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细胞的癌变(共25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6.4 细胞的癌变(共25张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11:16: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当今世界正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
A.细胞衰老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
2.下列关于吸烟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香烟中的煤焦油属化学致癌因子,吸烟者易患肺癌
B.少量吸烟对健康有好处
C.烟草中有毒物质主要是尼古丁
D.吸烟主要伤害肺,对大脑功能也有损害
3.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  )
①X射线照射 ②煤焦油的刺激 ③温度过高 ④细胞失水 ⑤肿瘤病毒的侵染 ⑥紫外线照射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②④⑥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
A.能分裂和分化
B.能无限增殖
C.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
5.下列哪一项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肿瘤病毒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哪些主要特征(多选)(  )
A.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分裂”的现象
B.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C.能够无限增殖
D.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7.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B.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
C.注意增强体质
D.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  )
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
B.核增大、染色质固缩
C.膜通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
D.酶的活性降低
9.大剂量电离辐射使动物产生放射病,其原因是(  )
①细胞膜被破坏 ②破坏催化基本代谢过程的酶 ③杀死了消化道中的共生细菌,从而导致一些种类的维生素供应不足 ④破坏DNA,干扰细胞增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某人长期吸烟成瘾,到了晚年不幸得了肺癌,他的致癌是受到下列哪一类因子的影响(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物理和化学致癌因子
1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A.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
B.仅存在于健康人的染色体上
C.仅存在于被致癌病毒感染但尚未发病者的染色体上
D.仅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
12.下列关于癌症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
B.长期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砷、苯等
C.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不受其他条件影响
D.由引起癌变的病毒引起
13.细胞癌变的机理是(  )
A.自然发生的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
C.细胞分化中转化出来的
D.衰老的必然结果
14.下列因素,一般不会引起癌变的是(  )
A.长时间的电离辐射、X射线
B.砷、苯、煤焦油
C.肿瘤病毒
D.胆固醇
15.人体中某一体细胞,如果连续分裂360次以上还在继续分裂,此细胞很可能是发生了(  )
A.分化能力增强
  
B.全能性增强
C.衰老
  
D.癌变
16.下列选项中,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的表现
B.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使人和动物致癌
D.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有无限增殖能力
二、非选择题
17.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此外,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酶能促进多酚的合成,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表明绿茶具有抗癌的作用。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期。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__________的合成。
(2)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倍增时间约为一年,而不受调节控制的血管生成速度却十分迅速,这对于癌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_。
(3)细胞凋亡是指由__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___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4)绿茶含有多酚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征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
(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____________的合成。
(4)放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
(5)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1年。而持续的和不受调节限制的血管生成则会出现大量病态、肿瘤转移和内皮细胞的异常生长等,这种血管生长速度十分迅速,对于癌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人员从人体的DNA中筛选并克隆出内皮细胞基因,将此基因转移到双歧杆菌中,使其能够正常表达。用这样得到的双歧杆菌制成口服制剂,此制剂可以用于抑制癌症。在这种药物用于临床治疗之前,应该先进行动物实验,以确定制剂对机体内重要脏器的安全性。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健康鼠4只,性别、体重如下表所示:
代号




性别




体重/g
78
76
99
101
实验设计:①第一步:将实验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____________为实验组,____________为对照组。(填写代号)
②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步:饲养相同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鼠,检查重要脏器发生病变的情况。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顽疾是癌症,它是机体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癌变引起的。
2.答案:B
解析:少量吸烟对健康也有害。烟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烟碱、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危害呼吸道,甚至作为化学致癌因子诱发癌症。
3.答案:C
解析: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有: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已发现150多种。
4.答案:A
解析: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
5.答案:D
解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肿瘤病毒是癌细胞形成的外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6.答案:A、B、C
解析:考查癌细胞的特征。A、B、C三项均为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但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7.答案:A
解析:要想防止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前提条件是必须掌握癌变的原因。细胞癌变有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辐射损伤,可以引起癌变。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如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8.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癌变细胞与衰老细胞的区别。由于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间的黏着性减小,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还表现为形态结构上发生畸形变化。而衰老的细胞只是本身发生衰变,不会游离了组织。
9.答案:D
解析:电离辐射是导致生物细胞癌变的物理致癌因子之一。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施于供试动物,首先破坏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继而对催化基本代谢过程的酶及控制遗传的DNA产生不良影响,致其结构改变,严重干扰新陈代谢过程和细胞增殖的进行。同时也会杀死对动物有利的共生菌,而影响到动物对其共生菌制造的维生素的吸收,出现代谢障碍。可见,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因以上不良变化而使动物产生放射病。
10.答案:B
解析:烟草中含有大量的煤焦油,它属于一种化学致癌因子。除此以外,香烟的烟雾中还含有20多种为化学致癌物,这些致癌物直接作用于肺,在肺内停留时间长,最易引起肺的癌变。另外,吸烟还使人的其他器官处于易感状态,如患食道癌、口腔癌和膀胱癌等机会增加。癌症的发生是由外界致癌因子的作用和体内原癌基因的激活导致的。
11.答案:A
解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
12.答案:C
解析:癌症是由致癌因子导致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13.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学理论认为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发生畸形分化的原因是在三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14.答案:D
解析:能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三大类,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包括各种辐射;化学致癌因子,包括能致癌的各种化学物质,如砷、苯、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如各种肿瘤病毒。胆固醇是动物体的营养物质,没有致癌作用。
15.答案:D
解析: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能够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可以长期增殖下去。所以此细胞很有可能是发生了癌变。
16.答案:A
解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但是,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7.
答案:(1)分裂间 RNA (2)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3)基因 内环境 (4)绿茶因含有多酚酶基因,可促进多酚的合成,减少BCL-XL蛋白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这是绿茶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
解析:(1)癌症的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尿嘧啶是构成RNA的成分,如果药物5?氟尿嘧啶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它可以直接干扰RNA的合成。(2)由于癌细胞的代谢十分旺盛,癌细胞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也需要运走代谢产生的废物,与功能相适应,癌组织中血管生成速度却十分迅速。(3)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可以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完成正常使命的衰老细胞、体内有害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等。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重要作用。
18.
答案:(1)A、C、D、F、H (2)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突变 (3)间 RNA和蛋白质 (4)放疗 (5)为癌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走癌细胞的代谢终产物,这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癌细胞向其他部位转移
(6)①甲与丁(或乙与丙) 乙与丙(或甲与丁)
②每日为小鼠提供相同的食物、水,给实验组定时服用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同时给对照组服用等量的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6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
讨论恶性肿癌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理解致癌因子。
解决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汇报意见,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明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致癌因子的种类。
2.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癌症,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图片。
2.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呈现下列问题:
1.什么是癌细胞?
2.癌细胞与其他细胞有什么区别?
3.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问题探讨]
2
晒太阳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⑵如何正确处理日光浴与预防紫外线过度辐射之间的关系?
⑶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4.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
5.怎样预防癌症?
6.预防癌症与健康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资料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教材P127讨论题。
7.人类能否征服癌症?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一、什么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恶性增殖的“不死的细胞”。
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的细胞。”
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的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三、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合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
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癌病毒。
四、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基因→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正常细胞生长、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
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五、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致癌因子,尽量规避罹患癌症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有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课堂小结:
1.小结癌细胞的特征,常见的致癌因子,预防癌症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2.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癌变的关系。
【作业布置】
P128练习
【板书设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一、什么是癌细胞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恶性增殖的“不死的细胞”。
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的细胞。”
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的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三、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合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等。
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癌病毒。
四、癌变的机理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基因→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正常细胞生长、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
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五、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一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有人说,癌症就是肿瘤。就你所了解的情况,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肿瘤是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
2.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转移,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
管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称为“癌”。
问题探讨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机体内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一、什么是癌细胞?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增值产生后存活不超过两个月。“HeLa细胞”来自一位名叫海拉的女性癌症患者,这位患者1951年去世,但从她身上取下的子宫颈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癌症的材料。
材料1:
以上材料说明癌细胞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癌细胞的特征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二、癌细胞的特征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观察图片,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什么不一样吗?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材料2:
二、癌细胞的特征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
正常细胞
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示意图
材料3:癌症为什么难以治疗?
二、癌细胞的特征
新课学习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物理致癌因子: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
X-ray、核辐射、纤维及异物刺激、热辐射、长期机械性炎性刺激等。
2.化学致癌因子:有害化学药物、制剂。包括甲醛、烷化剂类药物;煤焦油、沥青、燃油废气中的稠环芳烃
类;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类;结晶硅及石棉;金属和类金属;烟、洒等嗜好品;食物的热烈解产物;芳香胺类;某些激素、细胞毒性药物、黄曲霉素。
3.生物致癌因子:包括某些真菌、病毒、寄生虫、细菌等,如乙肝及丙肝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DNA及RNA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三、致癌因子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日本广岛、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的影响。对幸存的居民进行29年的调查,发现皮肤癌、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越高。
物理致癌因子
练一练
以下事例分别是哪一种致癌因子所导致?
课堂练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诱发了众多白血病患者。
物理致癌因子
3.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
物理致癌因子
练一练
以下事例分别是哪一种致癌因子所导致?
课堂练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4.我国北方地区居民有冬季烧火炕的习惯,有时臀部皮肤发生癌变形成所谓的炕癌。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喜欢热食的习惯。
物理致癌因子
练一练
以下事例分别是哪一种致癌因子所导致?
课堂练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5.
3、4-苯并芘是煤焦油中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尾气等。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增加。很可能和人们吸入了大量的上述气体有关。
化学致癌因子
6.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使人致癌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
化学致癌因子
7.
日本“奥姆真理教”曾在东京地铁使用的“芥子气”,可以使人患白血病、肺癌、乳腺癌。
化学致癌因子
练一练
以下事例分别是哪一种致癌因子所导致?
课堂练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8.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
病毒致癌因子
练一练
以下事例分别是哪一种致癌因子所导致?
课堂练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9.1911年Rous
第一次用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物引起另一只鸡产生新的肿瘤

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正常
细胞
致癌
因子
突变
细胞癌变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四、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当原癌基因受外界因子作用而激活,就会变成有活性的癌基因。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四、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丙烯酰胺
亚硝胺
苯并芘
阅读教材P.127,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有道是“病从口入”,癌症也是一种病,它也是从“口入”的吗?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日常诱癌20例
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诱发
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
宫颈癌
感染螺旋杆菌可诱发
胃癌
吸烟(每日超过2包,10年以上)可诱发
肺癌
被动吸烟(22年以上)可诱发
肺癌与喉癌
经常接触沥青者,易诱发
皮肤癌
经常接触煤焦油者,易患
皮肤癌
探究讨论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经常接触放射线者,易诱发
肺癌与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性染发剂可诱发
淋巴癌
经常在太阳下曝晒,可诱发
皮肤癌
酗酒可诱发
咽喉癌
新鲜水果及蔬菜摄入不足可诱发
肺癌
红肉(即牛肉、羊肉)摄入量过大,可诱发
结肠癌
高盐咸食者,易患
胃癌
日常诱癌20例
探究讨论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报纸包食物可得
各种癌症
吃热烫食物易引起
食道癌
纤维素摄入不足可诱发
结肠癌和直肠癌
过度肥胖可诱发
结肠癌与乳腺癌
缺少锻炼可诱发
结肠癌和直肠癌
长期精神压力可诱发
各种癌症
日常诱癌20例
探究讨论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食物中的防癌物质:大豆
;动物肝脏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D;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绿茶中富含多元酚。
五、癌症的预防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防治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放疗。
1.尽量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2.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六、癌症的防治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
B.物理致癌因子的刺激
C.化学致癌因子的刺激
D.病毒致癌因子的刺激
A
2.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能无限增值
B.形态与结构出现畸形变化
C.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D
新课学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分化的细胞和癌细胞相比,遗传物质有所不同
B.衰老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C.细胞凋亡和细胞死亡是两个概念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化的结果是不同的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和功能不同
B
随堂练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2.完成课本P128练习一、二。
作业: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配套学案。
第1节
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