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评估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5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评估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8 11: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评估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3年6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再次解缆启航,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是辽宁舰停靠青岛某军港后首次出海训练。辽宁舰交接入列的时间是(  )
A.1958年 B.1969年
C.2012年 D.1974年
2.小丽同学查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她对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理解有误的是(  )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的能力
B.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铸起钢铁长城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D.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
3.001A型航空母舰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国防实力迈向新的阶段。下列关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③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④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研制成功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4.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5.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
A.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B.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C.美国决定改变对华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6.“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尼克松“伸手”的根本原因是(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7.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8.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根本原因是(  )
A.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D.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9.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日内瓦会议 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特点是(  )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多边外交 ④单边外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时间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可以系统的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如果为下列时间轴配上的合适标题,恰当的是(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2.下列发生在同一年的事件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赠送大熊猫统计表(部分),透过材料可看出(  )
时间 受赠国家 数量
1972年 美国 2只
1972~1982年 日本 4只
1973年 法国 2只
1974年 英国 2只
A.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
B.大熊猫是中国外交的唯一媒介
C.中国与发达国家友谊加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的扩大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2019·河南中考)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16.卡特(时任美国总统)1978年12月24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我们的中国问题专家向我谈起了‘党的三中全会’的结果……现在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没有正常的美中关系,中国很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上述言论表明(  )
A.中美关系正常化契合中国现代化
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党的三中全会”决定与美国正式建交
D.美国选择建交时机主动配合中国
17.上海,自近代以来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见证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以下史实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有(  )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
(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①中美关系不断地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 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 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 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 中国角色
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印代表谈判,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③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④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⑤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⑤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⑤③
C.③②⑤④① D.④②①③⑤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部队,国庆35周年阅兵时首度公开亮相,只有一个方队、九枚核导弹。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已经扩大为四个方队,27枚导弹,由单纯装备核弹变成核常兼备。我军已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拥有远程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部队。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方队已经变成5个,导弹数量增加到108枚,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有了自己的巡航导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炮兵的建设发展也必将步入一个快车道。
——专家邵永灵:从大阅兵看战略导弹部队发展
(注: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1)阅读图一,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介绍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5分)
(2)阅读材料二判断,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材料二表明,推动该部队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5分)
(3)阅读图二、图三,谈谈你的感受。(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尼克松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这表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在那一时期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因素分析,出现从尼克松“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到“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4分)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6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4分)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6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4分)
第五单元评估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3年6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再次解缆启航,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这是辽宁舰停靠青岛某军港后首次出海训练。辽宁舰交接入列的时间是( C )
A.1958年 B.1969年
C.2012年 D.1974年
2.小丽同学查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她对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理解有误的是( D )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的能力
B.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铸起钢铁长城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D.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
3.001A型航空母舰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国防实力迈向新的阶段。下列关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
①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③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④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研制成功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4.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B )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5.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D )
A.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B.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C.美国决定改变对华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6.“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尼克松“伸手”的根本原因是( B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7.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C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8.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根本原因是( B )
A.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D.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9.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B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日内瓦会议 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特点是( A )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多边外交 ④单边外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时间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可以系统的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如果为下列时间轴配上的合适标题,恰当的是( A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2.下列发生在同一年的事件是( A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赠送大熊猫统计表(部分),透过材料可看出( C )
时间 受赠国家 数量
1972年 美国 2只
1972~1982年 日本 4只
1973年 法国 2只
1974年 英国 2只
A.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
B.大熊猫是中国外交的唯一媒介
C.中国与发达国家友谊加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的扩大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A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2019·河南中考)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C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16.卡特(时任美国总统)1978年12月24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我们的中国问题专家向我谈起了‘党的三中全会’的结果……现在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没有正常的美中关系,中国很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上述言论表明( A )
A.中美关系正常化契合中国现代化
B.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党的三中全会”决定与美国正式建交
D.美国选择建交时机主动配合中国
17.上海,自近代以来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见证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以下史实与这座城市相关的有( A )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C )
―→―→
(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总理握手)
①中美关系不断地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D )
A.人类命运 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 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 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 中国角色
2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中印代表谈判,周恩来总理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③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④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⑤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⑤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⑤③
C.③②⑤④① D.④②①③⑤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战略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部队,国庆35周年阅兵时首度公开亮相,只有一个方队、九枚核导弹。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已经扩大为四个方队,27枚导弹,由单纯装备核弹变成核常兼备。我军已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拥有远程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部队。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方队已经变成5个,导弹数量增加到108枚,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有了自己的巡航导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炮兵的建设发展也必将步入一个快车道。
——专家邵永灵:从大阅兵看战略导弹部队发展
(注: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1)阅读图一,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介绍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5分)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朝鲜战争的考验,取得辉煌的战绩;空军装备已逐渐国产化;改革开放以来,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2)阅读材料二判断,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材料二表明,推动该部队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5分)
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3)阅读图二、图三,谈谈你的感受。(4分)
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的坚强基石。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是指什么? (4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尼克松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这表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4分)
美国敌视新中国,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在那一时期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分)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因素分析,出现从尼克松“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到“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形势的变化)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4分)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4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6分)
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两点即可)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3分)
新的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伙伴外交、和谐世界、战略协作伙伴等)。示例:举行APEC会议、加入WTO、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4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6分)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4分)
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符合题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