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初步了解用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指示剂。
3、了解几种常见酸的基本性质
【学习重点】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学习难点】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 。
2、你所知道的酸的名称和化学式有:
( )、 ( )、 ( )等。
二、新授
(一)酸碱指示剂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 遇碱变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变 遇碱变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简单解释常见的酸、碱及溶液
2、演示:[实验10-1]学生进行实验,把实验现象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进行如下讨论。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3、解释酸碱指示剂及对变色情况的记忆方法
4、一些植物浸出液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
指示剂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牵牛花 红 蓝 红 蓝
月季花 红 草绿 红 草绿
紫卷心菜 红 绿 红 黄
紫罗兰 粉 绿 粉 绿黄
讨论1:表中的四种植物浸出液可否作酸碱指示剂?
讨论2:下表是A、B、C、D四种植物的浸出液在不同物质中的颜色,其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
浸出液 在稀盐酸中 在石灰水中
A 红 红
B 蓝 红
C 无 红
D 无 无
(二)几种常见的酸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阅读p50~51(1.几种常见的酸)
2、根据教师演示,完成p50表格填空。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演示(实验10-2)
2、浓硫酸的吸水性、干燥剂与干燥装置。
3、生活中含酸的物品
三、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指示剂是能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溶液作用而显示____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在自然界中有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也可以指示酸碱。
2、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 )
A.氢氧化钠 B.石灰水 C.食醋 D.溶有CO2的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酚酞试液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B.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使无色酚酞不变色的物质一定是碱的溶液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是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若不考虑水分蒸发,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5、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应将混合气体由 (选填a或b)通入。
【学(教)后记】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知道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腐蚀性);
2.知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掌握酸与指示剂、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能正确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重点】酸的化学性质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与酸化学性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紫色 溶液: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2、无色 溶液: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
3、浓盐酸具有 性,浓硫酸具有 性,可作为 剂。
二、新授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浓硫酸有强列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材等变成 色;
2、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 沿 慢慢注入 里,并不断 。
3、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 。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二、常见的酸
1、演示实验10-3:浓硫酸的腐蚀性
2、演示实验10-4稀释浓硫酸
概括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要点:
(二)几种常见的酸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填写P53图10-6表格。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 。
2、填写P53金属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演示(图10-6):酸(稀盐酸、稀硫酸)与指示剂作用
2、金属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特点,补充 Al + HCl——
Al + H2SO4——
3、演示铁锈与盐酸、硫酸的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特点,
分析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盐酸中的现象及原因
补充: CuO + HCl——
CuO + H2SO4——
三、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对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没有特殊要求 B.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
C.把水缓缓地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动 D.迅速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后搅动
2、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铁
锌
镁
铝
3、书写下列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与盐酸
铁锈与硫酸
氧化铜与盐酸
氧化铜与硫酸
【学(教)后记】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名及用途;
2.了解碱与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3.知道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酸、碱溶液的构成粒子。
【学习重点】碱的相关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碱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将 注入 中;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盐酸 锌+硫酸
镁+盐酸 铝+硫酸
铁锈+盐酸 铁锈+硫酸
二、新授
(一)几种常见的碱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氢氧化钠俗称: 、 、 ;
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性,因而可做为 剂;
3、氢氧化钙俗称: 、 ,其水溶液称为
4、氢氧化钠用途 ,
氢氧化钙用途 。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演示实验10-6: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如何记俗名。学生填P54表。
2、固体干燥剂与干燥器
3、演示实验10-7:生石灰加水,如何记俗名。
(二)碱的化学性质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无色酚酞试液 。
2、分别写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演示(图10-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指示剂
2、关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应用:
⑴二氧化碳的鉴定(检验)
⑵建筑上
⑶久置石灰水中白色固体的形成及清洗
3、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⑴氢氧化钠的保存;
⑵化学方程式书写特点及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4、演示实验10-8。分析酸、碱溶液的构成粒子及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三、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二氧化碳的检验: ;
⑵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 ;
⑶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
⑷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 。
2、写出硫酸溶液中所含粒子的符号: 、 、 。
3、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气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D.对皮肤、衣服有强烈腐蚀作用
5(附加题)、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下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 。(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B现象为 ,
C现象为 。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滴加 ,现象为 。
【学(教)后记】
a
b
浓H2SO4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1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的定义和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
【学习难点】中和反应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常见的酸: 、 、 、 等。
2、常见的碱: 、 、 、 等。
3、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 色,遇碱变 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 色,遇碱变 色。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盐酸与铝反应 ;
⑵硫酸除铁锈 ;
⑶二氧化碳的检验 ;
⑷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变质 ;
二、新授
(一)中和反应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阅读p58-59(一、中和反应)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氢氧化钠和盐酸 ;
⑵氢氧化钠和硫酸 ;
⑶氢氧化钙和盐酸 ;
2、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叫盐。
3、 叫中和反应。
写出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如何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10-9,中和反应。操作、现象。
2、分析盐溶液的构成粒子,常见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的化学式的写法。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阅读p59-60(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如果土壤呈酸性,可加适量的 中和;
2、如果工厂的废水呈酸性,可加适量的 中和;
3、人的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胃酸过多病人可服用 性药物;昆虫叮咬人体时会分泌出蚁酸,形成肿块,可涂 性药物,如 。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改良酸性土壤时,碱性物质的选用;
2、治疗胃酸过多药物的选用原则及小结
含碱类物质:(胃舒平)Al(OH)3、Mg(OH)2 (不能用NaOH)
含碳酸盐类物质:(骨粉\碳酸钙片)CaCO3
(苏打片)Na2CO3\NaHCO3
三、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写出下表中盐的化学式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Cu2+
Cl—
SO42—
NO3—
2、下列四组物质中,其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盐酸、碳酸钠、硫酸钡 B.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氯化钠
C.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 D.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下图是一种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
请回答:
(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胃痛时吃几块苏打饼干(含Na2CO3)可减轻胃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20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求这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Na——23,O——16,H——1,S——32)
【学(教)后记】
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2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 )姓名: 学科:化学 课型:新授 编者:陈友楼 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知道pH的相关规定,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学习重点】pH的规定和测试方法。
【学习难点】测试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 叫中和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⑵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 ;
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⑷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变质 ;
二、新授
(一)pH的相关规定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阅读p60-61(至“活动与探究”)
1、 常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 ;
2、pH的规定:
pH 7,酸性,pH越小,酸性越
pH 7,中性
pH 7,碱性,pH越大,碱性越
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酸碱性——酸碱度——pH——酸碱
2、关于pH的数值
(二)溶液pH的测定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1、阅读p61-62,“活动与探究”
2、学生实验:测定一些溶液的pH,填写课本表格。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概括pH测定操作步骤:放、滴、比、得
注意点:pH试纸 不能先用水润湿, 要尽快(在半分钟内)读数 ,取整数。
2、引导学生适当记忆图10-17一些物质的pH(水果、厕所清洁剂、肥皂)
(三)pH的应用
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阅读p62: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⑴化工生产中的反应要在一定pH中。pH的调节(加酸\碱\水后pH的娈化)方法。
⑵农植物生长要在适宜的pH中。根据土壤pH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土壤pH的调节。
⑶雨水的pH与酸雨
⑷人体排出液Ph。胃液的pH。
2、简介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三、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某洗涤剂的pH为12,向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的颜色呈(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2、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
A.醋的酸性比酱油弱 B.西瓜汁显中性
C.肥皂水的碱性最强 D.苹果汁显碱性
3、把盐酸溶液逐滴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过量,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为 ( )
4、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常用物质 食醋 白酒 石灰水 纯碱
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a(OH)2 Na2CO3
pH 3 7 11 10
请按下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编号填入空格处:
(1)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
(2)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蜇了,可用上述____________物质涂在皮肤上。
5、几种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的pH是:马铃薯4.8—5.4、黄瓜7.0—8.0、苹果7.1—8.2、桃、梨7.3—8.1。在某火力发电厂附近,比较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
【学(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