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片吗?
1.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屏幕打出两张从教室前后拍的照片)
2.提问: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你从哪看出来的)
那另外一张照片是从哪面拍摄的呢????????
?先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名交流。
小朋友的观察力真不错,不过老师有个疑问
3.提问: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4.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5.揭题:
恩,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事物,实践感知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了一个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呢,看,它是谁呀?
1.观察实物
(1)确定方向
师:(拿出小猴)大家欢迎吗?一起来看看我们要和小猴做什么吧!
活动一:播放视频讲解活动要求。
生根据要求在小组内自主观察。
提问:①号小朋友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
(课件出示4张照片)师:你们能根据这位小朋友的描述找到对应的照片吗?
(放大对应照片)追问:你知道这张照片是站在小猴的哪面拍摄的吗?(板书:前面)
③号小朋友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猴的样子吗?其他小朋友能找到对应的照片吗?
(放大对应照片)追问:你知道这张照片是站在小猴的哪面拍摄的吗?(板书:后面)
②号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你们选对照片了吗?
④号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的?对应哪张照片呢?
追问:②号和④号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样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那②号小朋友的照片应该是站在小猴的哪面拍摄的呢?④号呢?(板书:左面?右面)
(2)观察小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
师: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猴的一个面,想不想从其它三个位置观察小猴?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活动要求。
活动二:播放视频。
师:看明白了吗?视频中的小朋友只换了1次座位,我们想观察其它三个面,要像这样换几次呢?(按要求小组活动)
?
2.观察图片上的物体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从小猴的前后左右进行了观察拍照,书上的小朋友也为小猴拍了照片,你能把每人拍的照片连一连吗?
3.小结:通过刚才给小猴拍照的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追问:拍的是同一只小猴,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都不一样呢?)
(板书:位置不同????形状不同)
三、 巩固深化,课外拓展
1.(小猴为了感谢大家给它拍照,邀请了我们一起做客,瞧,汽车来了)出示汽车图
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生独立完成)
交流:第二个小朋友看到的是汽车的哪面呢,从哪可以看出?
你是怎样来区分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的呢?
2.?(来到了小猴家,小猴给小朋友们展示了它最喜欢的飞机模型)出示飞机模型图
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分别是哪一幅图呢?在(?)里填序号。
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3.师:今天大家学得都特别的认真,特别的带劲。大家也有点累了,就让我们休息一会儿,听一个小故事,放松放松。
播放录像——《盲人摸象》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盲人之所以说的不对,原因是摸到大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小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观察物体”,那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