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学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学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2-02 09:55:25

文档简介

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学习重点】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制取二氧化碳。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旧知回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请回答:
⑴药品:① ② ③
⑵原理:① ② ③
发生装置:① ② ③
⑶装置
收集装置:
⑷步骤:
⑸检验方法:
⑹验满方法:
2.揭题示标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一)
Ⅰ.个人自学
1.阅读:时间:5分钟
内容:P109——111结束
要点:⑴实验室制CO2的药品和原理
⑵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因素
 ⑶P111图6-10实验室制CO2的操作
2.建构:
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⑵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⑶操作
⑷检验
⑸验满
3.即学即练
请用上图的编号回答:
⑴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⑵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装置组合是 ;
⑶[讨论]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一)
1.归纳所学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能否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现有木炭、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大理石(或石灰石)、氧化铜,还有试管若干,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写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实验或理论解释来确定适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
编号 化学方程式 能否适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理由
1
2
3
4
5
6
2.反应容器和加液仪器的变化引发气体发生装置的变化(见课件)
3.收集装置的变化(见课件)
三.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
四.达标巩固
1.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和CO2时,都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O2和CO2时都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上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A、B、C、D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甲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写编号)。
3、在实验室里常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下图所给仪器可以组装出多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写出所选择的仪器编号         。
(3)简要说明你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     。
(4)用你组装的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满?
(5)这套气体发生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选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应对该气体发生装置如何改进?
(可另增仪器)       。
4、(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酸制二氧化碳,使用的酸是 (浓盐酸、稀盐酸 、浓硫酸、稀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2)若设计一种有活塞可以开闭导管的装置,使达到活塞随开随发生CO2 气体,随关随停止出CO2 气体的要求,请从下面仪器中选用一些最起码的仪器以完成这种设计:
①按装置自上而下的安排顺序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②这套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原因是 。
B
A
C
D
E
F
A
B
C
D
E
G
F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6.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碳的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旧知回顾
⑴单质:
⑵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 和 ,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 和 。
⑶活性炭具有 性。
2.情境激趣:T——钻石
3.揭题示标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一)碳的单质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104~P106第1段,重点是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建构:
⑴常见的碳单质有___ ____、___ ____和____ ___。它们都是由_____元素组成的单质。
⑵金刚石: 结构 、化学式_______、物质类别____ ___,
① 金刚石是 色透明 形状的固体,经过仔细琢磨后,可制成_________。
②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_____的物质,常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石墨:结构 、化学式_______、物质类别____ ___,
①石墨是一种 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 状固体。
②石墨很__ __ ,在纸上能留下划痕,可用于制____________。
③石墨具有_______性,可作润滑剂。
④ 石墨还具有优良的_____性,可用作_______。
无轨电车上的电刷是用石墨制作,体现了它的____ _ __性、 性和耐高温的性质。
⑤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都是由_______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 _____结构,因此具有_______性。如:常利用木炭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___________比木炭还要强,如: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_______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⑷C60: C60分子是一种由_______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C60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⑸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主要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即学即练
⑴石墨可以作高温电炉的电极,是因为( )
A能燃烧 B能传热 C很软 D熔点高能导电
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的各种性质都不相同 B、铅笔芯是由金属铅制成的,所以能导电
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能导电 D、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
⑶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石墨、铅笔芯 B、水蒸气、大理石 C、盐酸、焦炭 D、金刚石、氧化铁
⑷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 )
A碳原子内部结构不同 B元素组成不同
C碳原子排列不同 D碳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⑸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木炭给红糖溶液脱色 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金刚石
C、用金刚石可划玻璃 D、石墨粉末与粘土混合制成铅笔芯
⑹选择下列物质的编号填空:用来作黑火药的是( ) 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
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 做家庭净水剂的是( )通常用来作油墨原料的是( )
A 金刚石 B石墨 C活性炭 D炭黑 E木炭
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B、 目前人们发现了114种元素,也就是说发现了114种单质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碳的各种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⑻如图所示,将几块经过烘烤并放冷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到盛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轻轻摇动,现象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倒扣的漏斗内水面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一)
1.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金刚石、石墨和C60属于不同物质,故混在一起应属于混合物,其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知识模块——(二)碳的化学性质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107~P108
2.建构: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都具有:
⑴稳定性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_。应用此性质的用途_______ ___________。
⑵可燃性 对应的用途是
分别写出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⑶还原性 对应的用途是
①碳还原氧化铜的用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②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③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
3.即学即练
⑴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  )
A . 可燃性  B . 还原性 C . 稳定性  D . 吸附性
⑵CuO+H2 ==Cu+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B、Cu O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C、H2 是氧化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D、CuO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⑶如图所示,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①酒精灯上加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明试管中的反应是否已经发生,则广口瓶中应盛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现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时,是先 (撤导气管还是先酒精灯),否则
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中, 发生氧化反应,
具有氧化性,
是还原剂
⑷某同学将过量的木炭粉与少量氧化铜粉混合,装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里有铜和未反应的木炭。为了得到纯净的铜,该同学把此混合物置于蒸发皿里强热,以便使木炭与氧气反应而除去。你认为该同学能达到目的吗? (答“能”或“不能”),理由是
⑸有一包黑色粉末,高温后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同时产生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4.4g,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 相对原子质量:Cu---64,O---16,C---12 )
(1)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能生成多少克亮红色的物质?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二)
1.碳的稳定性的相对性
2.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操作及现象
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三.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导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 谢晓春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检查自我,我沉着!)
1、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 ,原因是 。
2、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二、知识架构(充实自我,我自强!)
一、二氧化碳: 化学式_______物质类别_______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______________②溶解性______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________
注意:干冰是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不稳定,常温下易分解,化学方程式
③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常用来________ 。
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本身_________毒(填“有”或“没有”)。
⑤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总结:二氧化碳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
3、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4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室效应的危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治温室效应可以采取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三、成果展示(展示自我,我自信!)
四、知识完形(完善自我,我能行!)
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实验6-4]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如何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操作\现象\结论[实验6-5]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实验6-6]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分别按图6-14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Ⅰ. ,Ⅱ.________________,Ⅲ. ,Ⅳ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试(测试自我,我细心!)
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之前,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应先做一个________实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要进入。
2、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发展和和利用太阳能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人和动物的呼吸 D. 含碳燃料的燃烧
3、要把鸡蛋保鲜相当长的时间,有人提出了四种方法,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 A.放入冰箱中 B.放入食盐水中 C.放入石灰水中 D.煮熟了保存
4、有关CO2的实验中,不能证明
CO2化学性质的是 ( )
六、拓展延伸(超越自我,我最棒!)
5、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⑴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
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⑵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⑶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② ;③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2、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
【学习重点】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检查自我,我沉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相应的用途
二、知识架构(充实自我,我自强!)
三、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化学式_______物质类别_________一氧化碳中毒,俗称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个)
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结合,从而使__________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中毒,严重时会危机生命。
一氧化碳的用途(2个):
①_____________(利用一氧化碳的______性)
②_____________(利用一氧化碳的______性)
三、成果展示(展示自我,我自信!)
四、知识完形(完善自我,我能行!)
1、如图:煤在煤炉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煤炉内底部、中部、上部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上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说出煤炉燃烧的防毒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煤气中毒,煤气厂常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_ __,这种难闻气味的气体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如发生煤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开灯,开换气扇等能够产生火花的操作)
3、 一氧化碳对人和环境有利也有弊.请写出它的利与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这是因为___ 不同。
五、达标测试(测试自我,我细心!)
1、如图,实验室用一氧
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氧化铜前,
需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A处有_________气体生成.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在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尾气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①,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试管冷却,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拓展延伸(超越自我,我最棒!)
2、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已知:C是一种金属,气体D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气体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
七、单元总结
A
C
B
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复习 编者:谢晓春 审核:备课组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碳的单质
1.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
存在 结构 物理性质 用途
金刚石 硬度 色态 熔点
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色态 硬度 熔点 性 性 性 性
C60
回答: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对吗?为什么? , 。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⑴稳定性
含义是 ,
应用(举例)
⑵可燃性(写出化学方程式)

分析:将3g碳,①放在盛有8g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后,瓶中的气体是 ;
②若是10g氧气,则瓶中的气体是 ;③若是7g氧气,则瓶中的气体是 ;
④若是3g氧气,则瓶中的气体是 。(相对原子质量:氧---16、碳---12 )
根据可燃性,碳的用途是 ,其不利之处是 。
⑶还原性
①碳与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 ,
现象 、
②碳与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 ,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具有还原性的是 。
根据还原性,碳的用途是 ,其不利之处是 。
二、碳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与用途
化学式 物理性质 用途
二氧化碳 1. 色 味 体固态CO2叫 .2.密度比空气 .3. 溶于水.
一氧化碳 1. 色 味 体2.密度比空气 .3. 溶于水.
2.化学性质与用途
化学性质 用途
二氧化碳 1.三不: 2.与 反应,方程式: 3.与 反应,方程式:
一氧化碳 1. 性,原因是: 2. 性,方程式: 3. 性,方程式: 现象 、 注意点 注意点
回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 。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可用碳与氧气反应或煅烧石灰石。
⑴ 药品:
⑵ 原理:(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
⑶ 装置
收集装置:
⑷ 检验方法:
⑸ 验满方法: 。
小结: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装置 应考虑的因素 常见类型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三、碳酸钙
1、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物质有 、 、 、 等,
2、用熟石灰砌墙的全过程:
①制生石灰
②制熟石灰
③在空气中硬化
四、总结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 、
其它反应: 、

第二部分:典型题
一.推断题
1、 A、B……G七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和E是常见的黑色固体,B、C均为化合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反应①的前后A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F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试推断:
(1)写出B、C、D、E、F、G的化学式:
B. C. D. E. F. G 。
(2)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 。
(3)上述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编号)。
(4)反应⑤是绿色植物的 (选填“呼吸”或“光合”)作用。
2、下转化关系中,A-F都是已经学过的一些物质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B+C: ;
C+D: ;
E+Ca(OH)2: 。
二.气体制取
1、下图是实验室里制备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仪器装置图(图中A~E是仪器装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将装置A和E连接,可用于制取 ,将装置B和D连接,可用于制取 ;
(2)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实验室里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 作气体发生装置,若收集装置是C,气体由 (填a或b)导入集气瓶。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和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得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整套装置应选 ,选用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