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同步习题
1.夏天可以通过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C.冰块熔化时从周围物体吸收温度?
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2.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
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
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3.
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
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
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
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4.如图所示,是根据研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时绘制的图象,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根据图象可知( )
A.若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
B.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的多,比热容大
C.若加热时间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
D.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5.1kg20℃的水吸收4.2×105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
①80℃,②100℃,③120℃,④130℃
A.1
B.2
C.3
D.4
6.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了6℃.如果继续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样的热水,则容器中的水温会升高( )
A.5℃
B.4℃
C.3℃
D.2℃
7.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小,其根本原因是(
)
A.海水的吸热本领比沙石、泥土的小
B.海水的质量比沙石、泥土的大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泥土的大
D.海水具有流动性,沙石、泥土不易流动
8.铝的比热容比钢的比热容大,下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铝比1千克钢含的热量多
B.1千克铝比1千克钢含的内能多
C.铝和钢接触时,铝一定向钢传热
D.1千克的铝温度降低1
℃比1千克钢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多
9.质量相等的金属A和B,放在沸水中煮10
min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两杯水里,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A的水温高于放B的水温,则(
)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较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10.用豆浆机做豆浆,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将_______。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丹东地区江河密布,南邻黄海,使丹东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________。
11.聊城市在科学规划城市建设中,大量增加水面面积,利用水
的大的特性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水城”的舒适环境。水在汽化时吸热,在
时放热。
12..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______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乙可知,烧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c水=4.2×103
J/(kg·℃)]
13.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
?
14.一锅炉每天把3?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1)、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
答案
B
C
C
D
C
B
C
A
D
变大
运动
小
比热容
液化
12.质量
不相同
2.1×103
13.解:Q=cm(t-t0)=4.2×103J/(kg.℃×20kg×(55℃-25℃)=2.52×106J
14.解:t0=100℃-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