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老王》导学稿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深入探究:揣摩语言,领会作者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资料链接】
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文革后主要的散文创作成果是《干校六记》。作者的丈夫钱钟书也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学术权威,其主要作品是《围城》。
【学法指导】
注意紧绕文本,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同时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理解文本。
【学海导航】
导读提示: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学习的<<老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预习指导】:
1.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主要信息,完成以下两题。
2.识记字词
伛( )身 攥( )着 惶( )恐 荒僻( ) 塌( )败
取缔( ) 骷髅( ) 滞( )笨 眼 翳( ) 愧怍( )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二.了解写作背景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
四.听课文录音,再自由大声朗读,读出感情。
五.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对老王进行刻画?)
(2)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结合文中作者一家人对老王所做的一系列事情:给他吃鱼肝油、照顾他的生意、从不欺负老王等等来回答。)
六、研讨探究:
1、研讨老王之“苦”
(1)精读课文1—4自然段,学习明确文中交待了老王的哪些情况?
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职业---- ----谋生手段
课文第2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家庭情况---- ----孤苦无依
课文第3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身体状况---- ----生理缺陷
课文第4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居住条件---- ----生活条件。
(2)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由于老王收入少,所以居住条件极差,这些写的是老王生活之“苦’。
(3)课文第3自然段写老王的生理残疾,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4)老王除在生活上“艰苦”外,还在精神上“凄苦”。这样看来,我们说,老王是一个 人。
2、研讨老王之“善”
(1)朗读读课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为人)如何?(填下表)
事件老王的品质
②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通过这三件事充分体现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善心,关心人,知恩图报等特点,说明老王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善良的。
③哪一件事是作者详细描写的?
老王知恩图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最能体现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动。因此是重详写的一件事。
3、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
问题一:老王之所以在离世前的一天还抱病来到作者家里送来香油、鸡蛋表示感谢,说明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照,老王至死不忘。通读全文,思考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按照课文顺序概括回答)
①
②
③
④
⑤
文章结尾局如何理解
六、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王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老王虽苦,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纯朴的好人。作者一家人也是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对不幸者老王抱着一颗爱心。他们交往的故事,让人感动,让人思索。
造句: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 ;
假如我是一片云, ;
假如我是一棵树, ;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