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三年级《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第三册 三年级 跳跃单元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
二、设计理念
本课以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力求关注到每位学生。教学中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趣味性的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领悟运动技术、学习技术,发展跑跳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在水平一《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的跳跃技术,是小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教学内容。经常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本次课主要任务是初步体会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能有一定节奏的助跑并果断起跳。助跑是蹲踞跳远的第一环节,是为了起跳时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学生只有在初步掌握了跳远的助跑节奏-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后,才能做到自然而然的起跳。从而体会到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兼于有节奏的助跑与起跳相接合技术,容易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我将本课作为学习蹲踞式跳远的第一课时,本学期我将用5课时来完成蹲踞式跳远这一教学内容。
四、学情分析
本班三年级学生多是8一9岁这一学龄段的学生,比较喜欢跑跳类的活动。班上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体现在身体的协调性和腿部的力量相差效大,差的同学完成动作有一定的困难,而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轻松完成动作,大多数同学能够基本完成动作,针对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充分发挥优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差一点的同学掌握动作,在他们敢于尝试,有一点进步的情况下,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他们在练习时建立信心,使其产生“我也能做到的”的自信,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了解正确的助跑节奏。
技能目标:初步体会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能有一定节奏的助跑并果断起跳。
情感目标:对有节奏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建立自信。
六、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本节课以蹲踞式跳远教学为主教材,初步体会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重点:有一定节奏的助跑。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接合――快速果断起跳。
七、教学策略与方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将采用图片展示、讲解示范、情景设置、鼓励提示、个别帮助、巡视指导等教法,学生将通过观察演示、模仿自学、合作学习、技能展示、小组练习与比赛等方式来学习。
八、场地与器材准备
为了使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准备如下:小标志桶8、体操垫16张、图片8张、藤圈8个、沙包8个、小鼓1个。
蹲踞式跳远教案
年级:三年级 人数40 共5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教师 杨再林
教材 1、跳跃:蹲踞式跳远 2、游戏:过障碍接力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了解正确的助跑节奏。
技能目标:初步体会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能有一定节奏的助跑并果断起跳。
情感目标:对有节奏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建立自信。
重点:有节奏的助跑。
难点:助跑与起跳相接合――快速果断起跳。
顺序 课 的 任 务 场 地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次数 时间 强度
1
激趣
导入
活
动
身
心
一、课堂常规
二、宣布课的内容
三、准备活动:
1、 曲线慢跑:
2、专项准备:
压腿 绕膝 活动踝关节
3、 叫数追逐跑
规则:各小组报数,记住所报的数,所有人沿外圆等距离站位随老师做跳跃动作,在听到老师呼某数的时,没被叫到数的同学立即蹲下,被呼到的同学沿右侧同学的外侧快速跑出赶超前面跑出的同学,看谁先回到自己的原位。
要求:从外侧超越前面的同学,不许拉拽同学,注意安全。 组织:
分小组集合,面向圆心。
表示教师
表示学生
图一:
(追逐跑)图二:
1、教师语言清晰,宣布上课。
2、教师讲课堂内容和要求。
3、教师带领曲线跑。
4、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5、教师组织热身游戏,强调安全。
1、学生站队成8路纵队面向圆心集合
2、学生认真听讲,明确本课内容与要求。
3、一路纵队慢跑,保持前后距离。
4、进行热身小游戏。
5、充分活动各关节,注意活动安全。 1
1
1
1
8-10
分
钟
弱∣
中强
顺序 课的任务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时间 强度
2
学
习
技 能
探
索
新
知
一、蹲踞式跳远-
初步体会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能有一定节奏的助跑并果断起跳。
1、通过图片认识跳远的全过程: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2、听信号,原地体会由慢到快有一定节奏的助跑
3、5-6米逐渐加速助跑,果断起跳双脚落入垫子。
4、8-9米逐渐加速助跑,果断起跳双脚落入垫子。
组织如下:
图一:
、
(1)练习队形
图二: 1、教师介绍图片,提问。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3、组织和指导学生练习。
4、口令指挥,鼓点节奏提示。
5、语言提示动作要领。
6、巡回指导。
7、组织小组展示。 1、小组通过图片认识蹲踞式跳远。
2、思考回答老师提问。
3、观察模仿自学,想练接合。
4、学生示范
5、分小组听口令进行练习。
6、小组内互助。
7、学生展示。
8、听指挥,注意安全。
注:分成8个小组练习 1
1
3至
4
20-
22
分钟
中强
3
技
能
拓
展 二、游戏:
障碍接力(跨小河钻山洞)
方法与规则:
分成8小组每组5-6人,听到老师口令后第一人速迅跑出跨跳过前面的垫子,接着绕过垫子上的圈,再捡起前面的沙包(下一同伴重新把沙包放上),返回穿过垫子上的藤圈,然后从旁边返回与下一同伴击掌后排到最后,后面重复前面动作直到所有同伴完成。
要求:谁弄倒障碍谁扶起,注意安全,听从指挥。
组织:
(1)小组组织队形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教师作正确的示范。
3、组织指导分小组练习。
4、进行比赛。
5、强调安全。
5、教师组织评定游戏的胜负。
1、学生认真听讲观察老师示范,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组织下进行练习和比赛。
3、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4、遵守规则,安全游戏。
2
7-8分钟
强
顺序 课的任务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时间 强度
4
放
松
身
心 1、放松身心:
呼吸调整
意念放松
腿部肌肉放松
2、本课小结。
3、师生再见下课 组织:
面向圆心。
1教师和学生一起放松。
2、语言引导学生放松身心。
3、教师总结本课情况。
4、组织学生收还器材。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松身心。
2、在老师的提示下回顾本课所学。
3、师生再见。
1 3分钟
弱
场 地
器
材 小标志桶8个、体操垫16张、图片8张、藤圈8个、沙包8个、小鼓1个。
预
计
平 均 心 率:115——120%
练 习 密 度;35 —— 40%
课 后
反
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