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单元《☆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三单元《☆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18 22:3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飞歌”是具代表性的一种苗族民歌。苗族“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内常用滑音级进。“飞歌”多为徵调式,也有的地区“飞歌”为其他调式。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西南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3、了解“飞歌”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了解“飞歌”及其特点。
一.导入
中国是具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音乐就是民族音乐。由于我们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导致各地民歌在语言、风俗、审美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不同特点,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民族地方色彩。其实我们在以前的课程中也学到过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大家还记得吗?播放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藏族歌曲,让同学们分辨。
教师总结:因为每个歌曲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所以大家很快分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二.新课
1.初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
变换拍子:在同一首歌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
特点;节奏宽广自由,旋律起伏性大.
2.教师演唱,画出旋律线逐句分析
(1)旋律走向是向上的,运用了上下滑音,滑音级进,延音记号
,句尾惯用甩音,引导学生画出手势学唱体验,教师指导句尾甩音。
(2)旋律走向是向下的,出现特色音降3,学唱体验。
(3)旋律走向是向下的,与前两句相比开始旋律是相同的,句尾发生了改变。
(4)旋律走向是向下的,与前三句情绪相比,前三句是比较悠扬的,第四句比较活泼,欢快。旋律音相同5 3 5 5 1 5 3 1,学生学唱体验。
3.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内容、意境。
(2)教师教唱,学生学唱。
(3)完整演唱歌曲。
(4)学生自由表演。
提示歌曲中少了4 7两个音的出现,引出民族五升调式。1 2 3 5 6宫 商 角 徵 羽。
总结飞歌特点:节奏自由宽广,旋律悠扬起伏,句中常用滑音,句尾惯用甩音,特色音降3,特色音调5 3 5 5 1 5 3 1。
4.听音乐判断哪个是苗族飞歌。
5.完整欣赏《歌唱美丽的家乡》
三.拓展
我们家乡的地方音乐--太和清音简介,历史悠久。据《清音筝谱》记载:元初明末,颍州泉河南岸有一玄坛法师,学识渊博,且精通音律。他性喜弦歌,尤以琴筝为长,终日研习,寒暑不辍,吟唱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日与众徒弹唱自娱。因其曲调清雅悠扬,故名“清音” 清代中叶,清音流传到太和,民间出现了自发性组织“清音会”,平时约定十天半月一会,每逢婚寿、开业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多在客厅或庭院中,演唱者围桌而坐,各执乐器,各任一角,边弹边唱,自娱自乐。
60年代初期,太和县清音戏剧团被撤消。80年代,太和县文化馆恢复业余清音组活动。如今清音老艺人已全部去世,原清音戏剧团培养的青年演员也都年过花甲。由于没有相应的培训措施,太和清音后继无人,濒临灭绝。
清音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的精神境界受到陶冶和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音乐各具特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希望同学们可以我们的民族音乐地方音乐发张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