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言运用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高考语言运用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8 12: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高考语言运用练习
含答案
练习一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重回人间后,杨树才发芽长叶,让杨花从嫩绿的树芽中飘出,随风飘向天空。似乎如少女般满含羞涩,姗姗来迟。它没有参加迎春,好像是在送春——它来到人间,已是晚春了。凡有杨树或者柳树的地方,在这个时节,都会有杨花的。它很轻,在空气中好像是一叶舟飘在大海里一般;它很多,如冬天下雪一般。它总是在空中飘着,漫无目的,任意东西。虽然,它比不上桃花那样浓妆艳抹,茉莉花那样芳香扑鼻。观赏杨花时,最好手里捧上一杯淡茶,一边品茶边观赏,喝下去的不仅是茶,还喝下了杨花赐予人间的那种淡雅、清新,柔和、轻松,充满无限活力,还有“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那般悠闲。人们也许会落泪花凋,伤感春逝,却唯独不会在意这漫天的杨花,满眼的,也即将与春同逝的杨花。是的,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一种生命的产生,旺盛,衰败,最后消亡。今年有杨花,明年还会有杨花,年年都会有杨花,它存在着,永远地存在着。杨花看起来是一瞬间的停留,实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1.下列各句中的感叹号,和文末感叹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B.祥林嫂,你放着罢!
C.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D.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与文中感叹号的作用都表示赞叹、惊喜等感情;B项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C项表示强烈感情的反问句;D项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句中把在空气中飞舞的杨花比作大海里的一叶舟、冬天的雪,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杨花在空气中与一叶舟在大海里特点相似,均显得轻盈。③杨花与冬天的雪颜色、外形相似,杨花在空气中飘飘洒洒与冬天下雪纷纷扬扬的视觉感受相似。(每点2分,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解析】找出本体和喻体,分析两者的相似性即可。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总是在空中漫无目的、任意东西地飘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参考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重点落在“漫无目的、任意东西”上,强调了杨花随风飘舞时的无目的、无方向的特点,表现了杨花的轻飘;改句突出强调的意味不重。②句式不同:原句为三个短句,句式灵活,语气舒缓;改句是一个长句,较为普通。(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4
分)
①去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②流失海外百余年,在2007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购得,③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④经过双方协商,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交予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⑤今年年内,这件文物将回到圆明园,并完成第一次首秀。⑥马首铜像为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⑦乾隆年间宫廷匠师精工制作,⑧色彩深沉厚重,神态惟妙惟肖,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⑨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标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序号:?????????,修改:??
????????????????????????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序号:?????????,修改:?????????????????????????????????????
【参考答案】(1)⑤删除“第一次”。(2)⑦在“
乾隆年间”前或后加“由”。(3)⑧将“惟妙惟肖”改成“栩栩如生”。(4)⑨将“标准
”改为“水准”。(每处1分,选对并修改正确方可得分)
【解析】⑤语义重复。⑦成分残缺。⑧用词不当。⑨搭配不当。
5.?下面是某地厨余垃圾处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
?
?
?
【参考答案】?示例:某地对厨余垃圾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是通过就地资源处理,化为肥
料;二是经分类收运后,进行集中生化处理,制成肥料,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残渣则填埋
处理。
?【解析】构图要素由框里的文字和箭头组成,从结构上看,“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中的“就地”“分类”是并列关系,二者后面的流程是承接关系,“集中处理”下面为并列关系,理清关系之后,把“箭头”转换为相应的文字即可。
二、古代文化知识(3分)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部,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下设员外郎,副职称侍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B.除服,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是古代丧礼仪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
C.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参考答案】A
【解析】应改为“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练习二
一、语言文字应用(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虽久已残败,可是还有荷叶,它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书院门口正有一副遒劲有力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B.它带来了幽美的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
C.她手提一个竹篮,拄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
D.很幸运地,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答案】B
【解析】B与原文中的冒号都表示提示下文。A项,表示解释和说明;C项,表示总结上文;D项,表示解释和说明。
2.拟人具有将物人格化的特点,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拟人手法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
???????????????????????????????????????????????????????????????????????????????????????
【答案】①句中将店铺人格化;②用“打扮”这一动词写出店铺的精心布置;③用“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写出店铺追求应时的节日喜庆热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
??????????
?????????????????????????????????????????????????????????????????????????????
【答案】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般来讲,确定食物保质期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要考虑食物食用品质,包括外观、颜色、口感、味道等。①____,生产实践中大多以微生物指标作为判断其卫生品质的依据,保质期内的食物,不应出现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现象。我们国内经常将食物的安全期限当作“保质期”,认为食物只要过了这个安全期限就是危险的。事实上,国外所提的“保质期”,指的是食物具有最佳食用品质的最后日期或者商家售卖该种食物的最后日期,超过这个天数,②____,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候的食物卫生品质有问题,已经不能食用了。③____,国外的表述更加客观合理,预留的想象空间较小。
答:???????????????????????????????????????????????????????????????????????????????????
?????????????????????????????????????????????????????????????????????????????????????????????
【答案】(1)另一方面是要考虑食物卫生品质???
(2)食物的食用品质就变差了???
(3)相对于我国“保质期”的提法?
5.下面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工作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图中信息全部呈现,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5分)
???????????????????????????????????????????????????????????????????????????????????????????
???????????????????????????????????????????????????????????????????????????????????????????
??????????????????????????????????????????
?????????????????????????????????????????????????
???????????????????????????????????????????????????????????????????????????????????????????
【答案】拟于9月28日在礼堂举办“《论语》吟诵比赛”,通过网上投票海选15人进入决赛,决赛设9个奖项,由5位评委现场打分,当场颁奖,赛前赛后以电视、网站、报纸宣传报道。
【解析】时间、
地点、名称、选手、奖项、赛前赛后宣传报道。信息点少一个扣1分,表述混乱酌情扣1-2分。
二、古代文化知识(3分)
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C.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D.岭表,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表,“外”的意思,指方位上的“北”,岭表就是岭北的意思。
【答案】C
【解析】C项,“如工部掌管……漕运等事务”错误,漕运归户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