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丰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8 20: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③对于他,这注定是一个无法摆脱但又必须厘清的纠缠,二十一岁那年,命运就判
决他下肢瘫痪,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死亡之日才是解脱之时,时时刻刻,他体验着一
种面临绝境的、即将被吞噬的感觉,仿佛一只脚踏在悬崖边缘松动的碎石上,仿佛面对
利刀寒光闪闪的锋刃
④史铁生的最初反应,与处于类似境遇的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凭什么是我,来示
受这样的苦难?但这样的情绪并无助于改变这一个坚硬的事实,无奈中他只能平静下来,
努力让自己思考,试图弄明白一些事情.时间并未能平复伤痛,但有助于让他认识伤痛
从那个一次次与荣誉擦肩而过的长跑者身上,从那个漂亮但弱智的小姑娘身上,他看到
了造物者的不讲道理,看到了偶然性的随意捉弄,看到了苦难的无所不在
①他明白了,“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一人类的全部剧目
需要它、再在的本身需要它”,而由谁来充任这样的苦难角色,谁去体现世间的幸福
骄做和快乐,实在是没有理由可讲。那么,要不要活下去?也是在长久的思索后,作者
领悟出:“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种
窥见命运底牌后的开悟和坦然,使他得以平静地看待和接纳苦难,达成了与自己命运的
和解
③这个命题同时还有着一个分蘖:怎样活下去?终于,写作接引了他,成为他每天
愿意继续观看晨曦和夕阳的最重要的动机,按照他的说法,“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
作是为了活着”或者,“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这是他使自己获得拯
救的道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寻到
③自此他沿了这条道路艰难地行走,就像独自摇着轮椅跨过公园里的沟沟坎坎。终
于,在走进这个因子15年之后,他拿出了这一篇《我与地坛》,这是一朵在连的黑暗
中开放的花朵,却闪动着属于天堂的奇异光亮,自此他获得了抗街苦难的力量
③说到底,最终支撑起他残缺的生命的,是一种存在意义感的获得,我想到了“意
又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的著作《活出意义来》,作为当年纳粹集中营中的一
名四犯,他展现了被关押者们的两种前景一一或者死于疾病冻馁,或者最终被推进焚尸
炉,没有别的选择,每个人都面对同样的境遇,但意识选择的不同将他们分别开来,那
些能够始终保持某种目的感的人,从肉体到精神都显得更健旺,甚至挨过了最为艰难的
日子,哪怕这种目的是多么渺小,作为写作者的史铁生的章越,也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
①在《我与地坛》中,我们看到了思想的清晰展开,作品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单纯
的理念,而是诸多理念的汇聚和结,它从某一个逻辑起点迈步,层层递进和深入,在
这条思想路途的终点,生存的“牢靠的理由”,日明朗,于是生活的重新开展也获得
了坚实的基础
①事实上,几乎可以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反复思索和表达的都是以生与死、坠落
与升腾为内核的一个话题群落,在具体作品中又体现为不同的伸延和变异。而《我与地
高三语文第7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