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课前寄语)欢迎来到历史课堂,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穿越,共同领略历史的精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9年3月21日至26,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当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意大利领空时,2架意大利空军战机升空护航。在外交礼仪中,一个国家派出战机为外国元首专机护航,是受访国表达对访问的重视以及对来访领导人敬意的方式,展现了受访国的高规格外交礼遇。我们来看一段来自现场的报道(播放视频)。在意大利骑兵护卫下,习近平主席夫妇乘车抵达内庭广场。这也是近10年来,意大利首次在欢迎外国元首的仪式中安排马队迎接。三国都对中国国家元首出访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出示图片),充分体现了对中国的普遍认可及尊重,展现了中国在当今时代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外交事业如何从零起步、建国初期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当时又做出那些努力,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起来重温历史,感悟历史。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本课分为4个篇章,首先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独立自主,新登舞台师:
说起外交,近代中国外交的这三个场景我们依然历历在目,(展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图片),描述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
生: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屈辱......师:新中国成立初,我国的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
师:面对严峻的形势,新中国的外交何去何从?是继续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吗?当然不是!那么我们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生:(阅读材料并回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
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
师: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承认并与新中国第一个建交,特别是毛主席访苏期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极大地缓解了新中国的外交压力。 在建国第一年我们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
生:我们与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师: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国的影响(展示美国封锁包围新中国的示意图),与美国缔约的国家,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形成月牙形包围。
师: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需要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我们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上的威胁。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收复台湾。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打破这种不利于中国的局面?
生1:与美国打。
生2:跟美国谈判。
生3:积极主动走出去,与世界交朋友。
生4: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我们要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广交朋友,尤其是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从哪个国家开始呢?
(展示中印边境分歧示意图)
生:印度。
师:由于殖民统治的缘故,中印之间存在领土争端,如何摒弃矛盾,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当时的外交部长周恩来总理前瞻性的提出了怎样的原则?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二篇章: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1953年(周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1954年 (中印两国签署协议)首次写入国际外交文件中。
师:1953年,在与印度就西藏关系问题谈判时,周恩来首次提出,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师:你认为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哪一个字最能体现我们的诚意?
生:互!
师:“互”顾名思义就是互相,强调的是与他国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往。活动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生1:不分大小强弱、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可以和平共处。
生2:各国的独立与权力必须得到尊重。
生3:各国可以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他国不许干涉。
师:2019年3月份,习主席出访摩纳哥,对于这个国土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万人的国家,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无疑是对中国所奉行的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外交理念的生动诠释。正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念科学,才打消了一些邻国对我们的担忧,所以在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时,正式提出以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展示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图片)但是该原则今天的表述与首次提出有点不同,说明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怎么完善的呢?
生:把“平等互惠”发展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发展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过渡: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
生: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反映了世界人民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共同心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怎样的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回答。(展示两则材料)(1)对中国的意义(2)对世界的意义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我们来总结一下:
提出时间---1953年
首次提出---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提出者---周恩来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正式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影响--- 被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师:(过渡)新中国的外交有政策有原则,通过日内瓦会议,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
第三篇章:大国姿态,崭露头脚
师: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过渡:周恩来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以前我们是在草台子上唱戏,现在我们要上国际舞台唱戏了”。 真正把中国推向国际舞台的会议是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尴尬,周总理巧避锋芒,化解危机,并赢得与会国的支持。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第四篇章:求同存异,大放异彩师:阅读课本84页(展示表格,自主完成)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参会国家--众多亚非独立国家
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国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主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
过渡:二战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很多亚非国家趁机获得了独立,并且有很多共同关心的问题,一般说应该会正常进行,事实是如此吗?请看视频,万隆会议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生:(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将矛头对准中国,企图改变会议的议程。
师:面对一些国家的攻击,周恩来是直接回应?还是置之不理?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式结果会怎样?请看视频,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
生: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师:那么,“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指什么?首先来看“同”是指什么?活动探究:“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指什么?
生1:都反对殖民主义,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统治。
生2:都希望和平,维护来之不易的独立。
生3:在赢得独立之后,都希望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即有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愿望。那么“异”呢?又是指什么?
生1:不同的宗教信仰。
生2:社会制度不同。
生3:各国的国情也不同。
生4:发展道路不相同。
师: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本来是什么航向?
生:和平独立发展经济。偏离的航向指什么?
生:攻击中国为何能重回航向?
生: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作用: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的发言,揭穿了美国企图制造与会国与中国不和的阴谋,深深打动了与会代表的心弦,而他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深深为与会各国代表所折服。
请你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适用吗?你能举例说明吗?它实际上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
师: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
拓展延伸:今天,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之间是否还存在“同”与“异”?是否还需要“万隆精神”?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万隆精神永不褪色。畅谈收获。
师:出示周恩来的名言冰心称他是:二十世纪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他高度赞扬: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他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博学睿智、反应敏捷、幽默风趣,留下了众多外交趣闻。
活动与探究(作业)
收集、观看有关周恩来外交活动的资料、影片等,感受周恩来的外交风采和外交技巧。师:从建国初的周恩来总理到今天的习近平主席,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再到亚投行的筹建与正式建立,都是中国外交的精彩华章。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爱我的祖国!(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板书 设 计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一篇章:独立自主,新登舞台
第二篇章: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第三篇章:大国姿态,崭露头脚
第四篇章:求同存异,大放异彩