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1868年,日本的倒幕派在京都发动政变,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这一政变结束了下列哪 —幕府的统治( )
A.江户幕府 B.德川幕府 C.镰仓幕府 D.室町幕府
2.“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中与民生问题相关的措施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3.清朝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
③都废藩置县
④都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与大化改新相比,日本明治维新的“新”主要体现在( )
A.向中国学习先进制度 B.向欧美学习先进技术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5.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 全力促进日本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6.1868年4月,日本睦仁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 该誓文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改革主要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通过改革彻底铲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C.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后的日本实现了与周围邻国的“和平共处”
7.明治天皇刚刚登基,第一次接见外国公使时,他还保持着传统日本皇室的对外形象。可是没过多久,明治天皇便一改过去涂脂抹粉的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干练果敢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这一改变体现了( )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C.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1)材料一、二描述的是近代日本的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
(4)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次“非凡的改革方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D
解析: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宣布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者在经济方面都解决了农村土地问题。
3.答案:A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洋务运动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排除③④。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故选C项。
5.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可知,明治维新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6.答案:C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明治天皇刚刚登基……还保持着传统日本皇室的对外形象”“明治天皇便一改过去涂脂抹粉的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干练果敢的形象出现在国民面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变体现了文明开化对日本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B。
8.答案:
(1)明治维新。
(2)有选择地向西方各国学习。
(3)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西方的军事制度; 西方的思想文化和教育制度。
(4)进步性: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