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短诗五首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寂寞( ) 舵手( ) 装饰( )
房舍( ) 墓畔( ) 一束( )
郊原( ) 繁多( ) 长途( )
2.下列对《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虚写,隐指诗人与已故者友谊的深厚真挚。
B.“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怀念和哀思。
C.“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是诗人对命运多舛的人生的省察。
D.“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一个“却”字,表示人天永隔,逝者已脱离人间疾苦,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3.下列对《断章》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行中的“你”是欣赏风景的主体,“风景”是客体。作者在第二行中做了一个快速的转换——“你”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被楼上“看风景的人”看着。
B.第三、四行诗给第一、二行诗以情境的补充。“明月” “窗子”“梦”这些极具情调的意象,用“装饰”一词连接起来.使全诗在“意”和“境”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C.这首诗的主旨重在“相对”上,“你”看风景,“你”也是风景,这种相对是广泛的、连绵不绝的。短短四行诗,包含了深奥的哲理。
D.这是一首四行诗,四行诗在句式上不很讲究。本诗句式长短不一,句与句之间不紧密相连,但在思维上却有严密的连贯性。
4.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月夜》表现了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显示出新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B.《断章》传达出一个哲理:在宇宙以及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C.《风雨吟》中描摹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卷来”“奔来”, 令“年轻舵手”不禁胆寒。
D.《统一》一诗中,诗人以微观与宏观随时切换的眼界, 讨论万物平等统一及生命的永恒。
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月夜》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
B.《风雨吟》由虚而实,先写“我”对自然界风雨的感受,再写“我”面对人生风雨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
C.《萧红墓畔口占》质朴、简洁、明快,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
D.《统一》是一首哲理诗,阐释了现象和本质的问题,告诉我们不要被众多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6.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让我们领略到了爱到深处的言之切切、情到浓处的低沉婉转、悲到痛处的肝肠寸断。
①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
②它不仅是书本里的知识
③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社会、有故事、有人生、有情怀
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
⑤而书信亦如是
A.⑤②③④① B.⑤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②④③⑤
7.(1) 《月夜》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其除了诗歌上的成就外,在________方面也颇有造诣。
(2)萧红,中国现代女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的《萧红墓畔口占》是诗人在去萧红墓畔时的伤情之作。
(3) 《断章》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我国著名________、________。(4)《风雨吟》中,诗人运用了两个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
8.模仿下面诗句的格式,另写一组句子。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仿写: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mò duò shì shè pàn shù jiāo fán cháng
解析: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注音时,需特别注意其中的多音字,要根据其所在词语的含义确定正确读音。如 “房舍”的“舍”应读shè“长途”的“长”应读cháng。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与把握。“六小时”和“长途”,应是实写。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D.《断章》这首诗采用了“环中 环、套中套”的意象结构方式,由于意象链条的串接,四个静 止的事态画面有了视觉流动感。因此,本项中“句与句之间 不紧密相连”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C.《风雨吟》中的“风 雨”绝不仅仅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它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而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遭遇。
5.答案:B
解析:由自然界的风雨写到人生的风雨是由实而虚。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解答本题,首先可根据标点符号 划分层次,判断层意,如第一个句号之前,以“诗词”总领下 文,故后面四个空所要填写的内容都应与“诗词”有关,而第⑤句“而书信亦如是”是写书信的,应放在第五空处,据此可初步判断选D项。再按①②④③⑤的顺序将句子带入语段中。可判断选D项。
7.答案:(1)沈尹默;君默;书法(2)呼兰河传;戴望舒(3)鱼目集;卞之琳;诗人;翻译家(4)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前三题比较简单,只要认真识记课下注释,便不难答出。最后一题则需在牢记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理解,选取合适的诗句填写。
8.答案:(示例1)老是把自己当作千里马/就时时有怕不被重用的痛苦/把自己当作老牛吧/默默承载更多的重量(示例2)老是把自己当作月亮/就夜夜有担心残缺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星星吧/努力把月亮烘托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时要仔细分析例句,仿句要做到与之句式相同、结构相似、修辞一致等。通读例句,先将其中固定的字眼提取出来,形成一定的句式结构——“老是把自己当作……/就……有……的痛苦/把自己当作……吧再根据“珍珠”和“泥土”的相对关系,联想一组合适的事物,将省略号的部分填充起来即可。注意仿句要蘊含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