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9 09:1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第一篇章 前奏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材料一:
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怠政奢侈,追求享乐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材料二:
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2.节度使势力膨胀,集财政权、行政权和军权于一身,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
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
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
755年在范阳起兵,称“大燕”皇帝;
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3.安禄山势力过于强大,
威胁中央政权
第二篇章 惊雷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唐、回纥军反击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一、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 兵
唐玄宗入蜀
平息叛乱
马嵬坡兵变
____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叛。
_______叛军势如破竹,攻占洛阳。唐玄宗猜疑大将,指挥失误,又致_________失陷,叛军兵临长安城。唐玄宗慌忙逃往________避难。
_______一行逃至马嵬坡,随行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迫使唐玄宗下令缢死杨贵妃。太子______北上即位为唐肃宗,主持平叛。
757年,唐朝在回纥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但不久后安禄山旧部史思明既降唐而后又造反。
________年,唐朝才平息这场持续8年的叛乱。
755
安禄山
潼关
四川
唐玄宗
李亨
763
想一想
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材料一: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家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各奔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
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太监升级打BOSS——宦官专权
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
皇帝老儿,咱俩
到底谁听谁的,
嗯?!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
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
活不了!
第三篇章 终结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1、背景:
2、经过:(视频了解)
3、结果:
快速阅读
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②人民赋役繁重,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但起义被镇压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907年)
朱温
第四篇章 延续
问君能有几多愁
乱世纷争几时休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指的是哪些政权的更替,在什么流域?
2、十国是哪十国?都在南方吗?
3、五代十国的分裂是唐代什么局面的延续?
藩镇割据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动荡不安
南方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画面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
统一
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但在纷乱之中,有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这种趋势是什么?
回望唐玄宗的一生:
他的前半生是个英雄,人到晚年却是个狗熊;
他的前半生活得伟大,人到晚年却活得憋屈;
他的前半生唱《霓裳羽衣》,
人到晚年却只有《长恨歌》。
他将大唐带到巅峰,
又亲手将大唐推到谷底。

让历史照进现实
唐玄宗留下的警示:一个人,越是位高权重,如果自私自利、贪图享乐,对国家的危害就越大。
我们要永远保持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方能美丽
1.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2.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  )
A. 黄巾起义 B. 玄武门之变 C. 陈桥兵变 D. 安史之乱
3. 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C.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
B
D
D
4.“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
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辽宋夏金 D. 五代十国
5.下列关于唐朝后期历史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B.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推翻了唐朝;
C. 唐朝政权被后梁政权取代;
D.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6.“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D
B
A
7、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D.安史之乱的发生
8.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够反映唐玄宗统治后
期景象的是(  )
A. 贞观服右治,开庭辨视听
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 )
A、农民战争 B、统一战争
C、叛乱战争 D、兼并战争
C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