇之治”,当时繁荣的局面不包括(  )
A.粮仓充实
B.人口增长
C.农业发展
D.大运河上漕运繁忙
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
4.2020年是隋唐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六周年,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南方叛乱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方便南游享乐 D.便利南北交通往来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主要是(  )
A.国家统一,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具有相当的实力
C.人民要求巩固隋朝的统治和统一
D.人民要求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7.“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知识点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8.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分科考试 B.注重实践
C.平等竞争 D.以德取才
9.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统治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知识点四 隋朝的灭亡
10.隋朝是一个繁盛而短暂的王朝。那么,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包括(  )
①隋炀帝的暴政 ②开通大运河
③农民大起义 ④修建长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的时间是(  )
A.618年 B.605年
C.581年 D.589年
12.《百家讲坛》中蒙曼副教授在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其原因不包括他(  )
A.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B.三征辽东,徭役繁重
C.营造东都洛阳
D.渡江灭陈,统一全国
13.隋朝高调登场于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却在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后匆忙谢幕了。谢幕的原因是(  )
A.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B.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C.周边少数民族侵扰 D.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14.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哪朝的运河图?
(2)分别写出图中A、B所标示的大运河的起止点。
(3)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哪四段?
(4)唐朝文学家皮日休曾写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认为这条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
①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③南方陈政权皇帝昏庸,不问政事 ④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经济繁荣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史料记载:杨坚,其父在北周官至柱国大将军,北周武帝聘杨坚长女为皇太子妃。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依据这段材料判断,杨坚是(  )
A.隋炀帝 B.鲜卑人
C.北周外戚 D.北周亡国之君
3.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以下历史活动与隋文帝无关的是(  )
A.建立隋朝
B.开凿大运河
C.灭陈朝,统一全国
D.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统一 B.统治者残暴
C.开凿大运河 D.繁荣而短暂
5.2018年11月,扬州隋炀帝墓葬的保护工程启动,引发同学们对隋炀帝这一饱受争议的帝王的讨论。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号贞观,史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
B.他的残暴统治导致了隋朝灭亡
C.在他统治期间隋朝社会达到了鼎盛
D.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统一
6.“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7.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8.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
10.某班学生就隋朝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是长安
11.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下隋唐时期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最不符合这一点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2.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B.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和驰道
C.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D.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由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对比两则材料,你认为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什么进步性?
14.隋朝是一个繁盛一时的朝代。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书籍记载历史】
材料一:短命的隋朝,两位帝王让后人记忆尤深。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全世界公认的明君,在位期间大有作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隋炀帝杨广,虽荒淫,但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在北方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
——《短命的隋朝,给我国的历史留下了什么?》
(1)“大定元年”是哪一年?杨坚通过哪一方式“登基为帝”?“大一统王朝”建都于哪一城市?杨坚哪一年灭掉哪一政权“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
(2)哪些史实能证明杨坚“在位期间大有作为”?隋炀帝“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主要指哪一工程?说说这一工程的历史地位。
【影视再现历史】
材料二: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曾播出全新纪录片《中国大运河》,这部分为上、中、下三期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和历史变迁。
(3)隋炀帝想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了大运河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两则材料,总结隋朝“短命”的原因。这给你什么启示?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 隋的统一
1.建立:__581__年,__杨坚__建立隋朝,以__长安__为都城。
2.统一:__589__年,隋文帝灭掉__陈朝__,统一全国。
3.隋朝统治措施及作用
(1)措施:发展__经济__,编订户籍,统一南北__币制__和__度量衡__制度;加强__中央集权__,提高行政效率。
(2)作用:促进了__社会经济__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
4.目的:为了加强__南北交通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5.概况:从__605__年起开凿,以__洛阳__为中心,北抵__涿郡__,南至__余杭__,全长2 700多千米。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__政治__、__经济__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7.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__门第__,不太注重__才能__,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8.建立:__隋炀帝__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9.影响:加强了皇帝在__选官__和__用人__上的权力,扩大了__官吏选拔__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四  隋朝的灭亡
10.原因:__隋炀帝__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1.灭亡:__618__年,隋炀帝在__江都__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知识点一  隋的统一
1.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铸造一个国力强盛的王朝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不包括( D )
A.编订户籍
B.统一南北币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三次征辽东
2.下列朝代曾完成过国家统一的是( C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隋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
3.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他的统治被称为“开皇之治”,当时繁荣的局面不包括( D )
A.粮仓充实
B.人口增长
C.农业发展
D.大运河上漕运繁忙
知识点二 开通大运河
4.2020年是隋唐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六周年,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B )
A.镇压南方叛乱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方便南游享乐 D.便利南北交通往来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主要是( B )
A.国家统一,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具有相当的实力
C.人民要求巩固隋朝的统治和统一
D.人民要求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C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7.“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 C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知识点三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8.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C )
A.分科考试 B.注重实践
C.平等竞争 D.以德取才
9.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________统治时期(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知识点四 隋朝的灭亡
10.隋朝是一个繁盛而短暂的王朝。那么,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包括( B )
①隋炀帝的暴政 ②开通大运河
③农民大起义 ④修建长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的时间是( A )
A.618年 B.605年
C.581年 D.589年
12.《百家讲坛》中蒙曼副教授在点评隋炀帝这个毁誉参半的悲情帝王时指出,隋炀帝顶着一个“炀”的谥号,这可是整个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之所以顶着“最差的谥号”,其原因不包括他( D )
A.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B.三征辽东,徭役繁重
C.营造东都洛阳
D.渡江灭陈,统一全国
13.隋朝高调登场于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却在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后匆忙谢幕了。谢幕的原因是( A )
A.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B.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C.周边少数民族侵扰 D.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14.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哪朝的运河图?
隋朝。
(2)分别写出图中A、B所标示的大运河的起止点。
A为涿郡,B为余杭。
(3)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哪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唐朝文学家皮日休曾写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认为这条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
基本同意。
作用: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D )
①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③南方陈政权皇帝昏庸,不问政事 ④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经济繁荣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史料记载:杨坚,其父在北周官至柱国大将军,北周武帝聘杨坚长女为皇太子妃。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依据这段材料判断,杨坚是( C )
A.隋炀帝 B.鲜卑人
C.北周外戚 D.北周亡国之君
3.历史学家范文澜说:“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以下历史活动与隋文帝无关的是( B )
A.建立隋朝
B.开凿大运河
C.灭陈朝,统一全国
D.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实现了统一 B.统治者残暴
C.开凿大运河 D.繁荣而短暂
5.2018年11月,扬州隋炀帝墓葬的保护工程启动,引发同学们对隋炀帝这一饱受争议的帝王的讨论。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年号贞观,史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
B.他的残暴统治导致了隋朝灭亡
C.在他统治期间隋朝社会达到了鼎盛
D.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统一
6.“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C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 ②京城和各地官仓储粮众多
③大运河的通航 ④隋炀帝发动对外战争掠夺财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7.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观。它分为四段,最北面的一段是( A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8.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十分严重
10.某班学生就隋朝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是长安
11.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下隋唐时期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最不符合这一点的是( B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2.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D )
A.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B.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东都,修建长城和驰道
C.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D.隋文帝励精图治,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由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对比两则材料,你认为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什么进步性?
科举考试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为大批庶族人才的参政广开门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14.隋朝是一个繁盛一时的朝代。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书籍记载历史】
材料一:短命的隋朝,两位帝王让后人记忆尤深。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全世界公认的明君,在位期间大有作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隋炀帝杨广,虽荒淫,但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在北方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
——《短命的隋朝,给我国的历史留下了什么?》
(1)“大定元年”是哪一年?杨坚通过哪一方式“登基为帝”?“大一统王朝”建都于哪一城市?杨坚哪一年灭掉哪一政权“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
581年。外戚夺权。长安。589年,灭掉陈朝。
(2)哪些史实能证明杨坚“在位期间大有作为”?隋炀帝“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主要指哪一工程?说说这一工程的历史地位。
隋文帝杨坚的贡献:他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炀帝的贡献:开凿大运河。历史地位: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影视再现历史】
材料二: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曾播出全新纪录片《中国大运河》,这部分为上、中、下三期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和历史变迁。
(3)隋炀帝想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了大运河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
不正确。隋炀帝下令开凿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两则材料,总结隋朝“短命”的原因。这给你什么启示?
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统治残暴,过度役使民力,加重百姓负担。启示: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注重减轻百姓负担。(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