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的第6、7、8、9、10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税收的作用,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计算纳税额。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问:喜欢看视频吗?(喜欢)
请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多媒体播放“厉害了 我的国”的视频。(播放时间1.5分钟)
师:看完这段视频,老师的心情非常的激动,你们呢?(也很激动)
问:谁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受,老师试试表扬肯定)
增强民族自豪感!
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回答预设:
生1:这些钱多数来自于税收。
生2:工厂要交税,矿山要交税,企业要交税。
生3:个人要交个人所得税。
……
师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税率。
板书课题:税率问题。
师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
生1:什么是税率?
生2:怎样计算税率?
......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明白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师谈话:请自学教材第10页“税率”部分的内容,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对税率知识的理解。
学生自学,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教师参与交流与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评议。
学生回答预设
生1:通过交流我明白了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生2: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生3: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生4: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
师: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向纳税人致敬!我们除了要依法纳税以外,还要学会解决与税率有关的问题,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税率的一些知识,并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知法、懂法和守法,学会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
2.理解概念,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页例3。(齐读)
师谈话:由于同学们之前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及折扣问题和成数问题,老师想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道例题,大家有信心吗?
生齐:有!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题,找到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根据题意说一说等量关系式。
③试着列式计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学生汇报预设:
生1:题中的营业额是30万元,5%是税率,也就是应纳税额的百分比。
生2:根据题意,应纳税额就是营业额的5%,所以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生3:根据关系式列式计算为30×5%=1.5(万元)
……
通过例3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营业税就是营业额与税率的乘积,实际上就是求营业额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习题(此题加了
“你知道吗?以此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的税法规定”)。
先齐读下面的内容,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然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李阿姨的税收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学生汇报预设:
生1:这道题与例3有所不同,这道题中的交税部分的金额不是李阿姨的工资总额,而是要扣除个税免征部分。
生2: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为(总收入-免征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生3:根据关系列式计算为(5000-3500)×3%=45(元)
师问:李阿姨要依法纳税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要)!我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规定的。
……
师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税收的计算标准是不一样的,做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同时渗透税法教育。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巩固应用。
请帮帮李大爷解决税收问题可以吗?(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汇报交流并展示。)
1.李大爷购买福利彩票,获得20000元奖金,根据法律规定应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李大爷应缴纳税款多少元?实际可以得到多少元奖金?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商店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200元,则营业额是20000元。( )
四、全课小结
师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为中国公民,要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还要向依法纳税的王阿姨、李大爷致敬!)
师:请同学们回家后,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请帮他们算一算,他们每月各缴纳多少元的个人所得税?
(设计意图:课后调查,让课堂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税率问题
板书设计: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税率=×100%
总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营业额
销售额
工资
向纳税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