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看看这些图片,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都能想到什么?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有人说:“强大的美国来自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诚然,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小到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不能没有想象力的参与。事实上,就连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种文艺作品,没有想象的参与,都无法尽情领略到它的美感。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驱遣我们的想象呢?让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你。
导入新课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学习目标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有童话故事《稻草人》。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作者简介
叶圣陶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看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文艺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的意境中,并作下文章。
背景链接
《驱遣我们的想象》,题目中的“驱遣”,意思是驱动,调遣,使用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鉴赏文艺作品,要驱动、调遣我们的想象力。
文题解说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作者的观点。
思考:想象对于文艺作品的重要性。
通读课文
整体感知
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相当于中心话题,引出下文的论述)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
(先阐述“写”的角度)
(先阐述“读”的角度)
(举第一个例子论证之后的小结论)
(举第二个例子论证之后的小结论)
(结尾得出全文中心论点)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论点。
欣赏文艺作品,必须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才能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划分层次
第1部分(1—7)
第2部分(8—13)
详细描述了文字的记录功能,及文学创作中文字的桥梁作用。
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海燕》的解读为例,指导读者如何驱遣想象去阅读,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3部分(14)
总结全文,指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驱遣我们的想象
文艺与文字
驱遣想象的意义
驱遣我们的想象
在想象中睁开眼
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
把握欣赏方法
接受美感
人生受用
(1--4)
(8、9)
(11--13)
(14)
1.第1段歌谣先于文字出现,说明了什么?
歌谣的产生,需要想象的能力,这说明想象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
2.第2段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艺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了。
3.第3段为什么说“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一部书、一篇稿子都是用文字记录的一种表现形式,若脱离了想象,感悟不到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内涵及思想感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些枯燥的记录符号,因此,表面上,书、稿都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1-7)
4.第4段文盲能唱出未记录的歌谣说明了什么?
人们的想象力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文艺也可不用文字做记录,文字记录是文艺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人们产生想象的依据之一。
5.第4段“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这一句有何作用?
由较早产生、较易理解的“歌谣”说到整个“文艺”领域,将“文艺作品”定位为“文字的集合体”,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
6.1--4段是怎样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
文章开篇先介绍了文艺的产生,然后介绍文字产生后,文艺与文字“并了家”,最后介绍当纸笔以及印刷术发明后,文字完全成为文艺的集合体。而且文字不断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集合体。
7.第5自然段中“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把文字比作桥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中的作用。使论证通俗易懂。
读者
文字
作者
8.文字一定能够将作者的感悟传递给读者吗?
不一定,首先作者不一定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它受到作者水平的限制,有时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次读者对文字的兴趣、理解能力、理解角度和想象力等自身条件,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
9.第6、7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他们各自怎样通过文字传达所见所感和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的。
这两段文字是对上一段“桥梁”比喻的进一步诠释和阐述。也是为下面的举例论证做了理论铺垫。
①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6段)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是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10.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见”字,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
“见”字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同
异
11.在文艺方面,作者和读者有什么异同?
都借助文字来实现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都离不开想象思维。
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用文字传达他的所见所感;读者的努力是从符号到旨趣,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③“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7段)
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绝不是为了看到“冷冰冰”的文字。
1.第8段作者以一诗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字面理解或提出问题
在想象中睁开眼来
死盯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
领会意境
根据景物,想象画面
第二部分(8-13)
2.文章的第8、9两个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得不到诗句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3.简述
8、9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这两段文字论述了在赏析王维的诗句时应怎样驱使我们的想象力。
首先从反面论述:如果从字面意义或从无用的画面推敲无用的问题,那么就不会领会诗句的意思。
然后从正面阐述:将诗句勾勒成一幅画面,然后推想“直”“圆”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这样就理解了诗句的意境。
第9自然段围绕着上面的举例,进一步论述,解释说明了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理解了作者的意境,就会得到一种愉悦。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4.文章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了想象力对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性,请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列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
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的文字,能因我们
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
可以想象他两手上攀时的费力,甚至青筋突起;
可以想象到两脚是挣扎着向上缩,通过想象,父亲的形象就在眼前真切起来,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的一片爱子之心,因而这段描写就非常感人。
通过驱遣想象,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作者父子之间那种真挚动人的情感。
5.怎样理解第9段“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字面理解或提出问题
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
化身海燕,想象画面
领会意境
死盯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
海燕
6.11--13段作者以一文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7.谈谈你对“改取海燕的态度,这是一种受用”的理解。
海燕不避“生活的战斗”,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才能“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躲避困难,逃避挑战的“缩头乌龟”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受用的。
8.第13段作者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作者的文艺创作,并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也并不是自己的所见所感完全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而是有所选择,作想象的安排。我们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走进作者,进入作品的意境,还原他创作时的思想,才能和作者一样,获取审美的受用。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文字是传情达意的,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作者,借助于文字,读者便可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时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审美愉悦还是有的,因而也能获得受用,所以作者的这种观点太过绝对。我认为值得商榷。
9.结合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
10.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来说明欣赏文艺作品要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一诗一文为例,文艺类型多样,有代表性;另外诗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深入浅出,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观点上的共鸣,更好地形成鉴赏能力。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结尾有什么作用?
第三部分(14)
在内容上,强调鉴赏文艺的目的,并说明唯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在结构上,点题,总结上文,照应前文,使文章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2.赏析“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这句话既承接上文,又点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接受美感的经验”指的是驱遣想象去阅读,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意境。“最大”这一限制性词语用得准确,表明不排除有其他附加目的,但强调了这一目的最为重要。
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合作探究
2.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各自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
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1.以诗文为例,结构条理清晰。
为了让读者了解驱遣想象的方法,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前者强调将作品看作一幅画,后者强调生出一对想象的翅膀,带领读者驱遣想象理解作品。两个例子的结构类似,分析方法大致相同,结构条理清晰,脉络井然。
写作特色
2.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虽然作者在论说文艺作品的意境和想象力的问题,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
如“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就不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等语言就通俗易懂。
3.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述应驱遣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的意境,先后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和赏析高尔基的《海燕》的例子,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比论证。
在列举两个事例的时候,作者都是先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然后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力,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
1.发挥想象补写句子。
月亮:从轻云中探出,让我们感受到了轻盈和皎洁;
高山:雄伟的高山在大地上高高耸立,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大和威武;
大海:从沉寂的海洋覆盖地平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风:清爽的轻风从枝头轻轻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让我们感受到
博大和辽阔
让我们感受到
了凉爽和亲切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梦想有多高远,舞台才可能有多么宽广。只要有生命,就应该有梦想;只要有梦想,生命才可能有价值。梦想是一个目标,一根支柱,一种信念。梦想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进的灯塔,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梦想是催发人们不断成长的动力,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生命枯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是帮助人们不断成功的基石,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陷入泥沼;梦想是斩断人们前行障碍的利剑,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困于荆棘。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对下面这句古诗进行鉴赏。200字左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后作业
赏析:边塞一夜大雪,枯枝落满雪花,本来是一片苦寒,但在诗人的想象里,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雪压冬林玉树琼枝的景象,与梨花盛开,花团锦簇,压枝欲坠的景象极为神似。诗人“妙手回春”,以花喻雪,匠心独运,将塞外冬景比作江南春景,构思奇巧,意境奇绝,充满了浪漫色彩,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强大的美国来自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诚然,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小到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不能没有想象力的参与。事实上,就连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种文艺作品,没有想象的参与,都无法尽情领略到它的美感。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驱遣我们的想象呢?让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你。
二、预习交流
1.了解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稻草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和长篇小说《倪焕之》。
2.背景链接。
叶圣陶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看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文艺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的意境中,并作下文章。
3.文题解说
《驱遣我们的想象》,题目中的“驱遣”,意思是驱动,调遣,使用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鉴赏文艺作品,要驱动、调遣我们的想象力。
4.字词检查。
(1)生字新词。
契合(qì)
旷远(kuànɡ)
苟安(ɡǒu)
拘泥(nì)
怅然(chànɡ)
宛如(wǎn)
汹涌(yǒnɡ)
仿佛(fú)
鉴赏(jiàn)
歌谣(yáo)
海啸(xiào)
驱遣(qiǎn)
(2)词语。
契合:投合,意气相投。
驱遣:驱使;差遣。
桥堍(tù):桥两头地的地方。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苟安: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掠过:扫过,擦过;闪过。从上面飞过。
得意扬扬: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二、整体感知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7):详细描述了文字的记录功能,及文学创作中文字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8—13):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明了想象在文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14):强化中心论点。驱遣我们的想象,享受文艺美感。
三、内容解读
(一)第一部分(1-7)
1.第1段歌谣先于文字出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歌谣的产生,需要想象的能力,这说明想象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
2.第2段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艺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了。
3.第3段为什么说“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明确:一部书、一篇稿子都是用文字记录的一种表现形式,若脱离了想象,感悟不到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内涵及思想感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些枯燥的记录符号,因此,表面上,书、稿都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4.第4段文盲能唱出未记录的歌谣说明了什么?
明确:人们的想象力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文艺也可不用文字做记录,文字记录是文艺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人们产生想象的依据之一。
5.第4段“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这一句有何作用?
明确:由较早产生、较易理解的“歌谣”说到整个“文艺”领域,将“文艺作品”定位为“文字的集合体”,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
6.1--4段是怎样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
明确:文章开篇先介绍了文艺的产生,然后介绍文字产生后,文艺与文字“并了家”,最后介绍当纸笔以及印刷术发明后,文字完全成为文艺的集合体。而且文字不断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集合体。
7.第5自然段中“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论证。把文字比作桥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中的作用。使论证通俗易懂。
8.文字一定能够将作者的感悟传递给读者吗?
明确:不一定,首先作者不一定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它受到作者水平的限制,有时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次读者对文字的兴趣、理解能力、理解角度和想象力等自身条件,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
9.第6、7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段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他们各自怎样通过文字传达所见所感和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的。
这两段文字是对上一段“桥梁”比喻的进一步诠释和阐述。也是为下面的举例论证做了理论铺垫。
10.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6段)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是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6段)
明确: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见”字,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
“见”字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③“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7段)
明确: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绝不是为了看到“冷冰冰”的文字。
11.在文艺方面,作者和读者有什么异同?试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明确:同:都借助文字来实现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都离不开想象思维。
异: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用文字传达他的所见所感;读者的努力是从符号到旨趣,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二)第二部分(8-13)
1.第8段作者以一诗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文章的第8、9两个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得不到诗句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3.简述
8、9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这两段文字论述了在赏析王维的诗句时应怎样驱使我们的想象力。
首先从反面论述:如果从字面意义或从无用的画面推敲无用的问题,那么就不会领会诗句的意思。
然后从正面阐述:将诗句勾勒成一幅画面,然后推想“直”“圆”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这样就理解了诗句的意境。
第9自然段围绕着上面的举例,进一步论述,解释说明了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理解了作者的意境,就会得到一种愉悦。
4.文章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了想象力对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性,请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列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明确: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他两手上攀时的费力,甚至青筋突起;可以想象到两脚是挣扎着向上缩,通过想象,父亲的形象就在眼前真切起来,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的一片爱子之心,因而这段描写就非常感人。
通过驱遣想象,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作者父子之间那种真挚动人的情感。
5.怎样理解第9段“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
明确: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6.11--13段作者以一文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明确:海燕→字面理解或提出问题→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化身海燕,想象画面→领会意境→死盯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
7.谈谈你对第13段“改取海燕的态度,这是一种受用”的理解。
明确:海燕不避“生活的战斗”,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才能“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躲避困难,逃避挑战的“缩头乌龟”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受用的。
8.第13段作者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作者的文艺创作,并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也并不是自己的所见所感完全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而是有所选择,作想象的安排。我们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走进作者,进入作品的意境,还原他创作时的思想,才能和作者一样,获取审美的受用。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文字是传情达意的,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作者,借助于文字,读者便可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时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审美愉悦还是有的,因而也能获得受用,所以作者的这种观点太过绝对。我认为值得商榷。
9.结合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
10.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来说明欣赏文艺作品要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一诗一文为例,文艺类型多样,有代表性;另外诗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深入浅出,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观点上的共鸣,更好地形成鉴赏能力。
(三)第三部分(14)
1.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内容上,强调鉴赏文艺的目的,并说明唯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在结构上,点题,总结上文,照应前文,使文章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2.赏析“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明确:这句话既承接上文,又点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接受美感的经验”指的是驱遣想象去阅读,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意境。“最大”这一限制性词语用得准确,表明不排除有其他附加目的,但强调了这一目的最为重要。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2.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各自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
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五、写作特色
1.以诗文为例,结构条理清晰。
为了让读者了解驱遣想象的方法,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前者强调将作品看作一幅画,后者强调生出一对想象的翅膀,带领读者驱遣想象理解作品。两个例子的结构类似,分析方法大致相同,结构条理清晰,脉络井然。
2.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虽然作者在论说文艺作品的意境和想象力的问题,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如“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就不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等语言就通俗易懂。
3.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述应驱遣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的意境,先后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和赏析高尔基的《海燕》的例子,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比论证。
在列举两个事例的时候,作者都是先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然后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力,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
六、本课小结
同学们,“驱遣我们的想象”是因为“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所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七、课堂检测
1.发挥想象补写句子。
月亮:从轻云中探出,让我们感受到了轻盈和皎洁;
高山:雄伟的高山在大地上高高耸立,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大和威武;
大海:从沉寂的海洋覆盖地平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风:清爽的轻风从枝头轻轻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博大和辽阔;让我们感受到凉爽和亲切)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梦想有多高远,舞台才可能有多么宽广。只要有生命,就应该有梦想;只要有梦想,生命才可能有价值。梦想是一个目标,一根支柱,一种信念。梦想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进的灯塔,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梦想是催发人们不断成长的动力,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生命枯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是帮助人们不断成功的基石,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陷入泥沼;梦想是斩断人们前行障碍的利剑,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困于荆棘。)
八、课后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对下面这句古诗进行鉴赏。200字左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边塞一夜大雪,枯枝落满雪花,本来是一片苦寒,但在诗人的想象里,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雪压冬林玉树琼枝的景象,与梨花盛开,花团锦簇,压枝欲坠的景象极为神似。诗人“妙手回春”,以花喻雪,匠心独运,将塞外冬景比作江南春景,构思奇巧,意境奇绝,充满了浪漫色彩,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板书设计: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学法指导:
1.阅读本文,要重点关注作者所作的欣赏示范,看看作者是如何引导我们去想象去欣赏作品的。你还可以学习这种方法,试着去欣赏其他的文艺作品。
2.通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从而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3.自读时,在课文中做好批注,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原始歌谣。
原始歌谣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社会,为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原始歌谣,源于先民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劳动口号,后随先民思维能力、发音器官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节奏呼喊渐为有意义的、富于韵调和节奏感的语言所代替,真正的诗歌(即原始歌谣)产生。因为口头集体创作,没有文字记录,绝大部分原始歌谣失传,古籍中偶有记载,也多为后人伪托。
2.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属于想象
(?https:?/??/?baike.?/?item?/?%E6%83%B3%E8%B1%A1?/?5134"
\t
"https:?/??/?baike.?/?item?/?_blank?)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符号
(?https:?/??/?baike.?/?item?/?%E7%AC%A6%E5%8F%B7?/?197"
\t
"https:?/??/?baike.?/?item?/?_blank?)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以他人的描述、说明、图示为想象发生发展的曾经,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新的形象,如读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头脑是出现了满山的枫叶在秋季红似春花的景象。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划分课文结构。
2.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3.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4.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油漆(
)
契合(
)
拘泥(
)
怅然(
)
桥tù(
)
一lǚ(
)
wǎn(
)如
驱qiǎn(
)
2.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拘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广阔辽远。
(4)__________: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集《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
(2)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应该怎样欣赏文艺作品?
(3)仔细揣摩下面的话,结合本文所学的鉴赏文艺的方法,写出你的想象过程。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文中勾画)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
3.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中标记)
二、内容解读
(一)第一部分(1-7)
1.第1段歌谣先于文字出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
2.第2段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3.第3段为什么说“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明确:
4.第4段文盲能唱出未记录的歌谣说明了什么?
明确:
5.第4段“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这一句有何作用?
明确:
6.1--4段是怎样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
明确:
7.第5自然段中“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8.文字一定能够将作者的感悟传递给读者吗?
明确:
9.第6、7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
10.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6段)
明确: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6段)
明确:
③“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7段)
明确:
11.在文艺方面,作者和读者有什么异同?试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明确:同:
异:
(二)第二部分(8-13)
1.第8段作者以一诗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明确:
2.文章的第8、9两个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3.简述
8、9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
4.文章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了想象力对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性,请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列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明确:
5.怎样理解第9段“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
明确:
6.11--13段作者以一文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明确:
7.谈谈你对第13段“改取海燕的态度,这是一种受用”的理解。
明确:
8.第13段作者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
9.结合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10.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来说明欣赏文艺作品要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三)第三部分(14)
1.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
2.赏析“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明确:
三、合作探究
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
2.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
四、写作特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让读者了解驱遣想象的方法,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前者强调将作品看作一幅画,后者强调生出一对想象的翅膀,带领读者驱遣想象理解作品。两个例子的结构类似,分析方法大致相同,结构条理清晰,脉络井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作者在论说文艺作品的意境和想象力的问题,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如“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就不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等语言就通俗易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举例论证。
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述应驱遣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的意境,先后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和赏析高尔基的《海燕》的例子,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比论证。
在列举两个事例的时候,作者都是先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然后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力,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
五、课堂检测
1.发挥想象补写句子。
月亮:从轻云中探出,让我们感受到了轻盈和皎洁;
高山:雄伟的高山在大地上高高耸立,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大和威武;
大海:从沉寂的海洋覆盖地平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风:清爽的轻风从枝头轻轻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梦想有多高远,舞台才可能有多么宽广。只要有生命,就应该有梦想;只要有梦想,生命才可能有价值。梦想是一个目标,一根支柱,一种信念。梦想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进的灯塔,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梦想是催发人们不断成长的动力,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生命枯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后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对下面这句古诗进行鉴赏。200字左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边塞一夜大雪,枯枝落满雪花,本来是一片苦寒,但在诗人的想象里,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雪压冬林玉树琼枝的景象,与梨花盛开,花团锦簇,压枝欲坠的景象极为神似。诗人“妙手回春”,以花喻雪,匠心独运,将塞外冬景比作江南春景,构思奇巧,意境奇绝,充满了浪漫色彩,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5~7段,回答以下问题。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1.第5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3.阅读选文,概括文艺作者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4.作者为什么说“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5.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的第6段提到了一般的论说文和记叙文,这有什么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学法指导:
1.阅读本文,要重点关注作者所作的欣赏示范,看看作者是如何引导我们去想象去欣赏作品的。你还可以学习这种方法,试着去欣赏其他的文艺作品。
2.通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从而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3.自读时,在课文中做好批注,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原始歌谣。
原始歌谣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社会,为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原始歌谣,源于先民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减轻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劳动口号,后随先民思维能力、发音器官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节奏呼喊渐为有意义的、富于韵调和节奏感的语言所代替,真正的诗歌(即原始歌谣)产生。因为口头集体创作,没有文字记录,绝大部分原始歌谣失传,古籍中偶有记载,也多为后人伪托。
2.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属于想象
(?https:?/??/?baike.?/?item?/?%E6%83%B3%E8%B1%A1?/?5134"
\t
"https:?/??/?baike.?/?item?/?_blank?)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符号
(?https:?/??/?baike.?/?item?/?%E7%AC%A6%E5%8F%B7?/?197"
\t
"https:?/??/?baike.?/?item?/?_blank?)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基本特征是以他人的描述、说明、图示为想象发生发展的曾经,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新的形象,如读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头脑是出现了满山的枫叶在秋季红似春花的景象。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划分课文结构。
2.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3.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4.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油漆(
)
契合(
)
拘泥(
)
怅然(
)
桥tù(
)
一lǚ(
)
wǎn(
)如
驱qiǎn(
)
2.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拘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广阔辽远。
(4)__________: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集《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
(2)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应该怎样欣赏文艺作品?
(3)仔细揣摩下面的话,结合本文所学的鉴赏文艺的方法,写出你的想象过程。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答案:
因为仅按照字面解释,仅仅是知道作者写了什么,却并不明白其中包含的意境,这是因为还缺少了想象这一环节。作者这样说,是为了强调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
(2)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悦。
(3)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7):详细描述了文字的记录功能,及文学创作中文字的桥梁作用。
第二部分(8—13):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明了想象在文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14):强化中心论点。驱遣我们的想象,享受文艺美感。
二、内容解读
(一)第一部分(1-7)
1.第1段歌谣先于文字出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歌谣的产生,需要想象的能力,这说明想象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
2.第2段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艺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了。
3.第3段为什么说“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明确:一部书、一篇稿子都是用文字记录的一种表现形式,若脱离了想象,感悟不到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内涵及思想感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些枯燥的记录符号,因此,表面上,书、稿都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4.第4段文盲能唱出未记录的歌谣说明了什么?
明确:人们的想象力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文艺也可不用文字做记录,文字记录是文艺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人们产生想象的依据之一。
5.第4段“文艺的门类很多,不止歌谣一种。古今属于各种门类的文艺,我们所接触到的,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文字的集合体。”这一句有何作用?
明确:由较早产生、较易理解的“歌谣”说到整个“文艺”领域,将“文艺作品”定位为“文字的集合体”,为下文论述奠定基础。
6.1--4段是怎样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
明确:文章开篇先介绍了文艺的产生,然后介绍文字产生后,文艺与文字“并了家”,最后介绍当纸笔以及印刷术发明后,文字完全成为文艺的集合体。而且文字不断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集合体。
7.第5自然段中“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比喻论证。把文字比作桥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中的作用。使论证通俗易懂。
8.文字一定能够将作者的感悟传递给读者吗?
明确:不一定,首先作者不一定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它受到作者水平的限制,有时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次读者对文字的兴趣、理解能力、理解角度和想象力等自身条件,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
9.第6、7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段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他们各自怎样通过文字传达所见所感和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的。
这两段文字是对上一段“桥梁”比喻的进一步诠释和阐述。也是为下面的举例论证做了理论铺垫。
10.怎样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6段)
明确: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是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②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6段)
明确:作者在创造之前无所见,这个“见”字,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
“见”字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观察,多积累;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③“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7段)
明确: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绝不是为了看到“冷冰冰”的文字。
11.在文艺方面,作者和读者有什么异同?试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明确:同:都借助文字来实现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都离不开想象思维。
异: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用文字传达他的所见所感;读者的努力是从符号到旨趣,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二)第二部分(8-13)
1.第8段作者以一诗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文章的第8、9两个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得不到诗句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3.简述
8、9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明确:这两段文字论述了在赏析王维的诗句时应怎样驱使我们的想象力。
首先从反面论述:如果从字面意义或从无用的画面推敲无用的问题,那么就不会领会诗句的意思。
然后从正面阐述:将诗句勾勒成一幅画面,然后推想“直”“圆”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这样就理解了诗句的意境。
第9自然段围绕着上面的举例,进一步论述,解释说明了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理解了作者的意境,就会得到一种愉悦。
4.文章第8自然段举例论证了想象力对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性,请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列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明确: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他两手上攀时的费力,甚至青筋突起;可以想象到两脚是挣扎着向上缩,通过想象,父亲的形象就在眼前真切起来,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的一片爱子之心,因而这段描写就非常感人。
通过驱遣想象,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作者父子之间那种真挚动人的情感。
5.怎样理解第9段“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
明确: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6.11--13段作者以一文为例,是如何阐述驱遣想象的?
明确:海燕→字面理解或提出问题→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化身海燕,想象画面→领会意境→死盯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
7.谈谈你对第13段“改取海燕的态度,这是一种受用”的理解。
明确:海燕不避“生活的战斗”,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才能“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躲避困难,逃避挑战的“缩头乌龟”是不可能得到这种受用的。
8.第13段作者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作者的文艺创作,并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也并不是自己的所见所感完全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而是有所选择,作想象的安排。我们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走进作者,进入作品的意境,还原他创作时的思想,才能和作者一样,获取审美的受用。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文字是传情达意的,一头连着读者,一头连着作者,借助于文字,读者便可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时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审美愉悦还是有的,因而也能获得受用,所以作者的这种观点太过绝对。我认为值得商榷。
9.结合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
10.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来说明欣赏文艺作品要驱遣我们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一诗一文为例,文艺类型多样,有代表性;另外诗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艺作品,深入浅出,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进而产生观点上的共鸣,更好地形成鉴赏能力。
(三)第三部分(14)
1.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内容上,强调鉴赏文艺的目的,并说明唯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在结构上,点题,总结上文,照应前文,使文章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2.赏析“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明确:这句话既承接上文,又点出鉴赏文艺的最大目的。“接受美感的经验”指的是驱遣想象去阅读,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意境。“最大”这一限制性词语用得准确,表明不排除有其他附加目的,但强调了这一目的最为重要。
三、合作探究
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2.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各自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
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四、写作特色
1.以诗文为例,结构条理清晰。
为了让读者了解驱遣想象的方法,作者以一诗一文为例,前者强调将作品看作一幅画,后者强调生出一对想象的翅膀,带领读者驱遣想象理解作品。两个例子的结构类似,分析方法大致相同,结构条理清晰,脉络井然。
2.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虽然作者在论说文艺作品的意境和想象力的问题,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如“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就不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等语言就通俗易懂。
3.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述应驱遣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的意境,先后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和赏析高尔基的《海燕》的例子,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比论证。
在列举两个事例的时候,作者都是先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然后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力,将自己融入到文字中,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驱遣我们的想象”是因为“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所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六、课堂检测
1.发挥想象补写句子。
月亮:从轻云中探出,让我们感受到了轻盈和皎洁;
高山:雄伟的高山在大地上高高耸立,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大和威武;
大海:从沉寂的海洋覆盖地平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风:清爽的轻风从枝头轻轻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博大和辽阔;让我们感受到凉爽和亲切)
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梦想有多高远,舞台才可能有多么宽广。只要有生命,就应该有梦想;只要有梦想,生命才可能有价值。梦想是一个目标,一根支柱,一种信念。梦想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进的灯塔,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梦想是催发人们不断成长的动力,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生命枯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是帮助人们不断成功的基石,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陷入泥沼;梦想是斩断人们前行障碍的利剑,如果失去它,人们就会困于荆棘。)
七、课后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对下面这句古诗进行鉴赏。200字左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边塞一夜大雪,枯枝落满雪花,本来是一片苦寒,但在诗人的想象里,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雪压冬林玉树琼枝的景象,与梨花盛开,花团锦簇,压枝欲坠的景象极为神似。诗人“妙手回春”,以花喻雪,匠心独运,将塞外冬景比作江南春景,构思奇巧,意境奇绝,充满了浪漫色彩,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课后导练】
阅读课文5~7段,回答以下问题。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1.第5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3.阅读选文,概括文艺作者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4.作者为什么说“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5.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的第6段提到了一般的论说文和记叙文,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第5段起到了总领下文的作用,总说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文字比作桥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与作者之间起到的重要的沟通作用。
3.先要感悟生活,然后再用文字描写生活,接着就要进行文字的修改,以求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4.因为文字仅仅是一座桥梁,读者通过它去了解作者的心情,去还原作者的所见所感。这才是读者阅读的真正目的。
5.因为一般的论说文和记叙文都有较固定的行文结构,缺少想象力,相对来说就显得刻板不生动。作者提到这两类文体,就是要与文艺类作品形成对比,突出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充满想象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chèn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佩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wǎn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chèn(
)托 怅然(
) wǎn(
)如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2分)?
(3)“旷远”中“旷”的意思是(
)(2分)
A.空而宽阔 B.心境开阔
C.耽误;荒废
D.长久
(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
B.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
C.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D.那意境是什么呢?就是不避“生活的战斗”。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分)
A.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符合)。
B.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久远)荒凉的印象。
C.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D.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于文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驱遣着想象来看,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
B.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就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C.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是否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D.无从得到这种受用的原因是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造成的。
6.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文字是一道桥梁。(
)
(2)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
)
(3)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
(4)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8.下面对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艺就是歌谣一类的东西,它产生于文字之后。
B.在印刷术出现之后,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
C.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这样就能鉴赏出作品的意境美。
D.我们鉴赏文艺作品,必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美,这是我们的最大目的。
9.班级举行“驱遣我们的想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12分)
(1)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2)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不少于100字。(4分)
(3)王宁要向大家介绍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下面是他的发言稿,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分)
[甲]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乙]艺术创作能否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
②[乙]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应将“
”改为“
”。?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5分)
爆款文章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李枚琦
①“爆款文章”是近几年兴起的名词,但若要追溯源头,我首先想到的是“洛阳纸贵”的典故。左思一篇《三都赋》,令众人争相传抄,与“不转不是中国人”的热度颇有几分相似。就在一百年前,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学和以鸳蝴派为代表的旧派小说齐头并进,各自在读者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
②但我们并不会用“爆款文章”去形容上述作品.为什么?
③“爆款”一词原指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景,强调的是其人气之高。当用“爆款文章”时,已经默认了文章的商品属性,但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文章的价值不局限于此。曹丕曾豪情万丈地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创作不仅是文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途径,更是他们扬名后世的方式。古有忧国忧民的屈原、杜甫,今有以笔为武器的鲁迅。这些熠熠生辉的文人,定义了国人对“文章”的印象。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如若文化产业以利益为导向,就势必要遵循商业市场的原则。作为爆款商品,某种程度上营销推广、销售数量比产品质量、售后反馈更重要。爆款文章中也不乏内容有深度的作品,但即便再深刻,也无法掩盖其商品的本质。反观屈原、杜甫和鲁迅的创作,与当今争夺阅读量和广告位的爆款文章一对比,差异显而易见。
④爆款文章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因特网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文章发表不必完全依赖于出版行业,申请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发文章。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使“写”的门槛已经低到几无筛选功能。而二十世纪初执笔为文的作家们,要么经过严格的旧学训练,要么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鲁迅曾自嘲,其母亲对张恨水小说的偏爱甚至超过了自家儿子的文章,但即使是作为旧派文学代表的张氏小说,其实也是非常漂亮严谨的章回体,在今人看来依然有其审美价值。另一方面,读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使文盲率大幅下降,但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依然形成了受众市场的趣味分层,爆款文章面向的恰好是基数较大的群体层。夺人眼球的标题、标新立异的观点、反主流的态度,也成了爆款文章的创作原则。它挑战的是读者价值观的极限.这种“挑战”也正是其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⑤常有人问:如何才能写出10W+的爆款文章?似乎没见过谁问如何才能成为乔布斯、马云或莫言。难道爆款文章真的门槛很低,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1.本文讨论的是“爆款文章”,作者为什么却先从《三都赋》等文章说起?(4分)
2.“爆款文章”诞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文章进行分析。(4分)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主要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分)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孙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碜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D.“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2.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4分)
4.像波德莱尔、蒲宁一样,我国文人也经常借助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给灵魂插上艺术的翅膀,为读者描绘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试着列举我国古代的一位文人和他相应的作品加以说明。(3分)
9.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chèn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佩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wǎn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chèn(衬)托 怅然(chàng) wǎn(宛)如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佩合 ”,正确写法是“ 配合 ”。(2分)?
(3)“旷远”中“旷”的意思是(A)(2分)
A.空而宽阔 B.心境开阔
C.耽误;荒废
D.长久
(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2分)
这难道不是一种愉快吗?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
B.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
C.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D.那意境是什么呢?就是不避“生活的战斗”。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中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前句“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这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所以应放在句号内。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A
)(2分)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B.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B?
)(2分)
A.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符合)。
B.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久远)荒凉的印象。
C.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D.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于文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2分)
A.驱遣着想象来看,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
B.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就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C.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是否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D.无从得到这种受用的原因是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造成的。
【解析】B.“就”改为“才”。C.两面失衡,删掉“是否”。D.句
式杂糅,删掉“造成的”。
6.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文字是一道桥梁。(
)
(2)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
)
(3)于是禁不住激昂地叫道:“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
(4)回头来看看海鸥、潜水鸟、企鹅那些东西,它们苟安,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
【答案】(1)比喻
(2)反问
(3)引用
(4)拟人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①一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解析】本语段提出“循环往复阅读”这一中心论点,③可作为第一句;⑤中有“这种”体现了与上句的衔接,可作为第二句;①④句讲了“循环往复阅读”的意义及必要性;②句有明显的总结作用,可作为尾句。
8.下面对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文艺就是歌谣一类的东西,它产生于文字之后。
B.在印刷术出现之后,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
C.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这样就能鉴赏出作品的意境美。
D.我们鉴赏文艺作品,必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美,这是我们的最大目的。
【解析】A项中文艺产生于文字之前。C项中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D项中“我们的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9.班级举行“驱遣我们的想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12分)
(1)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凉爽而惬意 , 为落叶送去亲切的问候 。?
冬天的雪, 慈祥而温厚 , 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
(2)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不少于100字。(4分)
示例: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染绿了草,碧绿了树。几只紫燕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绿色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挑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的意境来。
(3)王宁要向大家介绍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下面是他的发言稿,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4分)
[甲]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乙]艺术创作能否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展开 ”改为“ 展示 ”。
?
②[乙]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应将“ 能否 ”改为“ 要 ”。?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5分)
爆款文章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李枚琦
①“爆款文章”是近几年兴起的名词,但若要追溯源头,我首先想到的是“洛阳纸贵”的典故。左思一篇《三都赋》,令众人争相传抄,与“不转不是中国人”的热度颇有几分相似。就在一百年前,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学和以鸳蝴派为代表的旧派小说齐头并进,各自在读者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
②但我们并不会用“爆款文章”去形容上述作品.为什么?
③“爆款”一词原指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情景,强调的是其人气之高。当用“爆款文章”时,已经默认了文章的商品属性,但对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来说,文章的价值不局限于此。曹丕曾豪情万丈地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创作不仅是文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途径,更是他们扬名后世的方式。古有忧国忧民的屈原、杜甫,今有以笔为武器的鲁迅。这些熠熠生辉的文人,定义了国人对“文章”的印象。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如若文化产业以利益为导向,就势必要遵循商业市场的原则。作为爆款商品,某种程度上营销推广、销售数量比产品质量、售后反馈更重要。爆款文章中也不乏内容有深度的作品,但即便再深刻,也无法掩盖其商品的本质。反观屈原、杜甫和鲁迅的创作,与当今争夺阅读量和广告位的爆款文章一对比,差异显而易见。
④爆款文章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因特网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文章发表不必完全依赖于出版行业,申请一个微博或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发文章。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使“写”的门槛已经低到几无筛选功能。而二十世纪初执笔为文的作家们,要么经过严格的旧学训练,要么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鲁迅曾自嘲,其母亲对张恨水小说的偏爱甚至超过了自家儿子的文章,但即使是作为旧派文学代表的张氏小说,其实也是非常漂亮严谨的章回体,在今人看来依然有其审美价值。另一方面,读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使文盲率大幅下降,但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依然形成了受众市场的趣味分层,爆款文章面向的恰好是基数较大的群体层。夺人眼球的标题、标新立异的观点、反主流的态度,也成了爆款文章的创作原则。它挑战的是读者价值观的极限.这种“挑战”也正是其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⑤常有人问:如何才能写出10W+的爆款文章?似乎没见过谁问如何才能成为乔布斯、马云或莫言。难道爆款文章真的门槛很低,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1.本文讨论的是“爆款文章”,作者为什么却先从《三都赋》等文章说起?(4分)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爆款文章”特质的论述;与当今所谓的“爆款文章”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真正的好文章应该不仅仅在当时有着超高的人气,而且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能够扬名于后世。
【解析】本题考查对议论文开头段作用的分析能力。首先明确这一开头段写了什么——《三都赋》令众人争相传抄,新文学和旧派小说齐头并进。然后思考该段与下文内容(论述“爆款文章”特质)、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中心观点(真正的好文章应该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有什么关系。最后组织语言简洁作答。
2.“爆款文章”诞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文章进行分析。(4分)
爆款文章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因特网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文章发表不必完全依赖于出版行业,导致爆款文章的门槛很低。读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使文盲率大幅下降,但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依然形成了受众市场的趣味分层,爆款文章面向的恰好是基数较大的群体层。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主要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举例论证。列举屈原、杜甫、鲁迅等文人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创作不仅是文人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途径,更是他们扬名后世的方式。
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提出“爆款文章”这一话题,列举左思等人的作品,指出这些作品虽然人人传诵但人们不会用爆款形容它们这一事实,引发读者思考;然后采用摆事实、讲道理、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指出了爆款文章的特征——具有商品属性;接着从时代与读者两方面着手分析爆款文章诞生的原因;最后用反问的句式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爆款文章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分)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孙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碜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D.“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A项,文人的贫穷和其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之间并无因果关系,蒲宁的例子说明了想象力是生命中的宝贵奖赏,选项不符合文意。B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C项,“目光流连于……清香”不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2.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引用人物的诗文名句的作用的分析。首先要明确所引用的波德莱尔的散文诗的内容是什么,再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由此可知引用的第一个作用是用具体例子说明作者的观点,第二个作用便是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从表达效果上看,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突出文本的艺术魅力,展现出具体的色彩画面,从而突显出想象所具备的核心内涵。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3.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接诗和美的生命感受。②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索,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句话的重点在“这样的作品”“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作品”指的是文中作家靠想象创造出的唯美画面,在这句话的前面可以找到如下内容,“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在这句话的后面可以找到如下内容,“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根据这些内容,理解作答即可。
4.像波德莱尔、蒲宁一样,我国文人也经常借助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给灵魂插上艺术的翅膀,为读者描绘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试着列举我国古代的一位文人和他相应的作品加以说明。(3分)
【答案】示例:清代著名作家沈复《浮生六记》就是运用自己的内心想象,展现出人生的精彩华章,困苦压不垮其精神,反而激励其刻苦创作,困难给他想象的灵感,正是如此,才有了伟大巨著的诞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把握,如沈复创作《浮生六记》;司马迁创作《史记》等,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9.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可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限,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给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看见,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作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一要审题干的命题方向,二要审需要答什么,三要审答题模式。“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这里需要学生给出选择,是或否或者辩证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这是学生选择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无论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别人的认知,到了这里全是学生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要注意表述的角度,应从自身出发。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