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学目的
知识:①掌握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基本特征;②初步了解混合物的概念;③了解溶质和溶剂的基本概念;④了解水和其它常见的溶剂。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1.认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2.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1.认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3、各类浊液的举例识别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讲练相结合。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药匙、试管架、滴管
药品:蒸馏水、植物油、泥土、食盐、蔗糖、高锰酸钾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引言】讲述乔利。贝朗事迹,并抛下问题【板书】标题 倾听、思考 引入新课,促进情感目标的达成,激起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积极性。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会出现几种状况呢?我们今天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产生注意,明确实验思路,并进行实验 明确课题,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全面观察实验的能力
实验要求:观察:1.加入食盐、粉笔灰、色拉油、高锰酸钾后的现象?2.振荡后各自有什么现象?3.静置片刻后又有什么现象?讲解操作要领 实验、观察,填写活动单 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观察细节
【提问】(1)以上四组实验各有什么现象?(2)振荡后,各有什么现象?(3)静置片刻,又有什么现象? 回答:食盐消失呈无色液体,静置片刻无明显现象加入粉笔灰后水变浑浊,振荡无法混合均匀,静置片刻后粉笔灰下沉。 加入色拉油后,油浮在水面上,振荡后浑浊,静置片刻后色拉油逐渐浮起,分为上下两层。 高锰酸钾消失呈紫红色液体,静置片刻无明显现象。 培养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逐渐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讲解】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较多且乱,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用分类的方法 比较各物质混合后的分散状况的异同,陈述分类依据和结果 通过归纳异同,培养学生对分类法的应用于整理归纳的能力
【讲解】我们把粉笔灰和水组成的体系叫做悬浊液,把色拉油和水组成的体系叫做乳浊液【设问】悬浊液和乳浊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 摘记相同点:都属于混合物。不同点:悬浊液为固体小颗粒,乳浊液为小液滴。 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对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问】把食盐、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与悬浊液、乳浊液有什么不同?我们把食盐和水、高锰酸钾和水组成的体系称做溶液。【板书】 回答:将食盐、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得到的是澄清的液体,静置也无明显变化。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溶液有什么特点呢?穿插练习 继续观察试管内溶液在颜色上有无深浅变化,喝糖水体会分散的均匀,放置后溶液的无变化体验溶液的稳定。加深对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理解。 通过体会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溶液是否无色?三者有相同之处吗? 不是。例:高锰酸钾溶于水都是混合物 正确提示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问】食盐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 由食盐和水两部分组成,其中食盐被溶解了。
【板书】【指导读书】阅读课本27页最后一段,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溶质?什么是溶剂?穿插练习,并落实质量关系及未溶解部分不属于溶质,为饱和溶液的认识建立基础 阅读,找出溶质、溶剂的概念,并能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溶质既有固态、也有气态、液态物质。 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以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并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讲解: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通常所说的溶剂一般就指水。现场小实验 去渍赛,细心观察 深刻认识水不是万能溶剂,一些有机物也可以是溶剂:酒精、汽油、丙酮等
欢乐畅谈 学生回忆并深化所学知识 整合,提炼,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知识点呈现,并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随堂训练
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2.溶液区别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A溶液无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
C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
3.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黄河浑浊水 B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C液态氧 D酒精溶于水所得的混合物
4.将溶质和溶剂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溶液 碘酒 酒精溶于水所得溶液 蔗糖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溶剂
5.将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6.溶液是由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的,故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同一瓶溶液中,溶液的密度( )
A上部的最小,下部的最大 B上部的最大,下部的最小
C中部的比下部的小,而比上部的大 D各部分相同
8.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掉36克食盐,得到136克食盐水。(1)食盐水中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_;(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克,溶剂质量为______克;(3)将上述溶液等分为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克,溶剂质量为______克。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按表中内容进行实验,振荡后观察出现什么现象?再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现象?
编号 1 2 3 4
实验内容 食盐+水 粉笔灰+水 色拉油+水 高锰酸钾+水
振荡
静置
基本操作:
没有说明用量时,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毫升
粉末或细粒小块固体取用: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把试管直立
倾倒液体:烧杯嘴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倾倒后,瓶口应在试管口上轻刮一下
振荡试管: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手心,运用适当的腕力,以手腕为轴来回甩动试管,是试管内的液体剧烈翻动,但不要溅出。
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大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滴管要悬空在容器上方,切不可接触容器内壁,以免沾污滴管。吸有液体的滴管不可以倒转拿着。用后立即将滴管插回滴瓶中,不可放在桌上(共19张PPT)
时间:十九世纪初
人物:世界干洗大王乔利·贝朗
心灯不灭,终成大器
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13岁他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苦苦哀求,那家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一天半夜,乔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贵夫人第二天一早要去赴约,要求乔利立即将她的衣服熨一下。因为实在太困了,他不小心将油灯打翻,灯油滴在了贵夫人的衣服上。乔利被吓坏了,他就算是打一年工恐怕也买不来那昂贵的衣服。贵夫人坚决要求乔利赔偿,给她白打一年工!乔利将那件衣服挂在自己的床前以警示自己别再犯错。 一天他突然发现,那件衣服被灯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将原来的污渍清除了。这个发现令乔利兴奋极了,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一年后,乔利离开贵夫人家开了一间干洗店,世界上的第一家干洗店就这样诞生了。乔利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间他便成了让全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
事件: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食盐、粉笔灰、色拉油、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试着用文字、图形等来区别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我是小科学家
实验方法与要求提示:
1、固体取放、液体倾倒、滴管使用方法正确;
2、取高锰酸钾做实验时,只要用药匙小端挑取2-3小粒即可;
3、为了加快物质分散可以用振荡方法?
4、组员分工合理,1人实验时,其他人观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观察现象作好记录;上组实验静置时,可以由其他同学完成下组实验;操作安排紧凑合理;
5、在各试管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振荡后,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注意试管中颜色是否均匀,是否有浑浊;
6、静置后,注意观察液体是否有物质沉积在试管底部或漂浮于上,是否分层
编号 1 2 3 4
实验
内容 食盐+水 粉笔灰+水 色拉油+水 高锰酸钾+水
振荡
静置
食盐固体消失、
液体透明
粉笔灰小颗粒悬浮在水中、
液体浑浊
小油滴悬浮在水中、
液体浑浊
粉笔灰沉在水底
液体没改变
油浮在水面上
食盐、粉笔灰、色拉油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
液体没改变
高锰酸钾固体消失,得到紫红色的液体
概念
静置
特点
举例
共同点
物质溶解到另一物
质中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
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小液滴分散到液
体里形成的物质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液体没改变
固体小颗粒沉在
底部
液滴浮在上面
均一、稳定
(分层)
不均一、不稳定
(分层)
不均一、不稳定
食盐水、
高锰酸钾溶液
泥水、修正液
牛奶、肥皂水
都是混合物
1.厨房常用的调味料有:植物油、味精、辣椒粉,将它们放 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是________,形成乳浊液的是________。
生活大考验:
味精
辣椒粉
植物油
“农夫山泉有点甜,好水喝出健康来!”
2、利用经验分析,以下广告词中的饮品是否溶液?为什么?
“美之源果粒橙,喝前摇一摇!”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_______能溶解在_____中,形成
高锰酸钾
水
_____ 能溶解在_____中,形成
碘
酒精
高锰酸钾溶液
碘酒
_____ 能溶解在_____中,形成
盐
水
盐水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解后所得到的
混合物。
溶质
溶剂
溶液
和
组成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雪碧
生活大考验:
3、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1)“茅台”白酒: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2)生理盐水: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酒精
水
水
食盐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都是溶剂。
(3)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水是较好的溶剂,但并非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
生活中常见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去渍赛”——现场模拟洗衣
时间倒推:
油渍能溶解在有机溶剂里,而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可以将脏东西通过挥发带到空气里,从而衣服就洗干净了。
衣服干洗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干洗的衣物不能即日领回?
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使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
欢乐畅谈,知识共享
小结: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一、浊液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二、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三、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谢谢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