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身上的尺子>> 课型 实践活动课
教者
课时 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2、在实际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量一量
操作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就和长度单位有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量一量
板书课题中的量一量
(一)、量一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大家还认识他们吗?
看来同学们对这些测量工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什么测量长度需要这么多不同的工具呢?
了解了测量工具,接下来我们用这些工具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出示数学书第88页主题图:这些测量工具可以测量我们身边很多物体的长度。你想测量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记录。完成记录单(一)
汇报测量结果
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连线
初步感知各种测量工具的不同用途。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记录
完成记录单(一)
汇报测量结果。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比一比
估计
总结归纳
闭眼想——老师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请同学们闭眼想一想它的实际长度。
用手比——请同学们读黑板上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边读边用手比一比长短。
(二)比一比
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已经会量一量了,请吧手中的尺子都收起来,那你们会比一比吗?老师考考大家。板书
出示: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示图)一名同学用手比,不够长。引发思考:
一条6米长的大鳄鱼的长度和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差不多?
教师小结:我们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可以作为一把尺,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一把尺。
同学们既会量一量了,又会比一比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些测量标准表示出一些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呢?(出示图片)
请学生读题:选择下表中的一种动物,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
谁来说说,你选了哪个动物?测量的标准是什么?测量的结果怎么样?
谁跟他选的动物一样,但测量标准不一样,也来说说。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测量,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闭眼想
用手比
演示后交流
请5名小朋友手拉手演示大鳄鱼的长度。
小组内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比一比,在记录单二上填一填。
全班汇报
自由发言
板书 设计 身上的尺子
肩宽 大约30厘米
身高 大约1米30厘米
一庹 大约1米20厘米
教室的宽 大约5米20厘米
一拃 大约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