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8 19:27:32

文档简介

第三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成都)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不能由左图通过旋转得到的是(
)
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2,1),(2,3),(-3,-1),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可能是(
)
A.(0,3),(0,1),(-1,-1)     
    
B.(-3,2),(3,2),(-4,0)
C.(1,-2),(3,2),(-1,-3)
D.(-1,3),(3,5),(-2,1)
4.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Rt△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到Rt△DEF的位置,已知AB=5,DO=2,平移距离为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12
B.
24
C.
21
D.
20.5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5.如图,在△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为(
)
A.
2
B.
3
C.
4
D.
5
6.如图,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内一点,BC是斜边,如果将△AB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CD′的位置,则∠ADD′的度数是(
)
A.25°
B.30°
C.35°
D.45°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绕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其旋转中心的坐标是(
)
A.(1.5,1.5)
B.(1,0)
C.(1,-1)
D.(1.5,-0.5)
8.(聊城)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平分∠BB′A′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A′在直线y=x上,则点B与其对应点B′之间的距离为(
)
A.
B.3
C.4
D.5
10.图1是3×3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且使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2中的四幅图就视为一种图案,则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宋体的汉字“王、中、田”等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为:(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2,3)的对应点为C(2,5),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13.如图,将等边△OAB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50°,得到△OA′B′(点A′,B′分别是点A,B的对应点),则∠1=(
).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根据长方形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5.如图的图案由三个叶片组成,绕点O旋转120°后可以和自身重合,若每个叶片的面积为4
cm2,∠AOB=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
16.如图,已知△AOB与△DOC成中心对称,△AOB的面积是12,AB=3,则△DOC中CD边上的高是(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60°,AB=6.Rt△AB′C′可以看作是由Rt△ABC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则线段B′C的长为(
).
18.如图,在△ABC中,∠ACB=90°,∠BAC=30°,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90°)得到△DEC,设CD交AB于点F,连接AD,当旋转角α的度数为(
)时,△ADF是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在如图1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①②③均为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在图1中,①经过一次________变换(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可以得到②;
(2)在图1中,③是可以由②经过一次旋转变换得到的,其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填“A”“B”或“C”)
(3)在图2中画出①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④.
20.(8分)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6,BC=8.现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到△DEF的位置.
(1)当△ABC所扫过的面积为32时,求a的值;
(2)连接AE,AD,当AB=5,a=5时,试判断△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1.
(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O的两条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y轴的负半轴上,且OA=2,OB=1,将Rt△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把所得的图形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COD.
(1)写出点A,C的坐标;
(2)求点A和点C之间的距离.
22.(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都在格点上,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1)请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________,并画出△A1B1C1;
(2)P(a,b)是△ABC的边AC上一点,将△ABC平移后点P的对称点P′(a+2,b-6),请画出平移后的△A2B2C2;
(3)若△A1B1C1和△A2B2C2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
23.(10分)如图,在△ABC中,∠BAC=120°,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BCD,连接AD,把△ABD绕着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到△ECD的位置,A,C,E三点恰好在同一直线上.若AB=6,AC=4,求∠BAD的度数和AD的长.
24.(11分)在△ABC中,AB=AC,∠BAC=α(
0°<α<60°),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25.(12分)阅读与理解:
图1是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和C′DE叠放在一起(点C与点C′重合)的图形.
操作与证明:
(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连接AD,BE,如图2,在图2中,线段BE与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若将图1中的△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任意旋转一个角度α,连接AD,BE,如图3,在图3中,线段BE与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猜想与发现:
根据上面的操作过程,请你猜想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大,最大是多少?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小,最小是多少?
1第三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成都)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D
)
2.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不能由左图通过旋转得到的是(
B
)
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2,1),(2,3),(-3,-1),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可能是(
D
)
A.(0,3),(0,1),(-1,-1)     
    
B.(-3,2),(3,2),(-4,0)
C.(1,-2),(3,2),(-1,-3)
D.(-1,3),(3,5),(-2,1)
4.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Rt△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到Rt△DEF的位置,已知AB=5,DO=2,平移距离为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A.
12
B.
24
C.
21
D.
20.5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5.如图,在△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为(
A
)
A.
2
B.
3
C.
4
D.
5
6.如图,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内一点,BC是斜边,如果将△ABD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CD′的位置,则∠ADD′的度数是(
D
)
A.25°
B.30°
C.35°
D.45°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绕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其旋转中心的坐标是(
C
)
A.(1.5,1.5)
B.(1,0)
C.(1,-1)
D.(1.5,-0.5)
8.(聊城)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AB边上点B′处,此时,点A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边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BCB′=∠ACA′
B.∠ACB=2∠B
C.∠B′CA=∠B′AC
D.B′C平分∠BB′A′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A′在直线y=x上,则点B与其对应点B′之间的距离为(
C
)
A.
B.3
C.4
D.5
10.图1是3×3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且使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2中的四幅图就视为一种图案,则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
C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宋体的汉字“王、中、田”等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为:__答案不唯一.如口,十,丰,目等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2,3)的对应点为C(2,5),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0,1)__.
13.如图,将等边△OAB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50°,得到△OA′B′(点A′,B′分别是点A,B的对应点),则∠1=__150°__.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根据长方形中的数据,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104__.
15.如图的图案由三个叶片组成,绕点O旋转120°后可以和自身重合,若每个叶片的面积为4
cm2,∠AOB=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4_cm2__.
16.如图,已知△AOB与△DOC成中心对称,△AOB的面积是12,AB=3,则△DOC中CD边上的高是__8__.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60°,AB=6.Rt△AB′C′可以看作是由Rt△ABC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则线段B′C的长为__3__.
18.如图,在△ABC中,∠ACB=90°,∠BAC=30°,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90°)得到△DEC,设CD交AB于点F,连接AD,当旋转角α的度数为__20°或40°__时,△ADF是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在如图1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①②③均为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在图1中,①经过一次________变换(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可以得到②;
(2)在图1中,③是可以由②经过一次旋转变换得到的,其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填“A”“B”或“C”)
(3)在图2中画出①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④.
解:(1)平移 (2)A (3)图略.
20.(8分)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6,BC=8.现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到△DEF的位置.
(1)当△ABC所扫过的面积为32时,求a的值;
(2)连接AE,AD,当AB=5,a=5时,试判断△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1)△ABC所扫过面积即梯形ABFD的面积,作AH⊥BC于点H,连接AD,图略,∵BC=8,S△ABC=16,∴BC·AH=16,∴AH=4,
∴S四边形ABFD=×(AD+BF)×AH=(a+a+8)×4=32,
解得a=4.(2)连接AE,AD,图略.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DE=AB=5,
又∵AD=a=5,
∴△ADE为等腰三角形.
21.
(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O的两条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y轴的负半轴上,且OA=2,OB=1,将Rt△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把所得的图形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COD.
(1)写出点A,C的坐标;
(2)求点A和点C之间的距离.
解:(1)A(-2,0),C(1,2).(2)连接AC,图略.在Rt△ACD中,AD=3,CD=2,∴AC==.
22.(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都在格点上,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1)请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________,并画出△A1B1C1;
(2)P(a,b)是△ABC的边AC上一点,将△ABC平移后点P的对称点P′(a+2,b-6),请画出平移后的△A2B2C2;
(3)若△A1B1C1和△A2B2C2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_.
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A1(3,-4);
故答案为:(3,-4).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中心对称点O′的坐标为(1,-3).
故答案为:(1,-3).
23.(10分)如图,在△ABC中,∠BAC=120°,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BCD,连接AD,把△ABD绕着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到△ECD的位置,A,C,E三点恰好在同一直线上.若AB=6,AC=4,求∠BAD的度数和AD的长.
解:∵△BAD绕D点顺时针旋转60°得到△CED,∴AD=DE,∠ADE=60°,∴△ADE为等边三角形,∴∠E=60°,∵∠BAC=120°,∴∠BAC+∠E=180°,∴AB∥DE,∴∠BAD=∠ADE=60°.∵△ABD≌△ECD,∴CE=AB=6,∴AE=AC+CE=4+6=10,∵△ADE为等边三角形,∴AD=AE=10.
24.(11分)在△ABC中,AB=AC,∠BAC=α(
0°<α<60°),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DE,若∠DEC=45°,求α的值.
解:(1)∠ABD=30°-α.(2)△ABE为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连接AD,CD,图略,∵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则BC=BD,∠DBC=60°,∴△BCD为等边三角形,又∵AB=AC,∴△ABD≌△ACD(SSS),∴∠BAD=∠CAD=∠BAC=α.∵∠BCE=150°,∠EBC=∠ABD=30°-α,∴∠BEC=180°--150°=α.∴∠BAD=∠BEC,又BC=BD,∴△EBC≌△ABD(AAS),∴AB=BE.又∵∠ABE=60°,∴△ABE为等边三角形.(3)连接DE,图略.∵∠BCD=60°,∠BCE=150°.∴∠DCE=150°-60°=90°.∵∠DEC=45°,∴△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CE=BC.∵∠BCE=150°,∴∠EBC==15°.∴∠EBC=30°-α=15°,∴α=30°.
25.(12分)阅读与理解:
图1是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和C′DE叠放在一起(点C与点C′重合)的图形.
操作与证明:
(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连接AD,BE,如图2,在图2中,线段BE与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若将图1中的△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任意旋转一个角度α,连接AD,BE,如图3,在图3中,线段BE与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猜想与发现:
根据上面的操作过程,请你猜想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大,最大是多少?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小,最小是多少?
解:(1)BE=AD.证明:∵△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BCE=∠ACD=30°,
∵△ABC与△C′DE是等边三角形,
∴CA=CB,CE=CD,
∴△BCE≌△ACD,
∴BE=AD.
(2)BE=AD.
证明:∵△C′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为α,
∴∠BCE=∠ACD=α,
∵△ABC与△C′DE是等边三角形,
∴CA=CB,CE=CD,
∴△BCE≌△ACD,
∴BE=AD.
猜想与发现:
当α为180°时,线段AD的长度最大,等于a+b;当α为0°(或360°)时,线段AD的长度最小,等于a-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