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突破方法:借助模拟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小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图意。
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零花钱的,有存钱的习惯吗?存钱可以做什么?
老师小结: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盒里的模拟人民币跟同桌说说你认识的人民币有哪些?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多种人民币的。
学生自由发言。
2、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面值的大小、图案、颜色上来记住。(纸币背面图案:100元人民大会堂、50元西藏布达拉宫、20元桂林山水、10元长江三峡、5元泰山、1元杭州西湖)
3、教师介绍人民币上有少数民族人民和毛主席的头像,每个民族都应相亲相爱,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将来长大了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3)、教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把人民币分类,学生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1、有的把纸币分为一类,把硬币分为另一类。
2、有的把分币分为一类,角币分为一类,元币分为一类。
老师利用课件展示第2种分类的过程与结果。
a、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b、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5角)
c、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观察上面的人民币,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3、学生通过给人民币分类观察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三、活动:换钱中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例2)
1、老师这里有一块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归纳,师板书:1元=10角。
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游戏?:???
?1张1元可以换(?????)5角。
?????????????????1张1元可以换(??????)1角。
1张5角可以换(????)张1角。
1角可以换(???)1分
???????????????????2个5分可以换(???)个1角
?????????????????……
(2)同桌换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分别拿两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兑换。(学具中的模拟人民币)
(3)、学生独立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通过换钱活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巩固练习。
1. 写出下面的钱数。
2、1角=(???)分???20分=(????)角???1元=(????)角
???10角=(???)元???40角=(????)元???5元=(???)角
3、模拟购物。
进入小小超市的文具店去购物。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有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文具盒5元/个、铅笔5角/支、练习本1元/本、)
指名一人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分组当顾客来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的的购买方法。(渗透:购物时我们应该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五、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过得真快呀,你们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真棒!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在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我们从小要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要养成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纸币 、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