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命运交响曲
教学内容
了解贝多芬生平和主要作品。
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精神。
分析《命运交响曲》呈示部的结构与创作方式,体会在“命运敲门”这一主题中三短一长音符组合的运用技巧。
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深刻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理解《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欣赏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欣赏、模唱主题音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难点是分析贝多芬“命运来敲门”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各在各种音乐元素在作曲中的使用。
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中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教师通过看视频、听乐曲、唱旋律、打节奏、谈感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发现音乐的美;用富于感情的讲解分析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获得情感的升华;用引导启示法让学生去创造美,得到知识层次的提高。
五、教学过程 (钢琴、多媒体 、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2、小游戏导入新课
播放《命运交响曲》的呈示部第一主题音乐
出示近十个有关贝多芬生平的形容词
排队进教室
学生一边熟悉词条的含义,一边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初步感受音乐,在《命运交响曲》的背景下走进教室。感受交响曲的震撼
2、从学生好奇心处着手,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对贝多芬的背景会留下深刻印象。为接下来的课做好铺垫。
直击主题
二、分析作品过程
(1)呈示部第一主题—命运主题
(2)衔接乐句分析
(3)、第二主题—英雄的分析
(4)两个主题的对比
(5)小结
三、结束部
四、总结
介绍《第五交响曲》可以分为四个乐章。今天重点介绍的第一个乐章,奏鸣曲式,明亮的快板
聆听第一主题:命运敲门的音乐动机。
(1)、乐曲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2)、为什么会让我们有紧张、激动的情绪呢?
(3)请学生在鼓上面模拟这个敲门声音,把你感受到的紧张,激动地情绪传递给我们。
(4)、ff的 力度 和颗粒性的旋律线结合。出示旋律
(5)分析旋律的走向
(6)面对强大的命运,贝多芬是如何做的呢?聆听音乐感受节奏
出示衔接乐句,提示乐句演奏音色、旋律特点和情绪、节奏
贝多芬用音乐告诉我们,他的信念和理想。
聆听第二主题,体会音乐的情绪、节奏、力度等元素的变化
不同音色乐器聆听
小提琴和单簧管
出示对比图
呈示部特点,引导出 展开部和再现部,把展开部和再现部内容发到学生邮箱,作为课后衍生作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交一篇听后感
播放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第五交响曲》
呼应课堂开始的提问,贝多芬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学生直接了解《第五交响曲》的乐章情况。
激动 、紧张的情绪
力度很强硬
最深刻印象的是乐曲的开头乐句: 03 33 | 1 –
他把八分音符的第一个音变成了休止符
学生上讲台,打击小唐鼓,把自己感受到的乐曲情绪准确传递给其他学生
演唱命运主题旋律
往下行走的旋律,让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命运是坎坷的,在强大外表上,也隐藏着他虚弱的一面。
感受命运旋律节奏变体
0x xx|xx xx |xx xx | xx xx|节奏越发紧凑,力度更强体现贝多芬与命运之间顽强抗争。学生与教师合奏打击节奏,体会排山倒海的情绪
仔细聆听衔接乐句
命运主题的变奏旋律05 55 |1-|2-|5--|
节奏从紧凑到松弛
有象征着胜利和凯旋的圆号吹出嘹亮的声音
聆听音乐,体会情绪由激烈趋向平缓、节奏从紧凑趋向松弛、力度由强变弱
分角色演唱不同音色的同一旋律,衔接乐句和英雄主题的合唱
学生对音乐聆听、记忆、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观看视频
学生通过整理自己的思路得出结论
直接点题
体会音乐主题的情绪
记忆主题音乐的节奏
从记忆中导出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从节奏角度分析音乐的情绪
(从旋律走向来分析音乐的情绪和内涵)
从节奏、力度、旋律起伏等角度来分析作品创作技巧。用音乐告诉人民信心赢得胜利
两种旋律线的对比,两个不同音色旋律的演唱。特别是合唱的加入。明显突出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不同风格。让学生能很好的读懂音乐、读懂古典音乐的表达方式
加强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理解
阶段小结,帮助学生沥青思路
把音乐由听觉转换成听觉和视觉同时进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必须对视频作后期的制作,不能打断学生思路作为首要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审美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