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清晨,我们迈着轻捷的步伐向学校走去。
B.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感到深恶痛绝,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C.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结果那次竟成了诀别。
D.一个月明人静的夜晚,小芳坐在院子里,悠然地吹着长笛。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 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沿河边跑步”的“沿”与“从昨天开始”的“从”都是介词。
D.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记述。
5.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当时曾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园撰写挽联纪念鲁迅。请你回顾鲁迅的作品,用他的作品名字补全对联。
上联:踏:《莽原》,刈_________,《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下联: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_________。
刈__________________ 万众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儿走,轻一点儿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2)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3)本文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的作家。通过这篇文章,你了解了哪些事情?
(4)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有什么新的理解?
7.下列说法不对当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B.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C.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D.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8.请以“难忘那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用在此处,不合句意,应用“不以为意”。
2.答案:C
解析:A.删去顿号;B.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D.句号应移至句末,放在后括号外。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③句中 “也不会因”和所给句子中“它不会因”衔接紧密,故应紧随其后,放在首位;②句中“所以”和前面两个“因”构成因果关系,故②句放于③句后;④句和②句构成明显转折关系,故④句置于②句后:①句中“这样”是对前面语句的总结,故置于最后。
4.答案:D
解析:应该是“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
5.答案:《野草》;《彷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鲁迅的作品有很多, 平时要有所了解。上联中“刈”为“割(草或谷类)”的意思,一般联想是割野草,而《野草正是鲁迅的散文诗集。经常与《呐喊》并提的为《彷徨》,鲁迅死后,民众更加迷惘,故可填《彷徨》。
6.答案:(1)热情、和蔼、有耐心。
(2)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3)让我们从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的精神。
(4)作者强调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先生形象的高大。
7.答案:C
解析:鲁迅的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
8.答案:
难忘那失望的眼神
他,在班级里并不算出众,沉默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没有人注意过他。他留给大家的印象是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是平平。可以说,压根就没人拿正眼看过他,可是……
一天早晨,数学老师居然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班上的同学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一看就知道,他又干了什么好事了!”大家就是这样带着不肩的眼光看待他。“嘿,知道吗!那家伙数学测验居然考了个第一。”一位老兄挑着眉毛戏塘道。“不可能吧,他的成绩总是在成绩表底栏的刻度上徘徊,从来就没有往上蹿过!”“就是嘛!肯定带小抄了!”“嗯,他何德何能可以拿第一?第一应该与他无关。”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话语里充满了对他的鄙夷与不屑。
不久,上课铃声刚落,他就低着头走进了教室,悄无声息地。“刷……”所有人都把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或惊讶,或疑惑,或不屑……
他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座位上挪,可他走到哪儿,不怀好意的目光就落到了哪儿。每束目光都那么不和谐,就如一阵冰冷的寒风直扫他的心窝。他脸色煞白,眼角明显有泪痕。
是啊,换作谁也无法承受。他趴在桌上,没用任何言语做出解释。他感到无助,因为自己现在怎么辩解都是徒劳的。
后来,老师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在一次课上,老师将实际情况跟同学们说了,为他洗清了抄袭的“罪名”。他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变得寡言少语,渐渐疏远了同学们,总是独来独往。从老师为他洗清罪名的时候开始, 同学们就已经感到很惭愧了。而现在他因为这件事变成这样, 同学们心里更加愧疚了,于是纷纷去向他道歉,并主动找他玩耍,找他聊天,和他一起上下学。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他慢慢愿意和同学们接触了,人也变得开朗了。
通过这件事,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到底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人,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了?
解析:虽然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但考生必须从备选的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充进去,可写的范围就有了限制。不过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容易人手的。“期盼”“慈爱”“坚毅”“失望”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命题者意在考查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精心选词,锁定写作方向。备选的四个词语都与心情有关,关注的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选词时, 考生首先要看是否贴近生活,是否有话可说,是否有所感悟,在斟酌后,填上题目。写的时候,考生要叙述清楚是什么样的“眼神”,为什么“难忘”,在这种“眼神”中,自己得到了怎样的感悟, 要抒写出真情实感来。在表达上最好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能与抒情并举,这样就更有感染力。题目涉及两个主体,“谁”难忘“谁”的眼神,一般来说将主语定为“我”,这样就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这一命题重点在于突出“眼神”,还要注意细节,以小见大。“眼神”本身就是一个很小的神态,命题者是希望考生能通过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形态,反映最真实的感受。写作过程中考生应注重抒写真情,突出“难忘”,关注细节,在表现“眼神”内涵的同时,还要做到立意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