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1.用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答案B
解析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3,CH2CH—CH3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Br—CH3,CH2BrCHBrCH3再与NaOH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2-丙二醇。
2.现有转化过程:有机化合物XABAg。若有机化合物X与析出的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有机物X可能是( )
A.CH3Cl
B.CH3CH2Br
C.CH3CHBrCH3
D.CH3CH2CH2Cl
答案A
解析选项中各物质均为一元卤代烃,X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元醇A,A催化氧化得到一元醛B,B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若该有机化合物X与析出的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B为二元醛或甲醛,则A项符合题意。
3.(2020甘肃静宁第一中学高二期末)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HOCH2CH2OH),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取代 加成 水解
B.消去 加成 取代
C.水解 消去 加成
D.消去 水解 取代
答案B
解析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如下反应:CH2Br—CH3+NaOHCH2CH2↑+H2O+NaBr(消去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应),CH2BrCH2Br+2NaOHCH2OHCH2OH+2NaBr(取代反应)。
4.(2020江苏苏州五中高二月考)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的反应为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应用这一反应类型,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合成环丁烷的是
( )
A.CH3Br
B.CH2BrCH2CH2CH2Br
C.CH2BrCH2CH2Br
D.CH3CH2CH2CH2Br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CH3Br与钠发生反应生成的是CH3CH3,故A错误;CH2BrCH2CH2CH2Br与金属钠反应后可生成环丁烷,故B正确;CH2BrCH2CH2Br分子中含有两个溴原子,与钠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环丙烷或环己烷,故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CH3CH2CH2CH2Br与钠发生反应生成的是正辛烷,故D错误。
5.中学化学中下列各物质间不能实现(“→”表示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CH3CH2OH
CH2CH2
Al
C
b
CH3CHO
CH3CH2Br
Al2O3
CO
c
CH3COOH
CH3CH2OH
Al(OH)3
CO2
答案C
解析乙醇氧化可得乙醛,乙醛氧化可得到乙酸,乙酸被强还原剂还原可得乙醇,故A正确;乙烯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溴乙烷,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乙醇,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乙烯,故B正确;Al2O3不能一步反应得到Al(OH)3,C错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镁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故D正确。
6.(2020湖南株洲高二期中)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下:
玉米麦芽糖葡萄糖乙醇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麦芽糖属于二糖
B.可采取蒸馏的方法初步分离乙醇和水
C.1
mol葡萄糖分解成3
mol乙醇
D.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答案C
解析玉米中的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所以麦芽糖属于二糖,故A正确;乙醇与水相互溶解,二者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法分离,故B正确;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且1
mol葡萄糖分解生成2
mol乙醇和2
mol二氧化碳,故C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加入碘水后若不变蓝色,则淀粉完全水解,故D正确。
7.(2020北京朝阳区高二期末)一定条件下,欲实现下列物质转化,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转化
试剂
A
C2H5Br
CH2CH2
NaOH的乙醇溶液
B
C2H5OH
CH3COOH
酸性KMnO4溶液
C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
D
CH2CH—CH3
CH2CH—CH2Br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答案D
解析C2H5Br可以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生成CH2CH2,A正确;C2H5OH可以被KMnO4氧化为CH3COOH,B正确;苯可以和浓硫酸、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C正确;CH2CH—CH3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CH2Br—CHBr—CH3,D错误。
8.(2020山东济南章丘区第四中学高二月考)按以下步骤可由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结构简式: ,B中 (填“可能”或“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面。?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不可能
(2)②④ ⑦
(3)+H2O +2NaOH+2NaBr+2H2O
解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为,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则B为,B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C为,C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为,D与溴发生1,4-加成生成E,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为,F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1)E的结构简式为,B为,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
(2)反应①③⑤⑥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④属于消去反应,反应⑦属于取代反应。
(3)A→B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D是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2H2O。
1.(双选)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香豆素-3-羧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中间体X易溶于水
D.水杨醛的不饱和度是4
答案AB
解析水杨醛分子中含有苯环,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含有醛基,醛基中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选项A正确;香豆素-3-羧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中间体X的分子式是C12H10O4,中间体X属于酯类物质,难溶于水,选项C错误;水杨醛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1个醛基,不饱和度是5,选项D错误。
2.(2020安徽六安舒城中学高二期末)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可经三步反应制取,发生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 )
A.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C.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D.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先发生取代反应,溴原子被—OH取代得到,然后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最后被强氧化剂氧化可得,发生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3.双酚A也称BPA,常用作塑料制品的添加剂,但使用含有BPA的食品包装容器会影响婴儿的发育和免疫力。下图表示双酚A可以发生的两个反应,下列有关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8O2
B.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C.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
D.双酚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B
解析由双酚A的结构简式可知,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A错误;双酚A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中只有羟基一种官能团,B正确;双酚A中含有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原子共面,但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其中一个饱和碳原子与所连的4个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所以双酚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错误。
4.(2020安徽安庆高二上学期期末)用有机物甲可制备1,3-环己二烯(),其反应路线如图所示:甲乙丙。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名称是苯
B.乙的结构简式为
C.有机化合物丙难溶于水
D.反应④为消去反应
答案A
解析由甲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碳骨架结构不能变,故甲应为环己烷,故A错误;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氯代烃发生的是消去反应,产物是环己烯(),故B正确;由B分析可知,乙的结构简式为,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环己烷,该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故C正确;反应④为1,2-二溴环己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故D正确。
5.有下列三种有机化合物,实现它们之间相互转化所选试剂(均足量)正确的是( )
选项
a转化为b
a转化为c
c转化为b
A
NaOH
Na
CO2
B
Na2CO3
NaOH
HCl
C
NaHCO3
NaOH
CO2
D
NaHCO3
NaCl
HCl
答案C
解析向a溶液中加入NaOH,既能与—COOH反应,又能与酚羟基反应,a直接转化为c,A不合题意。向a中加入Na2CO3,既能与—COOH反应,又能与酚羟基反应,a直接转化为c,B不合题意。NaHCO3只能与—COOH反应,向a溶液中加入NaHCO3可实现a→b的转化;NaOH与—COOH、酚羟基反应,可实现a→c的转化;向c溶液通入CO2,只能与—ONa反应,可实现c→b的转化,C符合题意。向a溶液中加入NaCl,不能实现a→c的转化,D不合题意。
6.(双选)(2020安徽安庆高二期末)我国科研团队发现苯乙烯与开链醚可实现如下的转化反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属于芳香烃
B.N的同分异构中可能有醛类化合物
C.P分子中只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D.若R1、R2均为甲基,则P的分子式为C12H16O2
答案BC
解析M的结构由苯环和碳碳双键组成,属于芳香烃,故A正确;N的分子结构中R1、R2代表烷基,则N分子是饱和分子,则其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醛类化合物,故B错误;根据图示,P分子中含有羰基、醚基两种含氧官能团,故C错误;若R1、R2均为甲基,由P的结构简式可知,P的分子式为C12H16O2,故D正确。
7.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下列反应①~⑥是其合成过程,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注明。
A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试剂X是 ,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合成路线中设计③⑤两步反应的目的是 。?
答案(1)
(2)+NaOH
+NaCl
(3)酸性KMnO4溶液 酯化(取代)
(4)+HI
+CH3I
(5)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解析根据反应②后产物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反应②是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由于反应④中将—CH3氧化为—COOH,所以试剂X为酸性KMnO4溶液,反应③为保护—OH,反应⑤为重新生成—OH;反应⑥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8.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四种物质: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 ;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 (填标号)。?
a.Br2/CCl4溶液
b.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 。?
(3)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化合物):
淀粉A乙醇乙烯B乙
A的分子式是 ,试剂X可以是 。?
(4)+RCl+HCl(—R为烃基)
已知:
+H2↑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碳碳双键(或) ac
(2)CH2CH—CH2—CH2—COOH
(3)C6H12O6 Br2/CCl4(或其他合理答案)
(4)+CH3CH2Cl+HCl
(5)
解析(1)甲中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酯基,其中不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甲中含有的碳碳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2)由于不能含有甲基,所以碳碳双键只能在末端,故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2COOH。
(3)由已知信息和框图转化关系可知,A为葡萄糖。乙烯与溴加成得到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可得乙二醇。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试剂X可以是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根据已知信息,利用逆推法:+CH3CH2Cl;CH3CH2ClCH2CH2+HCl。
(5)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说明丁中含有酚羟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110-94=16,因此丁分子中还含有一个氧原子,故丁是二元酚,又因为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所以只能是对苯二酚,其结构简式为。
9.A(C6H6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树脂、医药等。以A、B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合物F的路线如下。
(1)A的名称是 ;B的结构简式是 。?
(2)C()中①~③羟基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D的结构简式是 。?
(4)1
mol
F最多可以与
mol
NaOH发生反应。?
(5)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则E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1)苯酚 OHC—COOH
(2)③>①>②
(3)
(4)3 (5)(或)
解析A与B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根据A的分子式(C6H6O)及C的结构简式可知A是苯酚,其结构简式是,B是OHC—COOH。C与CH3OH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的D为,D与浓氢溴酸再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的F为;若E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说明是两分子或三分子的C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或。
(1)A是,名称是苯酚;B的结构简式是OHC—COOH。
(2)C()中①~③三个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③>①>②。
(3)D的结构简式是。
(4)F()中含有一个酯基、一个酚羟基和一个溴原子,所以1
mol
F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发生反应。
(5)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或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