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趣味耐久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趣味耐久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1-19 17: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趣味耐久跑》教学设计
水平二 三年级
学校名称:成都市天府新区第四小学
上课教师: 苏穆然
指导教师: 游富渝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秉承生命教育理念,落实体育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 “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线、技能教学为载体”的“悦动创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动”的兴趣入手,通过 “疑”、“戏”、“评”、“练”等活动环节进行动作技能的学练与提升。整个课堂贯穿游戏活动,使学生自主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运动参与、技能学练、合作创新所带来的运动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各种身体活动中得到发展,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以中小强度用较长的时间跑完较长的距离,发展耐久力的一项周期性运动。它简单易行、锻炼价值高,对学生心肺系统机能的锻炼具有其他运动不可比拟的作用,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运动。三年级耐久跑教学是在一、二年级走跑交替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自然跑动与呼吸配合的基础上,学习调节跑进速度,合理分配体力,为水平三的进一步学习耐久跑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耐久跑有了初步的了解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望高,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练中来。但心肺功能还相对较弱。学生意志力还有待提高,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心存畏惧。所以在教学中融入学科知识,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联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耐久跑练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难点:跑的节奏与呼吸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方法,知道正确的耐久跑姿
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跑的姿势,发展速度、灵敏、协调和一般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营造团结合作,坚持不懈和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 ?
六、教法学法
采用“游戏激趣导入法”、“情境教学”、“小组练习”、“团结协作法”、“启发探究法”、“目标激励法”、“表扬促进法”等方法,使整个课堂运用具有启迪性、趣味性、合作探究性、生命性、发展性。
七、设计思路
本课以游戏为载体,将耐久跑合理分配体力的方法有机渗透其中,通过学生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改变练习耐久跑时的枯燥、学生情绪紧张的状况,提高学生心肺耐力。使教学不仅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塑造起优秀的运动品德。
八、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热身激趣——技能巩固——演练提升——放松身心

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耐久跑
课 时 内容 重、难点 教学
目标 主要教学
手段、方法 预计练习密度与强度
1 走跑交替600—800米 重点:勇敢的完成任务。
难点:在跑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发展学生跑的一般耐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培养吃苦耐劳,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路线、步伐节奏与呼吸配合)。
学生分组,在组长带领下听信号进行练习。 密度:45%—50%
平均心率:125—140次/分
2 定时跑 重点:在跑动中加深呼吸(吸气用力,呼气自然)。
难点:能在一定速度下坚持3分钟。 在上一次课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保持速度,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强调跑的步伐节奏与呼吸的配合。
学生分组(快、慢)自主进行3分钟;练习。 1、密度:45%—55%
2、平均心率:140—160次/分
3 耐久跑 重点:正确使用呼吸方法
难点:跑的节奏与呼吸的协调配合 学生在耐久跑中调节跑进速度,合理控制跑速分配体力。
巩固耐久跑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 游戏法,讲解示范法。
分若干组完成游戏任务,结合音乐控制跑速。 1、密度:50%—55%
2、平均心率:140—160次/分
4 400米跑考试 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 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身体体质状况,为以后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强调跑的步伐节奏与呼吸的配合。
提醒跑步节奏与体力的合理分配。
分组进行准备。
进行考试。
总结考试情况。 1、密度:30%—40%
2、平均心率:130—160次/分
《趣味耐久跑》
教学内容 趣味耐久跑 教授年级 三年级 课时 第三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方法,知道正确的耐久跑姿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跑的姿势,发展速度、灵敏、协调和一般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营造团结合作,坚持不懈和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
重点 合理分配体力和正确使用呼吸方法
难点 跑步的节奏与呼吸的协调配合
教学 过程 学习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流程 组织 时间 强度
趣 味

课 一、课堂常规
二、引入课题 1.师生问好,检查着装
2.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3.安排见习生
4.强调安全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
向教师问好
认真听教师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要求。 集合问好
宣布内容
引入课题
△ 1分钟 小
设计 意图 1.开课,师生互问好,熟悉学生 2.加强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
技 能

练 三、激趣导入——介绍呼吸方法,摆臂练习 1.讲解激趣,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2.讲解示范‘二步一吸,二步一呼’的呼吸法。
3.及时评价,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4.提示重点,强调
难点,布置任务
5.增加难度, 调控课堂 1.认真听讲解,仔细看示范
2.按要求站队进行练习.分组练习,体验动作
3.挑战难度,树立信心
4.练习认真,注意安全
1.以长途旅行进入课题,引出呼吸方式
2.介绍呼吸方式
3.学生原地踏步体会呼吸方式
4.热身跑体会呼吸方式

3分钟 中
设计意图 通过对摆臂和呼吸的学习纠正,最大限度的减小学生在耐久跑过程中出现的腹痛、肩关节酸痛等发生的概率,为之后的耐久跑练习提供条件。
热 身

趣 四、热身操

口令指挥
调整队形
3.动作规范
1.学生做准备活动
2.动作正确、练习认真,节奏感强、有力度
1.组织学生跑步到达指定位置
2.各队组长带领学生做热身操




△ 3分钟 小
设计 意图 通过热身操使学生身体能快速、充分地到达热身效果,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 练

升 五、“贪吃蛇大作战” 1.讲解示范,划分场地区域
2.布置练习任务指导练习,
3.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4.在第4轮时,提醒学生摆放位置尽量对角且分散摆放,给多少增加难度
5.第五轮同1、2轮
1.有节奏,有序的按照规定路线进行耐久跑练习
2.在跑动过程中注意前后间距
3.按要求进行标志物的摆放,给对手增加最大的难度
4. 练习认真,注意安全 1.第一轮学生按标志物序号依次进行跑动
2.第二轮交换场地练习
3.第三轮组织学生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按跑动顺序依次拿回标志物
4.第四轮学生按顺序自主进行标志物摆放
5.第五轮交换场地练习 30分钟

设计 意图 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对耐久跑的练习,把枯燥乏味的耐久跑与游戏结合起来,同时加入其它学科问题,促进学科整合。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摆放,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参与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开展竞赛机制,使得不同组别之间形成了竞争对抗,不自觉的提高自身速度,在一定速度下保持队伍的整齐性,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放 松

心 六、放松练习
七、下课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课堂小结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领做放松活动
2.清点人数
3.师生评价
4.下课与同学再见
5.安排学生收拾场地,归还器材 1.跟随教师认真做放松活动
2生生互评本课学习情况
3.聆听教师的总结
4.下课与老师再见
5.帮助老师归还器材
要求:
1.聆听教师点评
2.大胆评价同学课堂表现
3.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1.放松,集合整队
2.点评,小结
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5.回收器材
6.师生再见



△ 3



设计意图 通过评价机制,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预计练习密度 50%-55%
预计平均心率 140-160次/分
场地器材 田径场 标志桶若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