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9 11: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说一说
你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小组成员分工
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我们小
组决定根据喜好和特长分工如下:?????
乐观开朗、善于交流的XX和XX,负责的是访问调查及记录任务
擅长电脑操作的XX,负责的是上网查阅资料
思维敏捷、有美术功底的XX负责的是版面设计
人缘好、善于表达的XX,负责的是分工与汇报小组活动
农历腊月
1,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 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第八小组)
农历正月
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正月十五 ,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
正月十八,落灯日
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第一小组)
农历二月
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第二小组)
农历三月、农历四月
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三月初三 ,上巳节 ,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明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四月初一,祭雹神
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四月初八 ,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第三小组)
农历五月、农历六月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五月十三,雨节
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六月初六,晒衣节,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第四小组)
农历七月、农历八月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八月初一,天医节
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八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第五小组)
农历九月、农历十月、农历十一月
1.九月初九 ,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禹的诞辰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
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
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
(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
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
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
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
12月22日前后。
(第六小组)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以及翻阅相关书籍,我们了解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节;白族的火把节;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第七小组)
想一想:
说了这么多节日,你能不能自己分析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哪些文化相关?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有义务的。做出自己一份努力,更不妨有自己的一份创意。赋予这些节日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符号,让这些节日真正植根于国人心中。
对不少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等洋节,我们也不必过于反感,毕竟,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这些洋节也给大家带来了愉悦、舒缓了情绪,也带来了一些新鲜的节日感受。在‘洋装’下跳动的依然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没有必要“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实现双赢。
情感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时强调指出,“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