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海燕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飞窜(cuàn) 胆怯(qiè) 震怒(zhèn)
B.号叫(háo) 蜿蜒(yán) 蠢笨(ch?n)
C.翡翠(f?i) 飞沫(mò) 呻吟(yíng)
D.苍茫(máng) 火焰(yàn) 轰响(hōng)
2.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表示声音的延长)
B.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表示解释说明)
C.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获得人生第一个百米冠军的日子。(表示递进)
D.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能装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表示话题转换)
3.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C.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
D.—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为无产阶级谱写的充满战斗激情的赞歌。
B.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暴风雨”象征沙皇统治,“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C.作者把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进行对比,描写它们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D.本文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1) 散文诗《海燕》的作者_______是_______(国籍)伟大的文学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自传体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节选自《_______》的结尾部分,全文高度赞扬了海燕的战斗精神。
(2) 散文诗除了具有诗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外,一般不表现分行和_______的要求。
6.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何?
①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修辞: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修辞: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修辞: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修辞: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
(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4)品味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②“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5)“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6)“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试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设想海燕在海上展翅飞翔时会对海鸥、海鸭、企鹅说些什么,而海鸥、海鸭、企鹅对此又有什么反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读音正误。C “吟”应读yín。
2.答案:C
解析:C项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3.答案:C
解析: A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答案:B
解析:“暴风雨”象征日益迫近的革命风暴。
5.答案:(1)高尔基;苏联;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
(2)集中性;形象性;精练性;押韵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1)高尔基的国籍不要误写成俄国,因为苏联作家不等同于俄国作家。(2)诗歌的特点有集中性、形象性和精练性等,散文诗亦如此。另外,散文诗不仅仅是诗,还是散文,一般不押韵。
6.答案:①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②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拟人。“抓住”“熄灭”突出大海的巨大声势和强大力量。
④比喻、拟人、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7.答案:(1)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2)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3)拟人。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4)①“抱”“摔”“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
②“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5)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6)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8.答案:(示例)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突然, —道闪电将乌云撕开了一道口子,一只海鸥在海面上惊慌地飞窜着,不时发出呻吟声,海燕无所畏惧地对海鸥说:“高贵的海鸥,你惊慌什么,勇敢一些,乌云没有什么可怕的。”海鸥没有言语,身影_闪就消失了。一阵响雷滚过,把海鸭吓坏了,它们用翅膀捂住自己的耳朵,海燕向它们高声呼叫:“来呀,加入到我们的战斗行列中来吧,要知道战斗者的生活是无比快乐的。”海鸭们却顾不得说话就躲得无影无踪了。海燕继续在悬崖的上空盘旋着,飞着飞着,悬崖底下传来了企鹅胆怯的低语:“我的天!赶快结束吧。暴风雨可千万不要把我的安乐窝震坏了。”海燕对着躲在崖底的企鹅充满豪情地呼喊尊敬的企鹅先生们,勇敢地走出你们的安乐窝吧,战斗可能会毁坏你们的安乐窝,但是,也必将换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比守在你们那狭小的安乐窝要强得多! ”企鹅摇摇头,晃着肥胖的身子藏得更往里了。茫茫海面上,只有海燕, 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大海和乌云之间。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写海燕时,要表现出其凛然的气势、乐观的态度和拼搏的精神。而写海鸥、海鸭、企鹅时,其言行也要符合它们各自在课文中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如胆小、一惊一乍、消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