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 部位略扁的
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相差
很少,只差了 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 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千米。
两极
21
6371
4万
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形状:
(1)所有的纬线都是 ;
(2)所有纬线的长度 ;
(3)纬线指示 方向。
2、纬度:
(1)赤道的纬度是 度;
(1)南北两极的纬度是 度;
(2)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 。
(3) 北半球是北纬,用 表示;
(4) 南半球是南纬,用 表示。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 为低纬度;
(2) 为中纬度;
(3) 为高纬度。
圆
不相等
东西
0
90
增大
N
S
00--300
300--600
600--900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
(3)经线指示 方向。
2、经度:
(1)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 ;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 度;
(3) 以东的为东经,用 表示;
(4) 以西的为西经,用 表示;
(5)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
逐渐 。
半圆
都相等
南北
本初子午线
180
增大
E
W
半球的划分
1、 根据西经 和东经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洲和 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2、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200
1600
非
欧
赤道(00)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逆时针
顺时针
昼夜交替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自西向东
一年
昼夜长短变化、季节变化和五个温度带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
3、热带有 现象;寒带有 现象。
太阳热量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
极昼极夜
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
2、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内容就越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 ,内容就越 。
4、1/1000000比例尺 1/100000000比例尺。
小
小
详细
大
简略
大于
练 习
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500千米
C、0 50 千米
1:500000
1:50000000
1:5000000
A的比例尺最大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辩方向。面对地图,通是 ;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 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
技巧: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
北方
经纬线
南北
东西
大洲和大洋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州
北美洲
南美洲
太平洋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北冰洋
南极洲
印度洋
各洲的分界和主要海峡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州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马六甲海峡
土耳其海峡
测 试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 ;最大的洋是 ;
2、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
3、被三大洲环绕的洋是 ;
被三大洋环绕的洲是 ;
4、亚欧两洲的分界是 山、 河、
山脉、_____________海峡。
亚非两洲的分界是 ;
南北美洲的分界是 。
亚洲
太平洋
南极洲
北冰洋
南极洲
乌拉尔
乌拉尔
大高加索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土耳其
板
块
运
动
1、地球表层由 大板块组成;
2、板块不断运动,形成大陆 ;
3、板块与板块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地球上的两大地震火山带是: 地震
火山带 和 地震火山带。
六
漂移
交界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
洲
板
块
南极洲板块
美
洲
板
块
太平洋板块
世界地形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科
第
勒
拉
山
系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东欧平原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三、天气和气候
天气:
气候:
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
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分析:下列的几种说法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2、昆明四季如春。 ( )
3、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
气温下降6—80C。 ( )
天气
气候
气候
天气
三、气候:气温变化规律
影响气候(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
气温的变化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一天中
一年中 南半球
北半球
主要因素 气 温 降 水
纬度因素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正午过后(约14点) 日出前后
陆地 1月 ; 海洋 2月 陆地 7月 ; 海洋 8月
陆地 7月; 海洋 8月 陆地 1月 ; 海洋 2月
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
西岸少
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少, 沿海多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从全球范围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大致从赤道向 两极逐渐降低。这可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纬度。
测试
1、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最低气温出现在 ;
2、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部分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
球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3、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
做该地的 。
正午过后(约14时)
日出前后
7
1
1
7
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
1、世界各地的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 ;
2、随海拔的增高,气温会逐渐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下降 0C;
3、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 ,冬季陆地
的气温比海洋 ;
4、这是因为陆地受热 ,放热 ;海洋受热 ,海
洋 。
降低
下降
0.6
高
低
快
快
慢
慢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
2、两极地区降水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大陆东岸 ;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
多
少
少
多
多
少
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
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
世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
热
带
{
温
带
寒带
全年高温多雨
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终年炎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温暖湿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终年严寒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上海
北京
罗马
伦敦
乌鲁木齐
亚欧大陆北部
南极洲 格陵兰岛
东非高原
高寒、降水少
青藏高原
测试
[选择填空]下列地区,分别属于:
A.全年多雨、B.全年少雨、C.夏季多雨、D.冬季多雨、C.常年湿润
1、地中海沿岸 ( )
2、赤道地带 ( )
3、大陆东岸(300N—400N)的中国北方地区 ( )
4、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地区 ( )
5、大陆西岸( 300N—400N)的欧洲西部 ( )
冬季多雨
全年多雨
夏季多雨
全年少雨
全年湿润
A B C D
图中位于热带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图中位于寒带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A和B地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是 ℃和 ___℃。因此,气温曲线越弯曲,气温年较差(气温变化)越 。
从气温变化看:A地是四季分明,B地是 ,D地是 。
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B
D
全年高温
全年低温
一月气温高,七月气温低
C
20
5
大
终年炎热
终年寒冷
A B C D E
降水特点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全年湿润
代 号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44 62 78 106 122 158 134 126 15 67 48 36
气温(℃) 3.5 4.6 8.3 14.0 18.8 23.4 27.8 27.7 23.6 18.0 12.2 5.8
根据上表某地各月气温、降水资料,绘制这一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A
C
D
B
E
地球上每年排放的CO2(二氧化碳)达50亿千克,其中15亿千克被海洋吸收,10亿千克被森林吸收,其余25亿千克留在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加5%~10%,造成温室效应的CO2等烟尘会增加45%~90%,气候温暖化更加严重。气象专家预测,到2050年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5℃,2100年升高3℃。随着气温的升高,两极冰雪部分融化,到那时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20~140cm,给沿海国家和城市带来被淹的灾难。
材料说明,全球气候有 趋势,这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_______等烟尘,产生“ ”造成的。你知道它的后果吗?
(2) 你认为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大气中的CO2?(至少说2条)
① ;② 。
变暖
CO2
温室效应
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给沿海国家和城市带来被淹的灾难
使用替代能源
植树造林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 、 ,
所以要控制 ,做到 ;
3、人口的增长要与 、 的发展相适应,
与 、 相协调;
过快
过多
人口数量
有计划地生育
社会
经济
环境
资源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用人口密度表示:
人口密度=某一地区的总人口÷总面积(人/千米2)
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四大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交通堵塞、饥饿贫困、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等)。
2、人口增长过慢:社会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3、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利 弊
——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欧洲、中东地区、非洲北部、北美洲大部及大洋洲东南部
非洲南部及大洋洲北部
亚洲、南北美洲北部
五、世界的三大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世界的三大宗教
人类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先有乡村聚落,然后才有城市聚落。早期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由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聚落的景观、建筑等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聚落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聚落的保护。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