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8 15:38: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元勋(xūn)
挚友(zhì)
戈壁滩(gē)
燕然勒功(yān)
B.谣言(yáo)
日醺(xūn)
摄氏度(shè)
妇孺皆知(rú)
C.萦带(yíng)
殷红(yīn)
罗布泊(bó)
鲜为人知(xiān)
D.奠基(diàn)
选聘(pìn)
直肠癌(ái)
任人宰割(zǎi)
2.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_____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_____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的庄子了。“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
深远
玄远
怀远
B.怀远
淡远
深远
玄远
C.玄远
怀远
淡远
深远
D.深远
玄远
怀远
淡远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带病参加劳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在大学里,我们有幸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辈人学习和夸赞是当之无愧的。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不仅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将“而且”改为“最主要”)
B.为了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提高全民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为“养成”)
C.大约在两千年左右前,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有韧性的树皮造纸做伞面,然后涂上油脂或天然桐油,油纸伞应运而生。(删去“左右”)
D.那一年,不多不少,我刚好16岁,正是意气风发。(句末添加“的年纪”)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
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使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④①②
D.④①⑤③②
二、填空题
1.用横线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悲惨
爆炸
逝世
直死不懈(

(2)难堪
仰幕
朴实
善于辞令(

(3)孕育
阔别
避免
马革果尸(

(4)彷徨
署名
佩服
锋芒必露(

2.学习了本篇课文后,大家都深受教育。老师给出了一个上联,请根据你的理解,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艰苦创业科技繁荣千秋旺
下联:埋头苦干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题
1.公众的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的统计图,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1)从上图中,你收获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提供的情景,按要求表达。
(1)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微民”人数已达数亿,使用微信可以便捷沟通、网上支付……微信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2017年“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中,功勋科学家孙家栋荣誉当选。相信你一定会为他点赞,请把你的赞语写在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同学是班级“第一微民”,几近痴迷,以致上课也偷偷地玩微信。作为他的好朋友,你将如何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阅读课文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完成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2)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用意?
(3)请赏析选文中“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选文中说:“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发挥想象,揣摩邓稼先当时的心情。
(5)在选文的结尾处,作者以自己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作结,有什么用?
五、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杨振宁的放弃
陈亦权
①1938年,杨振宁考入了西南联大,就读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当时国内的一流大学,汇集了许多优秀学者,杨振宁的物理知识也在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②在西南联大度过了六年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对国外很多的先进理论缺少了解。比如他曾花大力气对变形物体热力学做了很多研究,等他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却发现外国科学家在十年前就找到解决方法了。杨振宁决定去国外留学。1945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就读物理系。杨振宁一直认为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所以就将实验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③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杨振宁虽然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天生动手能力差,所以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不仅东磕西碰,还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美国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④杨振宁也开始留意到这个事实,自己的动手能力差,而物理实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的动手能力,他觉得自己如果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大成就。(A)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学而改读理论物理学,相对来说,这或许更加适合他。对于这个选择,无论他国内的导师,还是他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都劝杨振宁,说既然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就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这样实在太可惜了。每一次,杨振宁都这样回答他们:“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继续前进。”
⑤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理论物理学。(B)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量子物理学。
⑥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作大量研究。后来,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也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闻名全球的科学家。
⑦确实,杨振宁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者,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最初选择学习实验物理学而获得的。如果他不顾自己的能力,固执地坚持在老路上寻求突破,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杨振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适时调整方向并量力而行,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做无用功。
都说成功来自于坚持,其实有很多时候,适时的改变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就像杨振宁当初的放弃。
(选自《高中生?青春励志》,有改动)
【微词典】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复思考。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量(liàng)力而行:衡量自己的力量而采取行动。
1.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A)画线句,第⑤段(B)画线句中双下划线词语具体指什么?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文章第⑦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邓稼先》一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对比。在课文的第三部分,作者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邓稼先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请你运用对比手法,选择典型的材料,写一段话表现你最熟悉的人。不少于150字。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yīn”应改为“yān”,“bó”应改为“pō”,“xiān”应改为“xiǎn”。
2.B
解析:需结合历史人物的特征和文段中的语言环境推敲。
3.A
解析:“可歌可泣”是指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这里大词小用。
4.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中存在语序
不当的问题,应将“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互换位置。
5.A
二、填空题
1.(1)直

(2)幕

(3)果

(4)必

2.教育发展百业兴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答题时先要了解对联的一般特点,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等,然后分析上联的特点,四字成语(词语)+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且“千”“旺”,更容易想起
“百”
“兴”;并且,下联已经给出四字词语,所以可
对出“教育发展百业兴”。
三、综合性学习题
1.(1)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样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
科技信息的比率较高,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低。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答题时注意关注比例较大的几项和较小的几项,且用“总分”的顺序概括叙述即可。
(2)互联网。理由:快捷、方便、信息量大。
2.(1)为你的爱国,为你的敬业,为你的贡献点赞!
(2)示例:小刚,你的微信玩得太令人佩服了。不过,我觉得你应该在课余时间玩,毕竟是业余爱好不能影响学习的主业啊,你说呢?
四、简答题
1.(1)描述邓稼先在恶劣的环境中艰苦工作的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答题时根据本部分所写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尤其注意1982年的
事情只是一个例子,说明工作情况,是表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的,不能以偏概全。
(2)渲染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工作环境的艰苦;突出邓稼先为国不辞劳苦的精神。
(3)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邓稼先勇于负责、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答题时要
弄清句子的特点,即运用语言描写,表现邓稼先勇于负责、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
(4)唉,我的战友,我的兄弟!你安息在荒凉大漠,我等将继续奋斗,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将义无反顾!
解析:能写出悲壮的心情,并且表达出为事业继续奋斗的决心即可。
(5)歌词赞扬的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借此能表现出邓稼先的伟大贡献与为了祖国和人民而献身的崇尚品质。
五、阅读题
1.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学了六年物理学之后发现不足,决定到芝加哥大学留学,主攻实验物理学,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大的突破,他决定放弃改读理论物理学,并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诺贝尔奖。
解析:本题考査概括主要内容。答题时要站在全文的角度,特别注意两次放弃,第一次是放弃国内到国外,第二次是放弃实验物理学改读理论物理学。
同时注意情节和结局。
2.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振宁因动手能力差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或: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突出表现了杨振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引发爆炸是由于动手能力差。)
解析:可从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赏析,答题时任选一个即可。
3.(A)理论物理学。(B)杨振宁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含义。答题时往往从这个代词前面的句子中寻找。
4.答案:揭示了杨振宁成功的原因,并点明主旨,即适时改变(放弃)也是成功的一种基础。同时照应标题
“杨振宁的放弃”。此外,也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答题时要从总结全文、点题或照应开头、揭示主旨等方面考虑。
六、作文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此题一要选好人,必须是你最熟悉的,否则写不出人物的特点来;同时,为了表现
这个主要人物,也要选好与之相对照的人,也必须是熟悉的,这样才能对比着写。二要选好材料,这个材料就是现象或事例,必须典型,有代表性。三要选好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对比着写,这就必须在写前想一想要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或品质。
例文:
“老慢”王玲
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王玲的慢可是在全校出了名的。无论干啥,总比别人慢半拍。“上课!”
“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起立——坐下,喊固定口号,
同学们都完成了,落在最后的总是她。体育课上,先跑三圈,她往往比我们班最快的班长落后一圈儿。有一次,也是体育课,突降暴雨,大家飞也似的跑回教室,你看咱王玲,慢腾腾,慢腾腾,迈着八字步,走进教室。大家坐在教室里,一看“落汤鸡”进了教室,哄堂大笑起来,何老师笑眯眯地说:“你呀,‘老慢’王玲!”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