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观察物体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09:5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物体(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视频《盲人摸象》。思考:同学们,为什么每个盲人摸到的象都是不一样的呢?
2、分别出示玩具汽车三个面的照片。这些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引出仰视、俯视和平视。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同学们刚才都在用眼睛很仔细地看,我们把用眼睛仔细地看叫做“观察”,观察的对象叫做物体,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讲授】
1、分发小熊,贴照片(老师在上课前给小熊拍了四张照片(贴),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并思考: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到小熊的什么?和黑板上哪一号照片相同?)
2、引导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四张照片(引:你能用这句话“我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面”来说一说吗?你是怎么判断的?(或者)你怎么认为它是前面?)我们把从小熊的前面看到的这一面叫做正面(前面),从小熊的正面我们看到了小熊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谁还想来说说?(“后面”的教学与“前面”类似)哪些同学看到了2号照片呢?举手一下。(提问一生)......你是怎么判断的?哪些同学看到了3号照片?(提问一生)你又是怎么判断的?我们就把看到小熊的这两个面称为侧面。
3、提出问题:(2号和3号的照片看起来非常像,你们是怎么区别的?有什么方法吗?)板书两个方法.
4、出示:比比谁的反应快(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待会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照片快速思考,这是从哪个位置上看到的,就立刻站到那个位置上)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熊,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过渡:有四个小朋友正在观察一辆卡车,他们分别看到了卡车的哪一面?这道题也是我们课本第68页的习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铅笔连一连)
5、通过“卡车问题”巩固难点(引导学生:用了什么方法判断、判断的理由--口述)===“模拟”(你是从哪里判断出他看到的是正面呀?你来说说小丽吧)
6、总结:四个面、两个观察方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练习】
出示各关卡:
第一关:比比谁的眼力好
第二关:给大象拍照
第三关:观察电冰箱
第四关:猴子的新房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一)
2556510255270
正面
观察物体 侧面
后面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