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包身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包身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9 17: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包身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2、联系实际,把握文章的时代内涵和人文内涵,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增强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把握文章的时代内涵和人文内涵,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增强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大家看图片,这是哪个年代,那个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上海博物馆去研学,一起感受一下包身工的命运。下面就开始我们的研学之旅,请同学们齐读目标(多媒体)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两个目标,我们需要进行三个学习任务二、文本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再现包身工的生活场景,感受其悲惨的生活境遇。
1.师问:让我们随着夏衍,到东洋纱厂看一下包身工的生活场景。请快速阅读文章相关段落,概括作者看到了那些场景?(3分钟交流讨论)
生答:场景一:包身工起床的情景;
场景二:包身工早饭的情景;
场景三:包身工上工的情景;
2.师问:你能否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些情景的特点?
生答:场景一(1-7):住处乱,挤,脏。(恶劣的居住条件)场景二(12-14):饮食质量差、数量少、环境差(恶劣的饮食条件)场景三(23-32)::面临音响、尘埃、湿气的三大威胁,遭到“拿摩温”(工头)和“小荡管”(巡回管理的上级女工)毒骂和殴打,带工老板的殴打、饿饭、吊起、关黑屋(恶劣的工作环境)3.师问:从如此恶劣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包身工过着一种正如文中称呼的如“猪猡”般的非人的生活;除了三个场景的描写,文中还集中描写了两个典型人物,是谁?对,是芦柴棒和小福子。例如详细描写了“芦柴棒”生病后被逼上工的情景,小福子被拿摩温殴打、受到“文明的惩罚”的情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答:芦柴棒、小福子是所有包身工的缩影,她们的遭遇是所有包身工的遭遇,重点详细地写他们更能表现所有包身工非人的境遇。师点评:分析的很到位,这是本文选材的特点:点面结合。
(多媒体投放,生齐读深入了解)面就是对三个场景的概括性的叙述,在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的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他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地表现。所谓的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典型的细节,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这个人物。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4.师问:文章通过对包身工生活场景的”面“的概述及包身工的典型代表”芦柴棒“小福子的“点”刻画,让我们全面的了解了包身工这类人遭受地非人的境遇。世上大抵可以形成一种现象的,一定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背景及原因。那么,是谁造成了她们这样悲惨的命运?文中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有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补充,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二)
学习任务二:结合新闻的背景资料及人物分析,挖掘包身工悲惨生活境遇的根源。(填表)
5.师问:通过这些背景材料,我们思考一下,造成包身工悲惨生活境遇的根源是什么?
生答: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对利润最大化追求。
师评:对,托.约.邓宁《工联和罢工》中说过的(多媒体投放,齐读)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为了利润,他们不顾一切!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6.:师问:资本主义在文中的人物代表是东洋婆。那么除了东洋婆之外,文中还有哪些人直接参与了对包身工的伤害?
生答:带工老板、打杂的、“拿摩温(工头)、“荡管”(巡回管理的上级女工)
7.师问:他们是帮助东洋婆管理工厂的,他们是怎样管理这些包身工的?他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管理方式?
生答:侮辱,毒骂、殴打等等,因为他们没有把包身工当人看,骨子里看不起这些他们认为“低贱的人”,根源上是不尊重人,漠视人权的思想在作祟。
师评:能从人的思想上去分析原因,分析的很到位。中国人的这种思想是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等级思想的毒瘤!(板书:封建主义)
8.师问:其实,在文中还有一类人,外头工人,他们对包身工又是怎样的心理,找到文中相关的文字,读一读。(生读)。
9师问:同为工人,仅仅是比包身工多了一点点自由和选择做与不做权力,就让这些外头工人有了“过分的看高自己和不必要的看不起别人的”心理!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师答:(多媒体
生齐读)其实,早在鲁迅的《阿Q正传》我们就知道阿Q是好面子的,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从古到今,“给面子”、“没面子”、“有面子”、“丢面子”、“露脸”、“丢人”之类的话却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那么在人格受到侮辱时,他们用什么办法挽回自己的面子?他们去欺辱比自己地位更低贱的人,用精神胜利法去抚慰内心的伤口。
师总结:这就是中国的封建主义思想的毒瘤,这种思想也加重了包身工命运悲惨、师问:所以说,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造成了包身工悲惨的命运!面对如此人间惨剧,作者夏衍也深深被震撼了,发出了强烈的感叹:(齐读最后两段),你从中读出了什么?生答:同情,控诉、痛恨,以及黑暗终将结束,黎明必将到来的希望!我们的研学之旅结束了,相信此刻我们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倾吐,许多情感要表达,下面就进入任务三。
(三)学习任务三:研学之旅结束,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板上给包身工写一段话(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