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李自成从陕北发动起义,以“均田免赋”为号召,转战十余年,于1664年4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可惜他们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最终被满洲人击败。李自成传承了中国农民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促使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②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③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合作探究
东林党争
明《流民图》(局部)
1627年,澄城农民揭竿而起,拉开明末农民起义序幕。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被推为 “闯王”)、张献忠等纷纷响应。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
自幼家境贫寒却又不安于现状的闯王
李自成少年时也曾写过一首诗来借物咏怀。 《螃蟹诗》
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
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人物春秋
合作探究一
气候急剧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1.从材料中能看出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材料: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时,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风起。
合作探究二
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
2.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收,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大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合作探究三
李自成。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②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③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④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3.根据材料二和课本P85最后一段,学生抢答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支?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 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合作探究四
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京城,1644年,李自成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4.结合课本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基本史实。
材料三: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庸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农民起义的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号
攻克西安
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攻克北京
(1644年)
明朝灭亡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年)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努尔哈赤
皇太极
A
B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
八旗制度在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拓展
5.阅读教材P86,简述清兵入关情况。
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它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为以往之农民起义所不及。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