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9 09:26: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
第1课 邓稼先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鞠躬 爆炸 宰割 苦闷
B.崇高 坦诚 仰慕 暑名
C.大厦 蓬草 萦绕 长亭
D.颤抖 焦虑 筹划 奠基
2.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_______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_______邓稼先去了,_______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 可 就 B.假使 而 竟 C.如果 可 就 D.如果 而 竟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一天。
B.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典都仿佛向我们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古代人们的环保理念。
C.邓稼先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过巨大贡献。
D.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4.邓稼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下面是一段歌颂祖国的文字,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qì_____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 )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鲜为人知( ) 可歌可qì( )
(2)从词性的角度判定,语段中的“最”是____________词。
(3)语段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是_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B.《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一句中的“只”是形容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
B.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本文主人公邓稼先有着半个世纪的真挚友谊。
C.钱三强,钱玄同之子,中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
D.奥本海默,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9.学习了《邓稼先》一文后,同学们为邓稼先伟大的抱负和爱国的精神所震撼。为此,七年级某班开展了“走近邓稼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依据给出的材料拟出了下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上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写传奇
(2)假如让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科学泰斗钱伟长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课文,参照示例,为邓稼先写则颁奖词。
示例: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邓稼先同志致敬,继承邓稼先同志未竟的事业?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③④段独句成段,有何表达效果?
(3)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是五种常见的表达方式。第⑧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4)末段间接引用张爱萍将军对邓稼先的评价,有何用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暑名”应改为“署名”。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辨析。首先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再结合语境进行判断。第一空后的句子是假设 的情况,第二空前后的句子为转折关系,第三空后的句子是意料之外的情况,据此可知D项是最佳选择。
3.答案:B
解析: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4.答案:C
解析:语段的主题是歌颂祖国,并把祖国比喻成了雄鸡、骏马和巨龙。分析语段中空缺处与前句的关系可知,每个横线句填写的语句,必须与前面的喻体相呼应,体现出喻体的特点。雄鸡一唱天下白,它的一声“高歌”,唤醒的是黎明,驱走的是黑暗;骏马奋蹄千万里,它的一路“疾驰”,挣脱的是羁绊,得到的是自由;巨龙腾飞九重天,它的一飞“冲天”,叱咤的是风云,气吞的是山河。故应选C项。
5.答案:(1)xiǎn 泣
(2)副
(3)冒号 破折号
解析:(1)根据汉字在具体语境中据义定音的原则,此处的“鲜”应读xiǎn。
(2)理解词语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根据各类词的一般特点判定其词性。“最”在语段中是表示程度的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形容词“重要”“深远”。
(3)正确区分冒号和破折号的作用,根据其前后内容的关系恰当运用。
6.答案:D
解析:“只”在句中是副词。
7.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里程碑”后面加“意义”;C项不合逻辑,“缩小”不能用倍数;D项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关注”前面。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A.邓稼先是安徽怀宁人,不是美籍华裔。
9.答案:(1)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2)请问在科研方面给您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请您对我们中学生讲几句激励性的话,好吗?
(3)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漫漫科研路,十年两弹成,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4)向邓稼先同志致敬的最好方式,不是悲伤,而是行动。用我们的智慧、理想和执着,铸就祖国事业吏加美好的明天,早日把“中国梦”变成现实。
解析:(1)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结合课文中邓稼先的事迹拟写即可。
(2)可围绕科学家在科研、对后继者的希望和激励等方面设计问题。
(3)在仿写时注意要把邓稼先的精神和贡献放在首位,语言要简洁优美,有感染力。
(4)要紧扣“在当前形势下”“继承”等回答,能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0.答案:(1)简要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突出贡献。
(2)③④段分别写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时间,独句成段,强调了这两个时刻对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
(3)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结构上总结上文。
(4)借用张爱萍将军的评价,对邓稼先的一生给予了中肯的总结评价,同时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对“两弹”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