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3 知识拓展
——预展课
备课人: 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
1、拓展对酸、碱化学性质的认识(重点)
2、拓展中和反应应用的范围(重点)
二、学习内容
(一)常见的酸和碱
1、浓盐酸是 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
A
B
A
B
2、氢氧化钙溶于水的溶解度 线属 型,将溶液加热会变 ,说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3、在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A中的 沿器壁慢慢
注入B中的 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若A、B顺序
颠倒,会因放热使水 ,向四周溅出而伤人。
(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知识拓展)
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
现象: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
反应原理: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2、盐酸与硝酸银反应
现象:有 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AgNO3 + HCl = AgCl↓ + HNO3
3、硫酸与氯化钡(硝酸钡)反应
现象:有 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H2SO4 + Ba(NO33 )2 = BaSO4↓+ 2HNO3
所以,AgCl、BaSO4 都不溶于稀硝酸!
4、可溶性碱与可溶盐反应生成另碱与另盐
(1)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
现象:生成 色沉淀
反应原理:2NaOH + CuCl2 =Cu(OH)2↓+ 2NaCl
(2)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
现象:生成 色沉淀
反应原理:KOH +FeCl3 =Fe(OH)3↓+3KCl
(三 )中和反应的应用
1、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B点表示的pH是 。
2、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
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碱入酸!)
(1)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和 (填化学式)。
(3)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
pH 7(填“>"、“<"或“=”)。
三、课后作业
1、将括号中的物质通入或加入下列溶液中,能使溶液的pH明显增大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 B、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二氧化碳) D、碳酸钙(稀盐酸)
2、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要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的盐酸,使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可选用的试剂为 ( )
A、碳酸钙粉末 B、生石灰 C、澄清的石灰水 D、 镁粉
3、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
气体,则挤压胶头滴管后,
(1)能观察到的现象是:U型管中红墨水的液位是
。(填“左升右降”或“右升左降”)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式 。
(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是(答出两种组合即可) 或锌粒与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