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8 17:38: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2分)
A.绚丽(xuàn)  枯躁 
鲲鹏(kūn)
出类拔萃
B.缅怀(miàn)
荣誉 
剥削(xuē)
不知所错
C.拙劣(zhuō)
诬蔑
萦绕(yín)
讲信修睦
D.槽枥(lì) 
关键
挚爱(zhì)
挑拨离间
【解析】A.枯燥。B.缅怀(miǎn),不知所措。C.萦绕(y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B.看到洪水肆虐村庄,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站在风口浪尖上,救出被困村民二十余人。
C.面对美国变相驱逐中方记者挑起的中美媒体战,中国政府针锋相对,采取了反制措施。
D.我们对事物客观的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解析】“风口浪尖”意思是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经。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把“创造”改为“塑造”。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把“补充”后加上“的目的”。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全社会”与“学校”互换位置。
4.(营口中考)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2分)
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结束。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观众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和留恋。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
A.“方式”是名词,“对”是介词,“喜爱和留恋”是并列短语。
B.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
C.“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这个句子中,“共同”是状语。
D.“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一句的主干是“弹幕刷屏”。
【解析】这个句子中,“共同”应是定语。
5.(江西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2分)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③④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神话与诗》,著有《楚辞校补》等。
B.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C.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王选,计算机文字处理专家。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
【解析】A.《神话与诗》不属于诗集。
7.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问题。(5分)
在此,我呼吁人们,不要再破坏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不要再乱杀一禽一兽,不要在杀害我们的朋友,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生灵。消灭动物就是在消灭人类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全都消灭了,那人类还能生存吗?请保护动物,珍惜这自然界里的每一个生灵!
朋友们,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生态严重不平衡,进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这段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1分)
示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在文中画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更加紧密。(2分)
示例:朋友们,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3)为保护动物写一则公益广告语。比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不超过20个字)(2分)
示例: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8.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2)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3)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来表现他生活的艰辛。
(5)上下五千年,在往圣先贤的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9—10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请对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示例: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
10.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2分)
A.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
B.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通篇以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诗的主旨在开篇就已点出。
C.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D.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及天下、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襟怀和崇高理想。
【解析】诗的主旨在篇末点出。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北冥有鱼》)
【乙】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①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②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③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④者也。
(《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合:使……满意。②宋荣子: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③数数然:汲汲然,指谋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样子。④待:凭借,依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B)(2分)
A.去以六月息者也/乃记之而去
B.怒而飞/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C.泠然善也/弗学,不知其善也
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若听茶声然
【解析】A.离开。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美好。D.像。
1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甲乙两文节选自《庄子》一书,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C.甲文中“冥”,同“溟”,海,“北冥”即北海;乙文中“旬”,十天,“旬有五日”即十五天。
D.甲文“野马也,尘埃也”中的“野马”与乙文“虽然,犹有未树也”中的“虽然”这两个词均为古今异义词。
【解析】庄子是道家学派人物。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甲文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B.乙文写了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但他并不因此而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甲乙两文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甲乙两文体现了《庄子》的特色,即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解析】“他成功后的懈怠”与原文信息不相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世上所有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所有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乙文参考译文】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然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所有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所有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凭借。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9题。(共15分)
(南充中考)芦苇花的精魂
扶 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芦苇却不尽是干瘪的,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等到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5.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3分)
示例: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突出芦苇花的朴素和柔细,点明了芦苇花带给作者亲切感觉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
16.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示例:芦苇花和落日互相点缀,因此芦苇荡是温暖和美丽的,没有人们一般印象中冬天的清冷。
17.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示例:每年三月芦苇要烧做草木灰,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初春挺立的芦苇花展现的是生命的最后抗争;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时间赛跑,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赞美了张定宇坚韧顽强的品质。
18.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示例: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
19.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3分)
示例:芦苇的腹中是空洞的,却怕天太空寂,捧出自己的花来陪伴天,它的爱是深厚的,因此它的精神是富有的。正如社会中的一些人,虽然身份卑微、物质贫乏,或身处逆境,却拥有一颗大爱之心,精神无比富有。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3题。(14分)
(盐城中考)“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王永清
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来。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文革”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⑥孟德斯鸠说过: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2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气质”?(4分)
①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②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③干净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④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21.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结合语境,写出第③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2分)
“喧嚣”是指炫耀自己的成就。
(2)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2分)
示例:无论命运多么不公,都没有一丝怨怼,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外表的干净与得体。
22.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3分)
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23.请摘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3分)
原句: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心得: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干净,那么我们国家自然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就像疫情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疫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我们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生活中总有些仪式,或为我们而设,或被我们拥有……那些仪式,或留在记忆深处,或与我们常相伴随,让我们获得深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请以《这个仪式,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书给了我们精神的养料,陶冶我们的情操和气质,使我们从无知走向成熟。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好书相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2020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阅读日”。你们学校举行主题为“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活动。请你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题目为《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绚丽(xuàn)  枯躁 
鲲鹏(kūn)
出类拔萃
B.缅怀(miàn)
荣誉 
剥削(xuē)
不知所错
C.拙劣(zhuō)
诬蔑
萦绕(yín)
讲信修睦
D.槽枥(lì) 
关键
挚爱(zhì)
挑拨离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B.看到洪水肆虐村庄,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站在风口浪尖上,救出被困村民二十余人。
C.面对美国变相驱逐中方记者挑起的中美媒体战,中国政府针锋相对,采取了反制措施。
D.我们对事物客观的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经。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把“
”后加上“
”。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4.(营口中考)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结束。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观众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和留恋。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
A.“方式”是名词,“对”是介词,“喜爱和留恋”是并列短语。
B.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
C.“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这个句子中,“共同”是状语。
D.“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一句的主干是“弹幕刷屏”。
5.(江西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③④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出版诗集《红烛》《死水》《神话与诗》,著有《楚辞校补》等。
B.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C.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是王选,计算机文字处理专家。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
7.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问题。(5分)
在此,我呼吁人们,不要再破坏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不要再乱杀一禽一兽,不要在杀害我们的朋友,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生灵。消灭动物就是在消灭人类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全都消灭了,那人类还能生存吗?请保护动物,珍惜这自然界里的每一个生灵!
朋友们,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生态严重不平衡,进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这段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1分)
(2)在文中画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更加紧密。(2分)
(3)为保护动物写一则公益广告语。比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不超过20个字)(2分)
8.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存者且偷生,
!(杜甫《石壕吏》)
(2)弗学,
。(《虽有嘉肴》)
(3)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


(4)白居易《卖炭翁》中“

”一句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来表现他生活的艰辛。
(5)上下五千年,在往圣先贤的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

。(《大道之行也》)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9—10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请对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10.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
B.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通篇以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诗的主旨在开篇就已点出。
C.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D.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及天下、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襟怀和崇高理想。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北冥有鱼》)
【乙】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①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②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③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④者也。
(《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合:使……满意。②宋荣子: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③数数然:汲汲然,指谋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样子。④待:凭借,依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以六月息者也/乃记之而去
B.怒而飞/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C.泠然善也/弗学,不知其善也
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若听茶声然
1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节选自《庄子》一书,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C.甲文中“冥”,同“溟”,海,“北冥”即北海;乙文中“旬”,十天,“旬有五日”即十五天。
D.甲文“野马也,尘埃也”中的“野马”与乙文“虽然,犹有未树也”中的“虽然”这两个词均为古今异义词。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B.乙文写了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但他并不因此而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甲乙两文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D.甲乙两文体现了《庄子》的特色,即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9题。(共15分)
(南充中考)芦苇花的精魂
扶 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芦苇却不尽是干瘪的,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等到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5.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3分)
16.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17.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18.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9.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3题。(14分)
(盐城中考)“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王永清
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来。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文革”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⑥孟德斯鸠说过: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2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气质”?(4分)
21.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结合语境,写出第③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2分)
(2)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2分)
22.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3分)
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然后运

论证和
论证,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
”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23.请摘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3分)
原句:
.
心得:
.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生活中总有些仪式,或为我们而设,或被我们拥有……那些仪式,或留在记忆深处,或与我们常相伴随,让我们获得深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请以《这个仪式,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书给了我们精神的养料,陶冶我们的情操和气质,使我们从无知走向成熟。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好书相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2020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阅读日”。你们学校举行主题为“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活动。请你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题目为《书香伴我成长》的演讲稿。
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