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
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圣:杜甫
01.
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02.
找意象,组画面
03.
掌握鉴赏诗歌规律
04.
理解并背诵诗歌
学习目标
目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体现了杜甫诗歌
“沉郁顿挫”的风格。
范读
任务:
1.正音、断句;
2.初步感受诗歌情感基调。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总体感受
凄楚
悲伤
悲愤
孤独
沉郁
顿挫
基调
任务:
自读
小组分工合作简单翻译诗歌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真恨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
总体感受:
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悲秋)
一读:理解诗意
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长江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萧萧
滚滚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答:1.
2.
前四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
静听:猿啸哀
悲凉
远望:落木萧萧
悲怆
俯视:长江滚滚
凄
凉
秋
景
图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
评价
规律总结:
规律
1.赏析诗歌步骤:
读---悟---译---找----析
2.赏析手法题答题步骤:
点手法---具体体现
情景默写:
背诵
1.杜甫《登高》中
“
”一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夔州特殊的秋景。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
,
”。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作业:
展开自己丰富想象,把《登高》前两联改写成写景抒情的片段。
作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